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起于60年代的叙事学研究给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传统小说叙事理论我们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以菲尔丁为代表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与理查逊为代表的书信体小说。二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了19世纪,在叙事理论方面,奥斯丁脱颖而出,弥补了书信体所造成的小说篇幅冗长、故事停滞及由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所产生的读者与故事之间的离间效果,形成了其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叙事技巧。本文就试以奥斯丁最为成熟的作品《爱玛》为例,结合叙事理论代表人:巴特尔,布斯及格雷马斯等的叙事原理,从故事和叙述者这两个叙事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层面上来分析奥斯丁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
以文学的视角审视《史记》的历史叙事,分析了《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品格,概括了《史记》历史叙事五个方面的文学性特点:故事性、虚饰性、抒情性、多层面性、通俗性。认为叙事是记述性作品写作必不可少的手法,但不同的作品其叙事又有着不同的品格,历史著作是历史品格的叙事,文学作品是文学品格的叙事。  相似文献   

3.
在影视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翻译形式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影视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翻译起来似易实难。结合《名利场》中典型的人物话语成功译例,帮助译者正确认识文学作品中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现象,并对其翻译策略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库切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文学作品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上大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其小说《耻》重视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运用了象征性描写,文体新颖但主题晦涩,表现了与以往写实主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即运用象征主义与意识流创作手法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使形式和内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结合,因而受到了世界文坛的瞩目。  相似文献   

6.
结合欲望在当下文学语境中的状况,以墨白的《欲望三部曲》为切入点,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凸出墨白《欲望三部曲》叙事策略的不同。《欲望三部曲》展现了作者对于文体的创新,对人类内心世界与生存状态的深层探索,让我们看到在繁多的低俗"欲望"叙述之外,还有其他人在独立坚守精神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相应的叙事策略来建构女性历史、实现叙事结构与女性主题的完美结合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贯风格。在《道德困境》中,阿特伍德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叙事策略上采用副文本隐喻女性真实的生存本相,用变换叙事视角的创作技巧揭露女性真实自我的退场,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一贯关注。  相似文献   

8.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与电影的蓬勃发展,英文影视作品已成为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字幕翻译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视角,结合字幕翻译特点,对英文经典影视作品《闻香识女人》的字幕汉译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语用学的理论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找到文学研究和语用学研究的契合点,对于文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语言学领域中的合作原则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话语交际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解,也可以验证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从《无声戏》看李渔悖谬性的叙事策略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了悖谬性的叙事策略,使《无声戏》产生了“新”、“奇”的叙事效果,达到了新人耳目的叙事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李渔通过观念理性化、感情道德化、训谕明示化、叙事娱乐化和情节悖谬化的巧妙融合,显著地增强了人们对故事的信任感;同时,悖谬性叙事策略也有力地降低了故事的可理解性;其它叙事因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的悖谬性叙事策略是他文学创新思想的一次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莉写了一系列关注女性在转型时期与经济发展大潮中的生活状态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如《来来往往》、《看麦娘》、《云破处》、《小姐你早》等。在这些小说中,池莉以其特有的敏感笔触,展示了中国当代各阶层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缩影。《小姐你早》以其新巧故事情节和社会现实性备受读者青睐。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叙事理论,通过对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以及对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分析,来探讨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为表达自己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而采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革命历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由国内组织英译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在主流评价的影响下,该作品的英译文本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内容,遮蔽了原作中女性个体"我"对战争和革命英雄的充满人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归化于当时主流革命叙事的既定模式。对《百合花》英译文本的分析,可以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舍擅长抒写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大杂院的世态人情,从而实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重新考量文化与人性。《柳家大院》正是老舍这种创作观的具体实现。空间即社会建构,从本体意义上看,柳家大院本身就是一个空间结构,空间与人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二者的结合。老舍通过柳家大院中人情是非的描写,运用空间化的叙事策略,借助一系列的符号群体,实现了一场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从空间化的叙事策略着手,分析人物的符号学意义,对《柳家大院》进行重新解读,在考量其文学史意义上的思想价值的同时,深入发掘其文体意义,相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丰富老舍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叙述策略、象征的运用和特殊语言的使用等方面对《喜福会》进行文本风格的解读,可以看出在《喜福会》中,匠心独具的叙事策略、精致细腻的象征意象和大胆创新的语言使用,彰显了其文本风格特色,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且赋予文本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追逐个案叙事中人物的方法,对两个在城就读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适应策略选择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适应结构具有未展开的特点,在这种结构中产生了分离和同化两种不同的适应策略;这种适应策略可用个案叙事中的时间指向来予以描述;可从个案叙事结构中,即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影响其适应结构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远大前程》完成于1861年,是狄更斯晚期重要作品之一。文章从叙事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分析了《远大前程》这部历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对文中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考究了作者在《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巧妙应用并肯定了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相似文献   

17.
以海因里希.伯尔1954年发表的《无主之家》为例,分析废墟文学的叙事主题,深入探讨小说所采取的叙事策略以及独特的叙事表现力。海因里希.伯尔在《无主之家》中通过对战争遗留的两对孤儿寡母生存状态的描写,指出德国战后的"废墟瓦砾"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创伤,而是绝非在短短几年里可以治愈的伤痕和痛苦。  相似文献   

18.
应在反思的基础上,在文学教学中应用影视手段。影视对文学作品(叙事性作品)文学性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限定了审美的边界;其次是简化了原作的主题;三是弱化了原作的叙事结构及线索。当然,这一手段在教学中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提供一个文本解读范本及有利于比较教学。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引导学生对原著与影视的主题、叙事方式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进一步的发挥影视教学手段的作用而避免其不足。  相似文献   

19.
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美国作家海明威构建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界中独树一帜。文章试从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名作《杀人者》,论述其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0.
王迪 《奇闻怪事》2010,(5):38-3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对封建社会进行现实主义批判且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素材。《红楼梦》创作于清代,在政治法律方面,清代继承了汉唐宋明等历代封建制度的主干,并有所发展,其典章制度发达完备,堪称中国封建法制之集大成者。透过如此深刻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部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的研读,来体味中国传统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