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主要观点是:选择就是意义.对同一话语而言,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诠释.本文作者试图运用功能语法的三个纯理功能和语域的有关原理,对笔者偶然听到的一段短小对话进行分析.说明语域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意义.从而解释日常生活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语言跨语域使用的理论依据及跨域使用的分类,并从特殊语域角度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语言的跨域使用现象,说明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认为计算机网络语言的使用要准确贴切、合乎规范,准确把握、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3.
在陌生化翻译的过程中,语言形意之间的张力是陌生化语言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于字词和语篇两个层面。类比的翻译策略是遇到形意张力加大语篇时所采用的动态、辩证的处理方法,通过类比使得陌生化形式得以显现,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变"寻求陌生化意图的"不变"。字词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灵活运用现有构词规则,仿造源语的形式特征,创造出现有词汇中不存在的词语;语篇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陌生化手法及互文张力结构获得与源语语篇的相似性,依据译语符号的本土文化特性对语篇体系进行调整。类比翻译策略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陌生化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文学翻译活动本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很"的补语用法始于明代,清代以后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程度补语"很"的产生一方面是语义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受到语用和认知的影响,体现了焦点居后原则和情感域到程度域的转化。现代汉语方言中,形式上,组合式程度补语"得很"比粘合式程度补语"很"更具优势;意义上,有些方言中粘合式程度补语比组合式程度补语所表达的程度更高,相当于"太""厉害"。跨语言考察中,粘合式程度补语比组合式程度补语更具优势,独龙语、哈尼语、彝语、藏语有补语居于述语之前的用法,说明补语位置的选择和基本语序有关,SVO结构的语言倾向于选择补语居后的表达,SOV的语言可以选择状语居前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仿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在现代社会被日益广泛地使用着。而语境的符号结构由三大妥毒构成: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这三个语境因素共同作用,制约讲话者对词语和语义结构的选择。语境成分中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引起语义的变化,导致语言的变异,并进而产生不同的语域。语域理论对分析仿拟的三种语域偏离现象及其文体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来的。本文主要是从大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呆傻语"来分析这种言语会造成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的原因及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和"heavy"在隐喻化过程中存在高度一致性,这是源于人们共同的原型体验和认知框架。但在两种语言系统中,投射域并非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投射域,其投射范围与投射意义也并非完全一致。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规约性作用的差异,主要从句子构式的差异来探讨"重"和"heavy"隐喻化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蕾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20-124
话语标记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人们的会话理解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本文以《生活大爆炸》前两季出现的话语标记语"I Mean"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话语标记语"I mean"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语用功能,以利于读者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幽默艺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推动话语标记语在影视剧对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有界"和"无界"的概念在人类的认知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界"与名词和动词均具有跨范畴的对应关系:可数名词和完成性动词都是"有界"的,不可数名词和非完成性动词都是"无界"的。同样,"界"也是形容词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可分级性有关。"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和"完型心理学"等有关理论对"界"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石性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界"理论对词类的分类等语言学问题的解释力,并讨论了"界"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显婕 《科技信息》2013,(12):197-197
词汇是西班牙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本文以西班牙语教学中常见的词汇为例,总结西班牙语词汇的共同规律,浅谈在西班牙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如何运用"词根词缀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词汇"不折腾"的英译众多,各有千秋。在深刻分析"不折腾"的外延和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些译文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评述,从而探讨该词更为妥帖译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胡志军 《科技信息》2012,(23):154+185-154,185
在语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很多留学生在不该使用"个"的时候使用了"个",在该用时却没有用,很多留学生把"个"作为万能量词来使用。本文主要对三种和"个"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误代、误加和遗漏。本文引用的语料来自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  相似文献   

13.
文学人类学研究中的“陌生化”的运用,要求用新的形式言说新的感觉体验,使日常熟悉的、俯拾即是的事物变成一种特殊的意料之外的事物,创造出一种对客体从未有过的感受和认知。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中的运用与人类学始终对“远方文化之迷”的学科追求有着异曲同工的所指;另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中也得到了应用性的发展,使得人类学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陕西方言中表示“好”义的三个词:“嫽”“蒇”“完也”,在地域使用范围上略有不同,但是却共同体现了陕西人特有的直率豪爽的性格和崇古尚文、知足常乐的文化心理。由此可以看出方言词语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体现出关中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和独特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寓意双关多见于人物之间矛盾斗争的对话尤其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 爱情纠葛中.其特点是具有层次性、情理性与典性型.其中层次性是指双关语既出,因听者年龄、经历、身份、教养等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效应.如果把普通的双关比喻为"一箭双雕"的话,则<红楼梦>的这种多层次的寓意双关可以称之为"一箭多雕"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在其表义上几乎是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会使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产生变化,于是,人们便赋予了颜色词各种或同于或异于表义的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意义恰恰是人们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Black Friday"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就说明了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影响。而汉语中的"黑"同样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部优秀剧作的语言是生动有力的,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都能帮助剧作家突出自己的主题。而根据语域理论,由于交际情景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体,即语域。戏剧人物的性格通过台词在语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戏剧翻译中译者能否实现功能对等,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在译文中重塑同样个性化的戏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进行对比语域分析来探讨戏剧翻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性与流动性日趋明显的现代社会,危机的跨域性愈发显著,如何构建灵活高效的跨域风险应对机制,提高我国跨域危机应对能力,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研究的重点.日本首都圈已经积累了针对跨域风险应对的成熟合作经验,文章从"一案三制"视角出发,通过对中日首都圈跨域危机应对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我国首都圈在跨域危机应对预案、体制、法制、机制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需要从建立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危机应对体系、完善跨区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整体性跨域危机应对体制、完善跨域危机应对的法律体系、拓展跨域危机应对参与主体5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部单语词典和三部英汉词典前言与词条中语域标注的分析,就英汉词典语域标注使用的语言,标注种类、对象及如何确定标注的标准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建议使用语料库进行语域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网络追杀"是网民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引发的过激的网络民间道德维系行动,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正效应,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网络追杀"运用了道德评价、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等传统的道德约束维系机制,但是随着"追杀"的升级,网民的道德行为发生异化,"网络追杀"异化为"网络道德暴力"。"网络追杀"昭示网络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抑制"网络追杀"的道德负效应,正确引导"网络追杀"等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的自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