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枝花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大三线建设"的重要产物,有着丰富的大工业遗产,这些大工业遗产是攀枝花城市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使用,对于传承攀枝花城市人文精神,保护和彰显攀枝花城市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已流失昔日生产功能的赣南工业遗产转换成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继续发挥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对赣南工业遗产的田野考察和数据采集,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利用路径。赣南工业遗产有中央苏区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分别对应红色工业文化、集体工业文化和市场工业文化三种类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所承担的历史功能。保护和利用赣南工业遗产应坚持赣南工业遗产分类指导、分类保护的原则,使用融合先进科技手段、发挥文旅及教育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活化设计策略,从而通过城市更新让赣南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赣南工业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攀枝花的旅游资源现状、工业移民文化对攀枝花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攀枝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三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工业移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这类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柯妍 《科技智囊》2013,(5):48-67
纵览近现代历史,我国的工业从产生到发展,历经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大时期,分别以洋务运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社会书义工业为各自标忠,表现出风姿各异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与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文化是金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攀枝花文化在金沙江文化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金沙江文化赋予了攀枝花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致性与多元性、生态的多样性、地域的边缘性、民族的亲缘、崇拜的自然性等特征。攀枝花文化在金沙江文化中的价值体现在攀枝花文化是金沙江文化的精彩内容,是金沙江文化的主力之一,攀枝花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多种文化的交流的产物,因此攀枝花文化在金沙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攀枝花人将金沙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汇相融.古老而神奇的"大笮文化"、神秘而多情的"迷文化"、古韵悠深的"里泼文化"、博大包容的"大工业移民文化"、勇于拼搏的"金沙江漂流文化"形成了攀枝花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而它们的灵魂和依托就是金沙江文化.  相似文献   

7.
安庆,曾一度以首创内军械所而开近代中国军事、机器工业之先河,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股发展近代工业的强动势头,反而工业化进程极其滞缓。导致安庆工业化进程滞缓的原因有四:其一,从思想文化角度看,近代安庆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二,从地理环境角度看,地理位置优越的安庆只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眼中的战略角逐地,而并未被视为工业发展地;其三,从外部角度看,列强对近代安庆的侵略、渗透,也直接延缓了安庆工业化的进程;其四,从现代经济角度看,整个近代安庆工业发展缺少高效能政府的引导,并且工业资本原始积累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境内现存多处有关诸葛亮的三国文化遗迹及传说。全面深入挖掘这些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攀枝花三国文化旅游,不仅能够直接促进攀枝花的旅游发展,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攀枝花的文化竞争力。基于实地调查,首先对攀枝花市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和综合价值评价,然后重点利用SWOT方法对其深入分析,最后根据SWOT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做好攀枝花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希望能为其实践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挖掘废物中钛资源,支撑中国钛工业发展;回收废物中二次能源,打造节能型工业示范城市;利用废物中有益元素,节约使用矿产资源;利用巨量废物,改善城市环境;兴办利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显示出攀枝花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简要分析了工业园区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参考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趋势,运用工业化发展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工业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攀枝花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是推进全市资源型产业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攀枝花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提出了打造攀枝花大工业园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构想,以及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环境价值。在对西津渡古街区周边工业厂房的改造中,其规划策略是以工业文化遗存为载体,展示和弘扬民间文化遗产。为了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将原镇江滤清器厂的厂房改造为镇江锅盖面品鉴馆,让游客感受镇江民俗文化,不失为一种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郑金富 《科技信息》2009,(20):66-66,68
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就是工业产业升级换代,是工业发展的一种过程和一个质的飞跃。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阶段和工业发展水平对应于不同的工业产业结构,及时、合理的结构转型能有力地促进工业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涵江区划调整后,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地区是地处攀西大裂谷的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而基督教文化是攀枝花地区比较年轻的外来文化。尽管这一外来文化在攀枝花地区的起源、发展以及经历的主要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但它却正在与本地其它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茁壮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基督教文化在攀枝花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但只要基督教文化的传道者和信徒们以及本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的宗教民族政策,切实把宗教文化与当地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旅游开发、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等结合起来,基督教文化在攀枝花这块热土上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座资源消耗型城市,攀枝花以地下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与其它类似城市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萎缩和衰退期,而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调研,针对工业旅游形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视角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业化建设路径与使命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内涵,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层次高度、立足角度、思想实质、目标指向、主体内容、建设重点、实施要素、实现方式、重大意义;其次,以党的四代中央领导核心军民结合思想为主线阐释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工业化任务,涉及国家工业化基础的利用、行业壁垒的打破、辐射作用的发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等。  相似文献   

16.
一、攀枝花市工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1 攀枝花市是伴随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钢铁工业城市 ,是四川省西南的一座工业经济重镇。享有“聚宝盆”之称的攀枝花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光热立体气候资源、水电资源 ,攀枝花的开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攀枝花建市 3 6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创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 ,2 0 0 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 1 1 5亿元 ,实现了在 1 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 ,机械、化工、饮料、…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老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短,民众缺乏对工业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工业遗产教育更是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研究匮乏及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借鉴英、法、德等国在设立培训制度,培育工匠精神,融入科学技术,创设专项资金及传播工业文化等工业遗产教育方面的国际经验,探讨如何将中国工业遗产教育与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等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的现代诠释——印度当代乡土建筑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印度建筑的成就,得益于不同历史时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话及本土建筑师的积极探索。文章以印度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回顾印度建筑发展历程,剖析其本土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观,总结出印度当代乡土建筑发展之路。希望能从中得出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以有益于思考与创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论述攀枝花市城市社区结构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攀枝花社区文化特征———攀枝花移民文化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 1 )初级社会群体功能外移 ,情感因素淡漠 ;( 2 )攀枝花社区文化中 ,“单位人”特征显著 ;( 3)攀枝花移民文化具有典型的“边际人”特征 ;( 4)攀枝花移民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工业化实现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而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农村工业企业要在21世纪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适应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加大改革力度,认清影响农村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找出发展对策。 农村工业化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不亚于20年前的创业时期,这是因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开始全面转型。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在市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