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人对于企业非常忠诚,长久以来日本人的工作时间在全世界都位居前列,因此"经济动物""工作狂""工蜂"等就成为了日本人的代名词。过长的劳动时间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不断有人因过度劳累而猝死或者因为不堪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精神抑郁而自杀(即过劳自杀,亦属于过劳死范畴)。为了有效遏制过劳死现象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88年开设了覆盖全日本的"过劳死110热线"。本文深刻剖析日本过劳死这一社会现象,探讨其背后的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经济竞争激烈以及日本人为了大量挣钱而拼命工作等日本独特的社会因素造成了日本社会"过劳死"现象的出现。"过劳死"年龄层也趋向年轻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过劳死”成为日本列岛的热门话题。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据报道,日本已有1万多人因“过劳”而死,死者多在30—50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经调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过劳死”与  相似文献   

4.
安全注意义务虽然已为有关的契约法所规定,但并不表明此种义务仅为契约性的义务,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是法律对任何行为人所提出的最低行为要求,违反此种义务并导致他人有损害,即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本文通过探讨安全注意义务的相关理论,最终得出未来的民事立法应该对安全注意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劳动者过劳死的现象频繁出现。然而我国的相关法律却没有对过劳死的性质和地位作出明确的界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所以本文在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对过劳死在法律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借鉴了日本等国的理论和立法实践之后,认为过劳死既属于工伤又属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人身侵权行为,并提出了自己相应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和《社会保障卡安全要求》,正式确定了智能IC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行业标准。《规范》明确规定各地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应选用社会保障IC卡作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保障领域的信息载体和识别工具,特别是作为个人帐户的支付发放工具。  相似文献   

7.
所谓卡档,是指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以扣押、不移送个人档案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目前,诸如此类的卡档事件在劳动争议纠纷中屡见不鲜。例如,某国有企业职工小王,2005年大学毕业与该企业签订了长达八年的劳动合同。2007年4月为转换工作,提前三十天向单位提出了解除合同的申请,一直未获批准,无奈只让单位出具了离职证明就离开了原单位。  相似文献   

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通常把贸易协定视为完全的,WTO争端解决机构应当仅是扮演一种纯粹的执行角色。但在现实中,契约是不完全的,大多WTO中的贸易争端不只是涉及执行明确规定的义务,还涉及模糊条款的解释,或协定文本空白的情形。这是"默认规则"得以适用的主要原因。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对贸易争端进行裁决时,应注意区分"多数的默认规则"与"惩罚性默认规则"。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古就有自杀的传统,时至今日,自杀仍然是日本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在得奖四年以后自杀。1970年,著名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这些在当时都是令人震惊的新闻。此外,文学家如芥川龙之介、太宰治、有岛武郎、北村透谷、田中英光等人,也都是以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的。  相似文献   

10.
从增强高等学校理工科院系学生的就业能力着手,在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构建和研究"三选拔、三阶段、三培养"的"三三三预就业"模式,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深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契合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安全法规、监察队伍充当“保护神”新日本政府多年来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一系列的安全对策和措施,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大幅下降,伤亡人数不断减少,成为世界上安全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安全生产问题突显,工伤死亡人数剧增。1961年,日本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死亡人数曾达到6712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日本政府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矿山安全法》《、劳动灾难防止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由于法律健全、措施得当、各…  相似文献   

12.
注意义务适应了侵权责任法平衡利益以及侵权责任扩大化的需要,是过错客观化以及过错判断标准客观化的必然要求。大陆法系各国侵权司法实践中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为注意义务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注意义务可以类型化为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所设定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三种。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并不立即消灭,作为合同信任关系的延伸,当事人之间仍存在后合同义务。实践中,当事人违反后劳动合同义务引发的劳动争议屡见不鲜,本文回顾了后劳动合同义务的发展过程,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劳动合同后续义务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徐唐炼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54-155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范劳动条件的重要依据,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是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它在客观上起着约束、规范劳动者行为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劳动规则已成为企业劳动管理的内容和手段.但我国立法上对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内容、效力等都未作出明确规定,这对我国劳动法律实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策略——注意维护定理,即运用法律、管理、教育的手段,对交通参与者的注意义务进行有效维护,以达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修建国 《科技信息》2007,(28):247-247
●当前,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务派遣制度和用人单位违反报酬支付义务的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分析《劳动合同法》的不足,能够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以及《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既有法律规范的缺陷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劳动用工市场中大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会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代理相当的法律风险。这必然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完善劳动法律,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意识是防范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注意义务理论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既能保障行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给予行为人因违反合理的注意义务而给他人带来的损害以合理的补偿,在现代侵权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侵权法理应确立。大陆法系各国侵权司法实践中已被证明科学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理论,我国的侵权立法建议、立法草案以及已在各级法院审判实践中适用的安全保障义务都表明注意义务在我国侵权法中确立并实践完全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疫情下,受社会疏离、经济压力及精神焦虑等因素影响,日本孤独问题加剧,自杀率升高。为减轻国民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2021年2月12日,日本政府新设"孤独担当大臣",首相菅义伟任命坂本哲志担此重任。继英国之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设立此官职的国家。事实上,日本的孤独问题由来已久,由其衍生出的问题,诸如"蛰居族""孤独死"等已成困扰日本社会的顽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