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锋 《科技信息》2010,(15):10-10,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学科竞赛,竞赛内容反映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笔者多年来参与电子设计大赛赛前培训工作的体会,指出必须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促进本科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赵睿 《科技信息》2013,(10):259-260
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结合当前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创办的重要学科竞赛之一,其旨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在电子设计制作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电子设计竞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得到的经验,来深化电子信息教学的改革。本文主要从电子竞赛促进教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课程体系的整合、推动实践教学的建设以及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几个方面来综合性的分析电子设计竞赛在电子信息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进行单片机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科技制作竞赛,它涉及内容多,题目难度大,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教学评估中专家认可度最高的学生竞赛活动。单片机是电类专业承前启后的重要课程,综合了应用模电、数电、微机原理等基础组织,并为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基础,也是学生就业的基本技能,是电子竞赛的主要内容。文章就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的目的,探讨了电子设计竞赛与单片机教改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面向大学低年级没有工程经验的学生,其课程设计是一个公认的难点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工程技能的培养,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坚持了课程设计计划。该文介绍了两个课程设计案例,其内容紧密联系课程理论教学,也是电子设计必要的入门训练内容。实践证明,在基础课程中设置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动手能力有重要价值,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信工程专业实训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而且通信设备更新换代快,专业实践教学难度大、技术性强,随着通信类企业人才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实训课程难以满足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开发型实验、综合系统型实验等教学任务要求。本文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构建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平台,实现了实训方式灵活多样,平台实训工程任务难度亦可逐渐提高。以“视频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实验为例,设计视频传输发射和接收系统,并编写无线信号传输编译码程序。此实训平台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盛林华 《科技信息》2010,(20):80-80
本文结合在某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实施的综合实训教学情况,总结并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训的一般模式和内容,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的研究,探讨了在提高毕业综合实训的效果和质量方面的措施,以使得毕业综合实训与学生就业的自然衔接。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基础。文中对成都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单片机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究,重点介绍了基于3个平台培养3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创新教育3个平台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目标.通过改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多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和课程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提出了适应本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并通过对近四年本专业学生的参赛获奖、创新项目、专业实习和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法已经成为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下的单片机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电子设计竞赛对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的目的,探讨了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下的单片机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竞赛培训过程中,通过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实验教学,依照分析题意、模块制作、综合调试和报告写作4个阶段,结合中南民族大学学生专业能力的实际情况,通过改革实验项目、早准备多练习、制定电子设计竞赛作品设计制作全过程流程图、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等多项具体措施,对学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技能训练,形成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必须通过实验。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理念,根据实验室资源以及学科竞赛项目等状况,遵循知识结构体系、渗透性和交融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设计原则,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型实验。通过开发创新研究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吕成丽  仇士玉 《科技信息》2013,(24):275-275,278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训课程。为了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实用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针对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采取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带领学生制作实用产品、改变实验内容、改编实验教材、开展技能竞赛、教师现场演示等措施,使得电子专业毕业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马毓堃  冯晓静 《科技信息》2012,(16):209-209
《电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连续三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本着因材施教,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加大了实验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改革了考核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修订,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子设计竞赛为立足点,阐述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专项训练、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并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设计大赛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反映学生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本文针对地方性二本院校的特点,结合自身指导电子设计大赛及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提高地方院校电子设计大赛成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高校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改革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特点,从课程内容、指导方式、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了基于电子设计大赛模式的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为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的优势,从道桥专业施工技术实训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协同施工企业,构建了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并开发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了道路桥梁工程领域高危、高耗能及大型综合、过程不可逆项目的实训教学,丰富了学生实训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实训的效果,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许元奎  罗扉  吴锐 《科技资讯》2011,(24):183-183
针对工程实训中出现的实习内容单一且任务量不饱满的问题,提出了工程实训内容模块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按照学生专业不同、实习时间长短不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了实训内容的通用和专用两大模块和相应的若干个小模块。经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大大充实了实训内容,制作的作品丰富多样,开发学生创新思路,提高工程实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改革课程设置,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课程体系核心,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形成注重行业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教学途径,实现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综合设计、创新研究、各类竞赛活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构建以专业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