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万.COM域名丢失因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缆中断事件对国际互联网域名造成了重要影响,中国境内已有近万个.COM域名因无法及时续费而导致丢失。中国已成为.COM域名续费故障的重灾区。断网后,不少注册商无法正常进行.COM域名的数据更新,导致到期的.COM域名续费困难,不少企业的.COM域名甚至遭到了抢注。而目前不管是注册.COM还是.CN域名,因不及时续费造成的域名丢失,域名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万.COM域名丢失 因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缆中断事件对国际互联网域名造成了重要影响,中国境内已有近万个.COM域名因无法及时续费而导致丢失.中国已成为.COM域名续费故障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7,(5):32
2006年12月26日晚,我国南海海域发生7.2级地震,致使该海域铺设的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陆续发生中断,其中有亚太1号、2号海缆,中美海缆,亚欧3号海缆,FLAG海缆,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同类事件     
2001年“张网捕鱼”损坏中美海缆2001年2月9日,跨太平洋的中美淘底光缆在上海崇明岛段受损中断,导致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网站。海缆中断原因可能是渔船拖网作业造成的,也有说法是可能被鲸鱼咬断的。最后查明原因是帆布张网捕鱼所致。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6日,中国南海海域发生7.2级地震。震中距台湾陆地约15 km。此次地震导致连接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海底电缆损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通过台湾地区经日本连接美洲的光纤通信。信息产业部表示,当日地震对中国国际海底光缆影响较大,造成中国大陆通往北美方向的互联网电路大量中断,欧洲、新加坡、日本等方向的话音电路部分中断。  相似文献   

6.
中美海底光缆由全世界23个电信机构共同出资建造,于1997年12月开工建设,其中的北线于1999年12月初全部建成,并于2000年1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是亚洲各国连通美国的主要电信线路。中美海缆是环状电信网络,南线建设尚未完成。根据设计,光缆总长度为26000 km,有4对光纤,在中国大陆和美国大陆各设两个登陆站,形成  相似文献   

7.
1988年,在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敷设了越洋的海底光缆(TAT-8)系统,全长6700 km。这条光缆含有3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280 Mb/s,中继站距离为67 km。这是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通信海底光缆,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1989年,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全长13200 km)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越海洋的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远洋洲际间不再敷设海底电缆。  相似文献   

8.
1988年,在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敷设了越洋的海底光缆(TAT-8)系统,全长6 700 km.这条光缆含有3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280 Mb/s,中继站距离为67 km.这是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通信海底光缆,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1989年,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全长13 200 km)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越海洋的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远洋洲际间不再敷设海底电缆.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两周年这一天,如同《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所说,亚洲人民开始体会到什么是“网络时代的海啸”。此次地震造成了至少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中断,不仅很多网民无法访问国外网站和登录MSN,金融、通信等行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翀  禹刚 《科学之友》2007,(5):38-39
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两周年这一天,如同《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所说,亚洲人民开始体会到什么是"网络时代的海啸".此次地震造成了至少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中断,不仅很多网民无法访问国外网站和登录HSN,金融、通信等行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0万,已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去年下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增长了1330万。截至去年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中国域名)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37.1万个,国际出口特宽总量为9380M;与200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1%、41%、34.1%和23.5%。目前美国的网民数量为1.7亿,日本为5 400万。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2,(2):6-6
一项对比1999年、2004年和2011年大地震后海底地图的最新研究发现,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导致海底迁移了多达50米,比2011年5月的估计值——24米多出不只一倍。新研究还发现,海底在这次地震后可能升高了多达10米。这些巨大的移位很可能正是造成超级海啸的元凶,这场海啸夺走了超过15000人的性命,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13.
牛顿流体小尺度地幔对流对海底地形与热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水  钟时杰 《科学通报》2004,49(22):2354-2361
海底地形与热流观测值和岩石圈年龄的关系在小年龄段可用半无限空间冷却模型精确描述, 但在大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 Parsons和McKenzie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中首次将该差异归因于岩石圈下小尺度地幔对流. 随后科学家们对小尺度地幔对流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结果并不一致. 本文根据建立的垂直于大洋中脊的二维热对流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小尺度地幔对流对海底地形与热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开放边界条件, 从而可以避免原有封闭模型因回流问题而产生的复杂效应. 数据结果显示: 对黏性与温度相关的牛顿流体, 小尺度地幔对流可造成海底表面热流的增加, 但对海底地形影响很小. 这主要是由于小尺度对流会造成两种效应: 将地幔内部热量传到岩石圈底部并加热岩石圈从而使表面热流增加; 这一效应的必然结果就是第二效应——加速地幔冷却. 由于两种效应对海底地形的影响相反, 且效果相当, 所以小尺度地幔对流对地形几乎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晓月 《科学之友》2008,(1):65-65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1560万t,预计2010年食用油消费量将达到1900万t,这些油在烹饪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油烟。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家庭厨房拥有量已超过3.5亿个,并且正以每年1300万个的速度递增。而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注册的大型酒店和餐饮业法人单位约10万个,企业职工食堂约460.9万个,  相似文献   

15.
姜涛  解习农  汤苏林  张成  杜学斌 《科学通报》2007,52(16):1945-1950
近些年来,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 对于深水沉积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虽然目前关于海底沉积波的形成机理还存在很多争议, 但已有现代沉积实例证明至少浊流是可以形成海底沉积波的.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海底沉积波的浊积形成机理, 不但可以阐明海底沉积波的形成过程, 而且对于海底工程、深水沉积动力学及深水油气储层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 计算了流体区域的基于时间平均连续性方程和雷诺平均N-S方程, 研究了地形对浊流的影响, 阐明了海底沉积波的形成机理. 模拟结果表明: (1) 首先在坡的下游方向开始沉积是由于流体的减速, 导致密度增大, 浊流携带固体颗粒物的能力(流体容量)降低和较长时间的流体经过所造成的; (2) 在一个隆起的上坡处密度增大是由于隆起峰部流体的局部堵塞, 导致上坡处流体速度降低和压力升高所造成的; (3) 沉积首先从距浊流源头较远的地方开始,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 即个体浊流事件的增多, 沉积波向上游迁移; (4) 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 沉积越来越慢, 但粒径并不影响地形对沉积的控制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和沉积顺序.  相似文献   

16.
正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很久以前,南美洲与北美洲还未连接在一起,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海峡,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在这个赤道附近的海峡处自由流动。随后,地壳变动令北美洲和南美洲碰撞,迫使科科斯板块俯冲到加勒比板块之下。这次碰撞释放的压力和热量导致了海底火山的形成,其中一些火山冲出了海洋表面,形成众多岛屿。与此同时,这两个板块的运动也推高了海底,最终迫使一些地区冒出海面。  相似文献   

17.
恶劣天气     
极端天气可以制造新闻.就像关于飓风“艾琳”在美国东海岸造成破坏的新闻占据媒体大量报道版面所展示的那样。但是.突出这些事件的报道是不是实时新闻界借用现代媒体在炒作?其实。这样的质疑没有任何依据,根据《纽约时报》的分析,1922年飓风“安德鲁”在佛罗里达州登陆并造成22人死亡的时候.关于此事件的传统新闻报道所占用的版面是关于“艾琳”飓风报道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海洋学家一直认为海底本质上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心目中的海底是黑暗,寒冷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的。但是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海底巨大的“风暴”猛刮一次,海底就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这样就把海底刮得干干净净,风暴刮起的沉浆混浊了海水。  相似文献   

19.
传说中的大羿时期有九日当空,假如今天海水也被蒸发殆尽,那我们会看到一个怎样鬼斧神工的海底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览海底大势。太平洋底东部是一片海底高原,中部是一条巨大的海底山脉,由海底山群组成,夏威夷群岛就是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太平洋南部有一些海底平顶山,这是海浪冲刷陡顶的结果。北部是巨大的北太平洋深海盆地,深海盆地在南部和海底山脉东面也有分布。印度洋底被印度洋海底山脉分成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地形切割复杂,是一些面积不大的凹地和起伏的海底山脉;东部是宽广的水下平原,平坦的海底几乎占据半个印度洋。…  相似文献   

20.
第一位从宇宙中看地球的宇航员加加林曾动情地说过:地球是蓝色的. 多少个世纪以来,‘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有金碧辉煌的海底龙宫的神话.欧洲也有传说,公元前350年,阿列克山特大王在海底居住了80天.动人的神话如梦如幻,吸引着人们去征服深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