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技术中介论     
本文试图用中介术语对技术现象作哲学上的抽象和概括,并用技术中介观为手段认识当前的技术现象,以阐明中国技术发展中的某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哲学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范式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样,技术哲学的发展也需要合理的范式。但其自身的不成熟状况表明:技术哲学缺乏相应的范式。试图建立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范式之努力隐隐显现着,但是这一努力缺乏对自身根基——认识——的理解。“认识”在生存论中显现出自身是另有基础的样式。如此只有将技术哲学确立在现象学所提供的生存论基础上并建构起相应的范式,这门学科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对技术哲学的潜在意义,认为社会建构论虽然多数坚持对称性原则,但如果打破对称性原则,就可以帮助技术哲学在微观经验意义上回答诸如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社会影响等广泛的宏观哲学问题。借鉴社会建构论的经验方法应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4.
技术生态:技术论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论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技术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两难困境,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强调从微观技术入手,深入到技术内部,从而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发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就是运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把批判理论从传统的社会批判转向技术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社会的技术批判理论中,超越论者以其理论上的彻底性而倍受关注。以人性为理论支点,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角度,超越论者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尽管对技术所持的悲观态度使他们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但其思想却有合理的内核和有益的忠告。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理论是严肃学者们认真思考所得出的学术观点,作为一个学派应当被接纳和研究。本文对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理论进行了深度性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像树一样的机器──有机论视野中的技术理论高亮华1.引言:机械论、有机论与技术当生物医学工程能够维持人的心跳与呼吸的时候,很多人把死亡重新定义为大脑活动的终止;但当大脑活动也能够被人工地维持的时候,情况又将怎样呢?生命到底始于何处,又终于何时?当人工智...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讨论如何界定技术的方法论问题,分析当代技术哲学中的七种技术定义,指出它们分属于技术哲学的三个不同学派,即技术工具论学派、技术实体论学派及技术社会批判学派。进而考察陈昌曙、远德玉教授提出的技术三个基本特征的观点,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新的技术定义。与此定义相联系,简述以技术认识论为核心的技术哲学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人和社会技术的关系问题与人和自然技术的关系问题同样重要,都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论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14.
苏联技术哲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表现之一就是学者们对西方技术统治论和反技术统治论两种时立思潮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条件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从而加深和完善了我国学者对于技术社会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凯文·凯利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教父",同时也是技术哲学家,他通过其技术三部曲系统阐述了其乐观主义技术自主论思想。他认为,技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六大元素之后的第七元素,是人和自然共同构建的人生环境。凯文·凯利对技术的自主性进行了详细的状态描述,对技术自主性的机理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人与技术共同进退的协同之道。凯文·凯利认为,技术元素能够自我决定、自我发展,表现出其自主特性,并且通过具身性、自组织性、同步性和进步性来实现。虽然技术具有自主性,但他认为人可以通过对多样性技术的选择来实现人与技术的共同进退、协同发展,因此人类仍然具有自由和主动。他是一位继承了传统技术自主论遗产,又有时代创新的后技术自主论者。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6):100-105
在德国学界近一个世纪不间断的文献整理和实践推助下,惯常以哲学家和数学家身份出场的莱布尼茨,如今又以技术发明家的面孔"重现江湖"。他的许多技术发明与实践被重新研究、复原、建模和评估,其技术思想也开始得到关注和研究。他的技术思想整体概括为系统性与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机械论的有机论三个方面,具体包含一般科学、技术交换、共同福祉、技术用于外在事物等方面。这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莱布尼茨的另一重身份,也丰富和推进了人们对当代技术哲学以及对近代哲学的理解视域。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资深委员、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技术论研究专家远德玉教授的研究文集--<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于2008年3月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从学30年在技术论领域辛勤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弦论属于当前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前沿。在理论建构上,它内含了许多非传统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切入到科学哲学形而上的核心争论之中。本文将系统考究弦论所牵涉的经验可证实性、理论唯一性、亚决定性原理、科学实在论、科学隐喻和科学统一等哲学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走向科学理性论:也论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耳顿教授在60年代末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马赫、爱因斯坦和对实在的探索”中这样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史中,有一章可以题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这是一段从以感觉论和经验论为中心的科学哲学,到以理性论的实在论为基础的哲学历程。”霍耳顿在论文中还首次披露了爱因斯坦1938年1月24日写给老朋友C. 兰佐斯的信。爱因斯坦在信中明确地讲了他的哲学“转变”及其主要原因:“从有点类似马赫的那种怀疑的经验论出发,经过引力问题,我转变成为一个有信仰的理性论者,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到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求真理的唯一可靠源泉的人。逻辑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就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