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 《科技信息》2010,(26):271-274
本文针对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制定情感情绪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构建情感情绪体验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实施情感情绪体验教学法的教学策略;研究显示网球教学施加情绪情感体验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建立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许娜 《科技资讯》2005,(24):86-86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只有充分而有效地运用情绪情感具有的动力,调节,信号,感染功能,唤上进心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感情体验”中学习声乐知识技术,形成技能,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有收获。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减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调节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入和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标要求生物学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施教,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根据课改精神,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的因素的培养,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高丽清 《科技资讯》2009,(22):202-202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感情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想像促进学生情感,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课堂上组织讨论,使学生得以抒发情感。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情感能力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正确认识与控制自身和学生的情绪、感情的能力。教师的情感能力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重视教师情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必须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这种情感体验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从自身教学实践来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感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体验”在教育学上是一种活动的结果,更是一种活动过程。“体验”作为活动的结果,指的是学生从经历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认识结果;作为活动过程,指的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可以得到相应的情感和认识。体验学习指的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积极的提供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化依赖为自主、化被动为主动、化接受为创造的体验各种教育情境,并且学会避免、转化和战胜体验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消极情感,发展、利用、享受正确认识和积极情感,让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感受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体验在数学学习中指的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参与,可以获得对数学经验和事实的情感态度以及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嘉文 《科技资讯》2012,(7):195-195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也是一种交流的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丰富感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深度。  相似文献   

11.
岳仲明 《科技信息》2009,(26):I0257-I0257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给予积极情感的粮食太少,因而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的感受,阻止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在生活或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引起学生的体验和强烈共鸣的情境,决定了一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真正的师生互动起来,是否具有了生机和活力,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教学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物理情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物理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富有智慧和激情的情感感染学生,在师生情感融洽的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3.
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即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感情渗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指向物理科学的、稳定的、深刻的、积极的内心体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重要,难把握。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情感质量的低劣比知识的贫乏具有更大的危害,发展智力绝对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为代价。罗杰斯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体验。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或学习需要,促使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在教学情绪场中学习,大学生不仅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依据教学是智力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及大学生以自我判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发展性而有选择性地学习现状,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可能发生的情感性反应,使其能在情绪场中被学生接纳、内化。  相似文献   

16.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于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作用之大。小语教材中所编选的均是文质兼美的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适合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中,必须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中易出现的唱读、顿读等不良习惯。通过范读、引读、赏读、美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些特别适合朗读训练的文章,教师大可放手让学生朗读,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动情,以读入境,并让学生反复体味、涵咏,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这样,通过感情朗读,学生就能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课文前后两部分分别描述了圆明园辉煌壮丽的景观和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经过。作者情绪由先前的骄傲、自豪转为愤怒、悲痛,在沉抑的口吻中结束全文。朗读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前后语调、情绪的对比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朗读才能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品味得到位,为积累和运用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充分调动、挖掘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是精心设计导语,激发情趣。二是演绎情境,促进其情感体验的形成。三是回顾课文情境,深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其情绪状态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思想、业务修养,以极饱满的情绪对待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教学起源于欧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美国,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我国现行推广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一致。体验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兼具了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是一种情感投入,是一种将艺术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综合万象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是美育的突出特征。“以情育情”的审美教育能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情感色彩。下面笔者以《背影》为例,谈谈怎样进行情感教学。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这种激情式的技巧,要求教师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或用激越的情感,或用缠绵的情感,或用哀愁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如教《背影》,我采用了这样一段导语:“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