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括,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沈括一生,一面从事政治活动,一面进行科学研究,在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是中国以至世界古代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政治活动家和科学家。沈括的伟大成就,是他从小刻苦自学的结果。他读书很多,但并不迷信书本,善于独立思索,常常以自  相似文献   

2.
沈括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3.
沈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领域上冲击了儒家保守派的桎梏,使这个高峰更加突出。沈括一生主要的活动是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紧密结合的。他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5.
[说明]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不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进步政治家,是一个法家。王安石变法期间,沈括担任了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等职,积极参与了新法的制订和实施,“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3)。沈括一生的科学实践是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积极为推行新法服务的,如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就由沈括负责调查规划,他的测量成果,对汴河疏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括是我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法家和博学多才的自然科学家。《宋史》认为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则把沈括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他于1031年出生在北宋时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死于1095年。  相似文献   

7.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的法家沈括晚年所写的一部随笔集,记载了他多方面的知识、见闻和发明创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又是天文、气象、地质、地理、水利、建筑、化学、数学、铸造、冶炼、医药卫生,以至武器制造等等,几乎无所不及。这部书内容之广博,记叙之精当,独特创见之多,在作者那个时代,是中外历史上所罕见的。它记录了找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创造,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8.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9.
苏颂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有多方面成就,而在天文学和药物学两个领域的创造性成果,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与沈括齐名,是同时代人,长沈括十一岁,成名略早于沈括。沈括是杭州人,苏颂当过杭州知州。沈括晚年终老于镇江,苏颂早于沈括定居镇江并自称丹阳(今镇江)为第二故乡。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留下辉煌的科学著作,苏颂也在镇江整理过自己的著作和学术成  相似文献   

10.
评述 沈括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虽然他没有专门著述,但从《梦溪笔谈》有关数学方面的笔记中,可以看到沈括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其对宋元数学发展的影响。 宋元数学不仅是中国数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最丰富多采的一页。思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代王安石变法运动主要活动家之一——沈括,站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研究了自然科学,并在认真实践和调查研究过程中总结了群众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经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而也使他自己成为中世纪科学史上的伟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激烈的儒法两条思想政治路线斗争,必然反映在天文学领域内。唯物论同唯心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围绕着历法问题表现得很突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和历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北宋时期杰出的法家科学家沈括的历法改革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我国天文学史上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启发我们进一步认清思想和政治路线对科学技术的统帅关系,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  相似文献   

13.
公元一○九五年(宋哲宗绍圣二年)沈括在润洲城外梦溪园溘然长逝,走完了六十五岁的人生旅程.他一生成就是多方面的,史载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论著”(1),其中《梦溪笔谈》一书已被公认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外,作为北宋官僚阶层中的一员,沈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领域均有建树,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全才.日本学者三上义夫曾作过形象描绘:“其为地方官,颇有治绩,精战术,为筑城术大家,且能实际筑城.又括腕力甚强,堪为武将,善能鼓舞士气”(2)下面试就沈括的军事活动及成就作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伟大的科学家——沈括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伟大的科学家。他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运动,在变法中,“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予”(《续资治通鉴长编》三八三卷)。他立场坚定,同保守势力作了坚决的斗争,他曾说:“骂募役法不好的,不过是士大夫和城市商人,……对他们诋毁新法,不屑一顾。”为了使新法得到实行,他积年累月,东奔西走。1073年他受王安石重  相似文献   

15.
沈括,生于公元1031年,为官多年。他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市)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30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16.
法家沈括(1031-1095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所写的《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沈括不是书斋里的学者,而是“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的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热忧拥护王  相似文献   

17.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改革家。《梦溪笔谈》是沈括所写的学术著作,涉及范围很广,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占1/3以上,所记载的内容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地理学。《梦溪笔谈》609条中,属于地理学的约有37条。此外,在沈括的其他著作(如《长兴集》)中,也有关于地理学的记述。这里,我们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沈括在地理学上的贡献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梦溪等谈》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法家、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的一部重要科学著作。在《笔谈》的600多条笔记中,有二百多条是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尤其是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详细记述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它的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冶金、水利、建筑以及其他工程技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在物理学领域内,作者对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具体科学现象和规律均有卓越见解。《笔谈》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典籍之一,是自然科学的宝量遗产。《笔谈》的作者沈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是一位具有革新变法思想的法家人物。沈括生活的时代,由于北宋王朝的大地主阶级兼并士地,对农民实行高额赋役的残酷剥削压榨,造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外族不断入侵干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混乱。作为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著名法家王安石,高举变法革新的旗帜,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对当时以司马光为首的地主阶级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这是北宋时期儒法斗争的重要表现。沈括则  相似文献   

20.
少年沈括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小时候就喜学好问,母亲是他的第一位老师。他最爱听妈妈讲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他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仰望当空一轮皓月,问妈妈:怎么不见嫦娥出现?他遥指银河隔岸相对的牛郎、织女星,要妈妈告诉他搭桥的喜鹊从哪里来,牛郎织女真的能相会吗?问着问着,妈妈回答不了,只好说,"这是老天爷的事情,小孩子能管得了吗?还是去多读书做文章吧!"妈妈给沈括翻检出自己儿时读的《千字文》、《诗经》、《论语》、《春秋》……让儿子诵读,不时从旁指点讲解。小沈括游弋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到新鲜、兴奋,分外畅快。他尤其喜欢读天文、地理、医药、兵法的书,有许多的问题都在书里找到了答案。一天,少年沈括读到了两句诗:"人间四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