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口语交际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紧扣教材,积极架构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新领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如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探讨,做一简单阐述.口语交际训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情景,多途径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孙彩琳 《科学之友》2009,(11):127-127
本文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如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探讨,做一简单阐述。口语交际训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情景,多途径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口语现状,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常秀青 《科学之友》2009,(12):89-89,9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口语现状,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很有必要,本文就此提出口语交际教学之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青 《科学之友》2009,(12):88-88,9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很有必要,本文就此提出口语交际教学之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发展与创新的思维结合起来,共同来探索、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触动学生口语交际之弦,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的蓝天下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9.
祁翠 《科学之友》2009,(9):171-171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发展与创新的思维结合起来,共同来探索、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触动学生口语交际之“弦”,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的蓝天下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要求低年级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针对这一要求,笔者对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白凌 《科学之友》2007,(10B):196-197
文章对于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及其在口语课中的具体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凌 《科学之友》2007,(20):196-197
文章对于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及其在口语课中的具体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于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及其在口语课中的具体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性质界定和交际与语言文化关系入手分析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阳光双语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作者提出了3个阶段以利用课前5min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山西省某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从教育质量、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交际教学对学习主体一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只有正确地、辩证地看待当代语言的发展和教学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霞 《科学之友》2009,(4):94-95
文章以山西省某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从教育质量、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交际教学对学习主体一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只有正确地、辩证地看待当代语言的发展和教学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的消极表现,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的消极表现,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俊宏 《科学之友》2009,(10):123-12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