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枝桠材应压木与对应木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文研究了马尾松枝桠材的应压木、对应木与正常干材的解剖特征,比较了三者在生长轮宽度、晚材率、早晚材过渡形式、管胞形状,胞间隙、螺纹裂隙等方面的异同,发现它们在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及细胞壁厚度、细胞壁超微结构以及次生壁S_2层微纤丝角度诸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红皮云杉木材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人工林红皮云杉木材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规律,并与天然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人工林木材管胞长度、长宽比和壁控比的径向变化趋势与天然林相似;(2)根据管胞形态的径向变异模式,人工林红皮云杉在约19年趋于成熟,较天然林提早10年左右;(3)人工林木材,尤其是幼龄材,其管胞形态与天然林的相比较,差异不大,适合作主制浆造纸等纤维用材。  相似文献   

3.
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种制片方法对榉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木材为环孔材,年轮明显;早材部分管孔由1~2列导管分子呈环状排列,而晚材部分则由多个螺纹维管管胞和小导管分子组成管孔团,木纤维径向整齐排列,其含量在边材部分较少,而在心材部分较多,这表明榉树在不同生长期形成层分化的各种类型细胞的比例不同;木射线异形多列,由横卧细胞构成主体,而由方形细胞或直立细胞构成射线的边缘部分,形成多列射线的单列尾端;轴向薄壁细胞傍管型环管状。小导管分子和维管管胞具螺纹加厚,导管在心材中为侵填体填充而增加了木材的耐腐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研究长白松的茎.观察并测量茎木质部管胞直径、周长以及面积和管胞细胞壁的厚度,得出长白松的茎具有很强的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宜春杉木人工林管胞形态变异及其对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测量了不同海拔、树龄的杉木人工林的管胞形态特征,并初步研究了管胞长度与年轮宽度、晚材率、木材密度以及有关力学强度(顺纹抗压、抗弯强度)的相互关系。可利用管胞形态(长度、直径、胞壁厚度)区分成、幼龄材的界限范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较解剖和显微切片技术,对红松与前红松的植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横切面,红松背面叶的下皮层细胞有断开的第二层,前红松却只有一层;叶纵切面,红松管胞分子内壁光滑,前红松的管胞分子却具螺纹加厚;比较茎的次生结构,前红松无规则的年轮,红松有比较规则的年轮;前红松茎材和根材的管胞分子长度及长宽比都比红松的长、大;前红松茎晚材的管胞有螺纹加厚,而红松茎晚材的管胞无螺纹加厚;红松与前红松的植纹存在明显区别,植纹可以作为区别不同植物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10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规律为:管胞比量由髓心向外,前期变化曲线呈“梯形”,后期变化曲线呈“V”型;木射线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迅速下降,到第2年轮后缓慢波动下降或上升;树脂道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上升达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木射线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双曲线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在0.7以上;树脂道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指数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609;管胞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三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845。日本落叶松的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管胞比量与树高、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木射线比量与主枝长显著负相关;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与管胞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是:0.571、0.453和0.607。按照20%的选择率,日本落叶松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的遗传增益为16.70%和207.72%。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已达成熟期的马尾松种源生长与材性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筛选适合在安徽省六安市及类似立地区域推广的速生且材质优良的纸浆材种源。【方法】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国有林木良种场的38年生(成熟林)马尾松55个种源为试材,测定其胸径、树高、管胞长度及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进行生长与材性联合分析。【结果】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在种源水平上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02%~58.61%、5.56%~28.16%;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665 7、0.558 9、0.616 9、0.996 3、0.965 6、0.739 3和0.823 3。相关性研究表明:生长性状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经度相关不显著;材性与经纬度均相关不显著,但表现出局部的变异规律;生长性状间相关性高于生长与材性间相关性;微纤丝角从髓心至树皮总体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减小,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和宽从髓心至树皮总体随着龄级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变化幅度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综合指数选择出5个综合性状优良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与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69%、5.72%、15.12%、7.05%、-1.12%、0.17%和-6.46%。【结论】成熟林马尾松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生长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材性与经纬度不相关,对其进行纸浆材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具一定潜力,可为纸浆材马尾松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木材性状在林分间和林分内个体间的变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正>马尾松木材比重和管胞长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所占分量分别为其群体总变异的40%和20%,因此,通过个体选择可望获得较大的增益。相邻两群体的材性差异不显著,林分选择效果尚待深入研究。不同生长速率的样木间该二性状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0.
翠柏木材管胞特性及结晶度的径向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翠柏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和及木材的结晶度径向变异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翠柏木材管胞长度为1 886~3 370μm,宽度为7~23μm,结晶度为30.26%~50.12%,且它们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是20年前增加显著,于20~25 a趋于稳定,可将翠柏木材的成熟期界定为20~25 a。(2)翠柏木材结晶度与早材管胞长度、宽度以及晚材管胞长度、宽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55、0.991、0.964,均存在极显著相关,进一步拟合各管胞特征值与结晶度的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模型相关性均达0.95以上。因此,可利用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管胞特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以12年生和28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人工林样木为材料,对材性性状的株内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株内不同部位,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存在着显著的变异性;(2)胸高部位上自髓心向外,木材密度(经苯-乙醇抽提后)和管胞长度迅速增大,至13~18年轮后大致趋向稳定;(3)对28年生和12年生的树木,抽提前后木材密度平均相差14.4%和4.5%,但抽提前后木材密度紧密相关。(4)幼龄(5,10,15年生)木材的密度和管胞长度,与成龄木材(28年生)的相应性状之间具有紧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扫描电镜观察到毛果冷杉湿心材部位管胞具缘纹孔纹孔膜上存在着水痕状、片状或块状的细菌,而在正常材部位没有发现。细菌的活动不但使湿心材部位的部分射线薄壁细胞发生降解,而且纹孔膜塞缘的微纤丝束也偶尔被降解而产生断裂。生材时,湿心材管胞间的具缘纹孔纹孔膜严重结壳并闭塞,早、晚材管胞具缘纹孔的闭塞率分别为77.7%和72.1%,而正常材大多数是非闭塞的,早、晚材的闭塞程度分别只有6.8%和13.4%。湿心材中存在的大量闭塞纹孔,是导致木材干燥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Rhododendrondanricum是Ericaceae,Rhododendron植物,对其木材进行解剖发现其为散孔材,射线为异Ⅱ型,在离析材料可见维管管胞和纤维管胞,导管穿孔为梯状穿孔板。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阐述了与传统铝合金型材相比,铝木复合型材的典型特点。通过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铝木复合型材在不同的状况下的传热系数,从而分析出铝木复合型材的隔热性能,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齐伟  高雯 《科技信息》2009,(29):40-40,47
木霉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是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原菌的主要机制之一,它能降解真菌的细胞壁。本文着重介绍了β-1,3-葡聚糖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性.以及在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种源子代材性变异与制浆造纸材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4地点12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的木材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相对密度(比重)和管胞长度在种源间、试验点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并有极显著的种源地点效应,来自不同地区种源的木材相对密度具有从西南往东北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根据木材相对密度、管胞长度及木材生长量在不同层次的变异特点,制浆造纸材的种泊选择应以生长量为主,而主源内个体间选择应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并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受酸雨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南方型杨树的对比研究,发现酸雨对杨树木材构造有明显的影响。受害材的边材宽度和年轮宽度均小于健康材,边材率无显差异。导管是对酸雨敏感的一种组织,受害材导管的弦向直径小于健康材。受害材的纤维长度和纤维双壁厚与健康材相似,但纤维明显低于健康材,由此而造成纤维长度比的显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受害材的木材构造发生多种变异,观察到假年轮和窄年轮、变异的导管、浸填体含量的增加、木纤维细胞壁变薄和木材内裂等构造缺陷。  相似文献   

18.
白腐菌云芝腐朽杨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对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NFU 008)腐朽杨木的过程和试材的超微形态变化以及云芝降解木材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versicolor NFU008对木质素不仅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而且选择性也较强,它在腐朽早期优先降解纤维胞间层的木质素,并能使纤维达到解离。结果还显示,菌丝在其周围产生的粘液在木材腐朽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细胞壁  相似文献   

19.
木废料能源联合干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木废料能源联合干燥短周期工业材的场木、以以及常用硬阔叶材的作木等。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是可行的,干燥后的木材含水率均匀,应力小;与常规蒸汽干经,干燥周期短,干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地板,墙板、家具等行业。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2012,(3):212-212
传统的木材复合加工产品,由于木基易燃冒烟、甲醛污染、室外耐候性差、易开裂和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健康环保和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最近,我国科研人员以NCIADH不燃胶黏剂制备技术、NSCFR阻燃剂制备技术、无烟不燃木基复合材料增强阻燃层制备等技术成果为基础,分别成功研发出具有不同功能的无烟不燃家具装饰木基复合材、地板木基复合材、墙体木基复合材和结构工程用木基复合材。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