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仿真软件Multisim常用仿真工具的特点,并综合利用Muhisim仿真工具对信号抽样与恢复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得到了与现有教材对该电路分析一致的结果。充分利用分析图表和测量数据,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灵活,更贴近工程实际,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COMSOL与MATLAB这两款软件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COMSOL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通过COMSOL与MATLAB之间的相互调用,实现了MATLAB与COMSOL的数据传递,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联合仿真的方案,通过这两款软件的联合仿真,提高了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尺度仿真方法的单晶铝纳米切削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动力学切削仿真方法所能模拟的原子数量有限.为了扩大切削仿真规模,该文采用分子动力学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在QC(Quasicontinuum)方法程序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纳米切削仿真的特点,编制出纳米切削多尺度仿真程序.用该程序进行了单晶铝纳米切削过程的多尺度仿真,进而分析了刀具角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纳米切削多尺度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用分布式仿真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体系结构(HLA)正在逐步成为下一代分布式仿真的基础体系结构,各种基于HLA的仿真对象/模型以及不同版本的运行时基础结构(RTI)也正在积极地开发中。分析了不同版本的RTI之间的互连互通;不同仿真对象的平台独立性与语言无关性;不同仿真对象之间的互操作性;仿真对象的可重用性;开发仿真对象的复杂度问题。结合WWW技术,设计了一个通用分布式仿真环境GDSE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企业发展和建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企业优化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制造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在优化企业资源中的作用及意义,详细地论述了制造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在优化企业资源中的具体应用,接着指出了制造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今后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建模与仿真研究和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Multisim10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Mltisim10软件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应用该软件的虚拟平台进行电子电路(运放构成的非正弦波电路和555定时器电路)的实验仿真和电路设计,结果表明,用该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实验仿真设计方便、可靠,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电子电路的实验分析与设计将取代传统的电路实验分析和设计,实现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仿真科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从仿真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仿真支撑系统和仿真应用工程3个方面论述了仿真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实例阐述了仿真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新技术相结合而带来的新的技术飞跃,并展望了仿真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拓扑的仿真与协议分析是网络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了Ad Hoc网络的特点和体系结构,详细介绍Ad Hoc网络以及它的3个协议(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DSDV: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并从网络仿真目标、仿真方案设计、仿真环境设定、OTcl脚本编写等方面分析了移动Ad Hoc网络仿真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利用仿真软件NS2对这3个协议进行了仿真,生成了相应的仿真运行图和参数对照图表,并从数据包成功接收率和端到端的时延2个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网络仿真和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从中得出:在运动场景不剧烈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路由协议DSR,此时它的丢包率和端到端时延都较低;而在运动场景剧烈的情况下,则可以选用路由协议AODV,它综合了DSR和DSDV协议的优点,数据包成功接收率很高.且端到端时延较低.  相似文献   

9.
战争系统的分析仿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战争系统的分析与实验应该符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体系对抗、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的要求。将自顶向下的战争分析与计算实验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战争分析仿真实验的概念,并对其模式、阶段以及基本框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讨。重点研究了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支撑战争分析仿真实验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耦合器、执行机、数据监控3个子系统在仿真过程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及存储等方面对仿真系统仿真速率的影响,提出了以数据监控子系统为核心的仿真过程数据存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大减少仿真过程数据在传输、处理及存储等方面对系统仿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降落伞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有效地降低降落伞空投的物资消耗和危险性,开展飞机空投降落伞一体化仿真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系统的关键技术,运用数字地球技术、三维LOD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实现了大范围三维地表数据的海量存贮与快速表达,实现了投放环境、飞机(队列)飞行、空投降落伞时起航、抛投、降落等多环节一体化模拟仿真.并以VS2010为开发平台,利用ChinaStar GIS组件,设计与开发了基于三维大地形模型的飞机空投降落伞一体化仿真系统.通过对系统的试用和检验表明,系统对降落伞投放环境、飞机(队列)飞行及空投降落伞降落过程的一体化模拟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为实际空投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描述拥挤交通流中的排队现象,根据二流理论,提出了将交通流实际运行状态转化为二流运行状态的思想.利用流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单车道路段当量排队长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多车道路段平均当量排队长度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VISSIM软件设计了拥挤交通流的模拟方案.对比模型计算的当量排队长度与软件统计的实际排队长度发现:当量排队长度均大于实际排队长度;当量排队长度比较稳定,而实际排队长度有所波动.结果表明,当量排队长度模型能够定量地、更好地描述拥挤路段的交通流拥挤程度.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便于工程实践,可以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简化的动力波理论为基础,假设路段上只有2种流量状态:一个是前向波;另一个是后向波。根据路段出入口的累计车辆数以及路段波速,计算可能的路段出入口流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计算路段的实际出入口流量,给出了一个破坏排队条件下的离散时间动态网络装载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破坏排队模型能够跟踪由于路段拥挤导致的破坏排队现象,进一步对比了点排队与物理排队的动态网络装载结果的差异;在非拥挤状况下,2种模型类似,而在拥挤状况下,破坏排队模型能够给出更加真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黄绍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731-2735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现象,基于CHOKe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New-SCHOKe。该方法首先根据采样击中和队列击中定义了丢包策略和丢包概率,并且利用元胞遗传技术刻画了平均队列长度。同时,以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该算法与SCHOKe和CHOKe之间的性能,结果表明New-SCHOKe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主动队列管理是实现网络拥塞控制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这些新算法针对大多数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对公平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进,对公平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本文对其中两个有代表性FRED和CHOKe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及理论分析,结合在ns2上的仿真实验结果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算法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并给出了对算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双优先级贝努利(Bernoulli)分布到达的有限输出队列ATM交换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平均队长、平均分组丢失率、平均分组等待时间等关系式。计算机仿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长期演进系统中,分组调度是有效地使用下行链路资源和保证服务质量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队列中数据业务分组到达的数量与队列中分组离开的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中分组状态的优化最大权值时延优先(modified largest weighted delay first,M-LWDF)算法,所提出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分组时延距离最大时延的剩余量与其同一时刻不同用户的平均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优化的调度方案在吞吐量和丢包率方面相对于最大权值时延优先调度算法均有10%以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速率慢、网络能耗高等问题,本文基于混合引力搜索算法HGSA提出了一种队列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了网络能效评价指标,以此衡量网络的有效信息容量和传输速率.同时利用混合引力搜索算法来对队列管理方法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分析了队列长度、数据包大小等对网络能效的影响,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排队系统是离散系统中常见的一大类研究对象,尤其是多服务台多队列服务方式较难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讨论了排队系统和排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开发了一个基于VC++的多台多队仿真系统软件,用户可选择服务台数和队列数以及与两者有关的参数.通过多次仿真结果的比较,可对较复杂的排队系统提供一组应对策略,为用户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强  姚荣涵 《山东科学》2013,26(4):71-78
为了描述周期时长不相等的协调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车辆排队的集结与消散现象,以关键交叉口周期时长为双周期交叉口周期时长的2倍为例,基于冲击波理论,针对两个相邻交叉口之间路段上的上、下行车流分别描述了车辆排队的各种模式并建立了车辆排队长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设计了模拟实验方案。考虑不同条件下信号红时差与交通流率的多种组合,通过仿真实验共得到35组数据,每组数据均获得84个有效数据点。结果显示,上、下行方向的车辆排队消散长度的计算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的周期分别占75.56%和95.00%;交叉口信号周期越长,其排队消散长度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也相应地越长。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估算周期时长不相等的协调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车辆的排队长度,从而为交通控制方案的优化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