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池春生 《科技资讯》2006,(17):50-50
分析了在黄土隧道开挖中产生坍塌的原因,对如何在施工中预防坍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富水砂质黄土隧道,裂隙水发育,地质条件极差,围岩呈流~软塑状,施工难度大,风险等级高,为了预防富水黄土隧道施工发生大变形和坍塌问题,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层的基础上,采用CRD法开挖,做好防排水和井点降水措施,开挖中采用侧壁大管棚加固预防垮帮。同时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数据,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拱顶过量沉降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不同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分析了6种工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位移发展情况,讨论了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隧道拱肩和拱脚应力集中处水平位移较大,拱部和边墙开挖为黄土隧道留核心开挖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宜及早支护避免隧道发生过大变形.浅埋黄土隧道拱顶下沉量远大于周边收敛;对于相同的支护形式,留核心土下部全断面开挖法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留核心土下半断面分部开挖法的1.2倍;对于相同的开挖方法,无超前注浆支护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有超前支护的1.5倍;而有无系统锚杆的隧道围岩变形量基本相同.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可采取超前导管注浆减小隧道开挖变形,而系统锚杆由于支护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取消.  相似文献   

4.
赵颂  王秉勇  刘鑫 《甘肃科技》2012,28(18):141-144,59
通过对兰新二线某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控量测资料的分析,探索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据此提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和要点。该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开挖后隧道拱顶产生一定的下沉、两侧边墙收敛,量测断面累计沉降量大多在2~6cm,收敛量测值在15mm左右;隧道拱顶下沉量大于水平收敛,初期支护封闭后,隧道周边变形基本上不再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隧道坍塌的危害性,分析了在软弱围岩中开挖及施工中坍塌的原因,从开挖、支护、改良、加固等方面,提出了软弱围岩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以甘肃省S311线内官营至临洮段公路堡子梁隧道工程施工为例,对黄土地区公路隧道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在施工全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做好防排水设施等措施,确保了黄土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提出了一系列黄土隧道施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施工中的反复实践,解决了黄土隧道围岩软弱易坍塌及防排水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东 《科技咨询导报》2007,(33):52-52,54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巩义隧道的施工,总结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和具体施工要点,指出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黄土隧道施工中诸多技术难题,且能充分利用开挖空间和大型施工机械,干扰少、速度快,是目前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安全、快速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蔡旭 《甘肃科技》2010,26(21):145-146,124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是典型的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黄土围岩隧道塌方事故屡见不鲜。黄土隧道施工难度大,围岩几乎无自稳能力,施工中极易造成坍塌。就黄土隧道塌方的过程及其客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的论述,可为相关黄土隧道预防塌方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英 《甘肃科技》2009,25(5):113-115
以吴子高速公路N11标黄土隧道施工为例,探讨公路黄土隧道的施工技术,主要在洞口开挖及边仰坡临时防护、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等几方面初步探讨黄土隧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翅膀沟隧道地处在陕北高原向源侵蚀的鸡爪型冲沟地貌,古滑坡较多,地表陷穴冲沟发育,整个隧道穿越新黄土、老黄土第三条红粘土和侏罗系砂页岩,四种地层。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掉块、小型塌方,还发生过塌方冒顶的现象。掘进施工进展缓慢,在二次衬砌施工好后,发生隧道纵向开裂,开裂程度及范围较大。因及时的采取加固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开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在建塔吉克斯坦—中国边境公路改扩建工程杜尚别至丹加拉段乔尔马克扎克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典型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结合设计、施工方面的实际经验,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所采用的微三台阶法施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围岩性质重点讨论了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旨在对以后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正习高速公路隧道浅埋段开挖过程中坍塌冒顶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冒顶处治措施,并建立隧道风化残积深度处于拱顶以及拱顶以下1 m的数值模型,进行无超前支护不同开挖步距的变形特征数值试验,试验表明无超前支护情况下即使采用上下台阶法对隧道进行开挖0.6 m,拱顶的围岩变形最大仍达到3.578、4.789 mm,隧道拱顶残积体对隧道开挖后续支护作业产生较大安全风险。在风化残积深度处于拱顶以下1 m时,原设计小导管纵向间距由2.4 m调整为0.6 m后,开挖0.6 m的拱顶最大变形由2.348 mm降低至1.747 mm,结合现场坍塌冒顶事件,为确保后续隧道浅埋土岩复合段落施工安全,提出了冒顶防治措施并在隧道开挖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建隧道中,常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特殊地质地段。如膨胀土围岩、黄土、溶洞、断层、松散地层、流沙、岩爆等。在开挖、支护和衬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发生土石坍塌,坑道支撑变形,衬砌结构断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隧道穿越含有瓦斯的地层,更严重地威胁着施工安全。下面就此复杂环境进行施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新建铁路兰州枢纽中的黄土隧道,介绍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结合超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的围岩地质条件,从技术指标、施工工序、沉降控制和施工风险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开挖工法双侧壁导坑法、偏心导坑+环形开挖法和盖挖法等各工法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从而选择合理的超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山岭地区公路隧道的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土隧道的特点从隧道施工角度探讨黄土隧道洞身开挖、超前支护、防排水、砼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措施及方法,阐述黄土隧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17.
黄土强度低、抗扰动性差,在其中进行隧道施工时,采用不同的开挖步骤直接影响着其施工的安全、效率及稳定性控制效果。通过对Q2黄土中原有隧道断面扩大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应力、位移等为指标,分析不同的开挖顺序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影响的优劣性,进而确定合理的开挖顺序,以降低施工风险,优化断面扩大开挖效果,并得出隧道扩挖对围岩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浅谈黄土隧道的施工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黄土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仰拱施工、二次衬砌各施工重要环节,阐述对黄土隧道质量控制与设计技术措施的落实,并提出施工管理经验总结,对类似黄土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铁隧道普遍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掘进过程中密封舱支护力不足会引起开挖面的突然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隧道开挖会造成周围地层水力环境改变,引起地下水渗流,不仅在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产生渗透力,也使得围岩力学性质弱化,大大增加了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的风险。现有工作一般假定土体渗透系数为各向同性以简化计算,然而,土在沉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向异性,即渗透特性与所选取的方向有关。基于极限分析理论,结合有限元四面体单元和半正定锥规划,建立三维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分析,研究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附近渗流场及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变化规律,分析渗透系数比对开挖面破坏模式的影响,为盾构隧道安全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某隧道在进出口围岩较破碎的情况下,在施工中采用长管棚及注浆的施工方法,有效地阻止了开挖时软弱围岩的坍塌和涌水,为隧道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