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细菌内毒素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影响及细胞凋亡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用含有细菌内毒素1000EU/mL、500EU/mL、100EU/mL、50EU/mL、0EU/mL的MEM细胞培养液来培养A549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来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台盼兰拒染率测定细胞活率、用DNA梯形条带法及TUNEL原位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细菌内毒素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此种抑制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达到的.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没有发现规律性.表明内毒素在体外可以诱导肺腺癌细胞的凋亡,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并且此凋亡不是依赖TNF-α途径发生的,为临床上通过诱导细胞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IGF-ⅡP3脱氧核酶对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IGF-ⅡP3DRz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DRz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倒置显微镜、光镜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DRz作用SMMC-7721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且脱氧核酶的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DRz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结构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 DRz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展发挥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DRz还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以茶氯香酰胺脂质体(TClC-L)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并且探索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抗肝癌新药提供科学依据.应用MTT法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划痕法和细胞流式分别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迁移和死亡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凋亡和迁移密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TClC-L对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关系; TClC-L能够显著地降低SMMC7721细胞的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 TClC-L显著上调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因子Bax、Caspase-3、PARP和迁移抑制因子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促进细胞生长和迁移以及抗凋亡的相关蛋白因子Bcl-2、HGF、cMet、NF-κB、MMP9、VEGFR2、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 TClC-L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和迁移作用的分子机制涉及到HGF/c-Met/VEGFR-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材料,经过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提取物(CFE).用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借助光学倒置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考察CFE对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FE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增殖抑制作用,处理72 h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其IC50值为70 μg/mL.FMC的结果显示,经CFE处理后的肝癌SMMC-7721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这说明CFE有效抑制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能够改变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分布,诱导癌细胞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5.
将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Endotoxin)加入含血清细胞培养液(MEM)中,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0、100、200、500EU/mL的细胞培养液 用此培养液对Vero细胞进行培养,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平均倍增时间、最大增殖浓度及台盼蓝拒染率等指标,研究大肠杆菌内毒素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培养的影响 结果显示,内毒素含量为50EU/mL时,Vero细胞仍能正常生长 当内毒素含量逐渐升高,培养时间逐渐延长时,细胞的增殖速度及活率明显下降 这表明,内毒素对Vero细胞的生长及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TPA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及与RXRα和TR3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研究TPA诱导的凋亡及它与细胞核受体TR3和RXRα的关系.实验中使用SMMC7721肝癌细胞.用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用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随机记数1 000个细胞以计算凋亡指数.用CAT分析检测RXRα转录活性的抑制.用Western Blot检测RXRα蛋白的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TR3 mRNA的表达水平.用MTT检测到TPA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并且有剂量依赖性.TPA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凋亡,RXRα蛋白随时间依赖性的降解,并且用CAT分析检测到TPA能抑制RXRα的转录活性.另外TPA能诱导TR3 mRNA的表达上调.TPA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TPA能上调TR3的mRNA,使RXRα随时间依赖性的降解,并能抑制RXRα的转录活性.因此TPA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细胞核受体TR3和RXRα有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建立硫酸长春新碱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ⅪE 细菌内毒 素检查法,分别用 2 个厂家鲎试剂对 3 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在供试品稀释 法检测中,浓度为 0. 00104 mg /mL 的硫酸长春新碱对湛江安度斯和博康海洋有限公司生产的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 反应无干扰,使用 0. 03 EU/mL 的鲎试剂可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在 pH 调节法中,硫酸长春新碱 用 1 mol /mL 氢氧化钠调节 pH 值至 7. 0 后,对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最大不干扰浓度为 0. 00417 mg /mL,使用 0. 125 EU/mL 或灵敏度更高的鲎试剂可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硫酸长 春新碱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乳苣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H1299和A549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乳苣水提取物分别作用于H1299和A549细胞,从细胞形态(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活力(cck8法)、细胞凋亡(AnexinⅤ-FITC/PI染色)、线粒体膜电位(JC-1染色)几个方面检测乳苣水提取物对H1299和A549细胞的影响.当处理浓度达到1.2 mg/mL,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出现明显皱缩的凋亡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浓度达到1.2 mg/mL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同时检测到细胞的膜电位都明显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乳苣可以通过诱导H1299和A549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和增殖,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的药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9.
溶菌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菌酶(lysozyme,Ly)和顺铂(cisplatin,Cis)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抑制机制,并分析Ly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用MTT比色法和RT-PCR 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CNA、bcl-2的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测定Ly对LO2细胞生长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果: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最低36%,最高82%,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在同样浓度下对LO2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PCNA、bcl-2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y协同Cis作用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最高凋亡率为32.5%.结论:溶菌酶 (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协同Cis降低PCNA和bcl-2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可溶性人TRAIL蛋白(sTRAIL)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采用显微镜、台盼蓝排斥试验、MTT比色试验、TUNEL法和DNA断裂实验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核染色质凝集等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排斥试验、MTT比色试验结果显示,sTRAIL蛋白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TUNEL法检测到经sTRAIL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DNA断裂实验亦观察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这些结果提示sTRAIL可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发生凋亡,具有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MTT法对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系列化合物)进行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活性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MC-7721中蛋白caspase-3和剪切后p17的表达.结果表明,化合物CCM-5和CCM-14抗肿瘤活性较好,其对SMMC-7721细胞的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化合物浓度增高时,G0/G1期细胞减少,S期以及G2/M期细胞增加,凋亡峰SubG1峰增大;两个化合物均可增强caspase-3的表达,随着浓度的提高,caspase-3的表达趋势减弱,而剪切形式p17亚基表达量逐渐提高.因此,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5和CCM-14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化合物诱导caspase-3活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 2 2 77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MKN 4 5细胞和SMMC 772 1细胞的热功率 时间曲线 ,通过观测化疗药物卡铂对曲线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了该药物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所用的微量热测定的方法对于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150 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 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HepG2肝癌活性验证中,结果显示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两者在抗HepG2肝癌细胞株活性中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运用倒置显微镜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经过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或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HepG2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提示蓝翠雀花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显示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文殊兰中弱碱性生物碱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敏感细胞株,观察凋亡形态;MCF-7细胞株、SMMC7721细胞株、SGC7901细胞株、HepG-2细胞株,MTT溶液,DMSO,Hoechst33258等;利用MTT法检测文殊兰弱碱性生物碱对上述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文殊兰弱碱性生物碱对上述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给药72 h后测定IC50=9.374 323μg/mL;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出现凋亡小体,有凋亡现象发生.文殊兰弱碱性生物碱MCF-7细胞株、SMMC7721细胞株、SGC7901细胞株、HepG-2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外源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MSOD(Cu2C21N14H27C13)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离体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SMC-7721细胞株,接种入96孔板,24h后加入MSOD模型化合物,采用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实验,计算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的SOD模型化合物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过表达RTN4-C基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并且促进其发生凋亡.为了进一步了解RTN4-C促进凋亡的机制,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从小鼠7d胚胎文库中筛选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最终筛选到其同源家族成员RTN3.进一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及构建的荧光载体表明,RTN4-C和RTN3蛋白在HEK293和Hela细胞中发生共分布.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TN4-C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异硫氰酸异丁酯(isobutyl iso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MT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出IC50值为3.5 μg·mL-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0.437 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发现0.875 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抑制细胞迁移;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的靶蛋白可能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且HepG2细胞中MIF表达量高于低敏感株.免疫印迹实验也进一步发现化合物不仅能够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下调p5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可能通过靶向HepG2细胞中的MIF蛋白,影响MIF与其受体CD74相互作用,从而下调p53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诱导细胞凋亡,对肝癌具有特异性的抑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