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水分胁迫下杂交稻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明显积累,腊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增加,脯氨酸积累速度同MDA的增生速度相关联。以外源脯氨酸对杂交稻幼苗进行预处理后胁迫,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能提高脯氨酸在稻苗体内的积累速度,能明显降低水份胁迫下杂交稻幼苗体内MDA含量增生水平,对膜脂过氧化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大白菜品种"绿星65号"种子为试材,通过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绿星65号"种子进行处理,并观察其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绿星65号"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持续增加;伴随水分胁迫条件加重,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通过氯化钙溶液处理能够相对提高水分胁迫条件下大白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幼苗抗旱性,且0.15%的氯化钙溶液处理"绿星65号"种子对于缓解水分胁迫效果最明显,提高了幼苗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氯化镧对玉米幼苗渗透胁迫的减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镧能减缓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渗透势的降低,增加脯氨酸的含量,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在叶片中的积累减少,并且抗旱品种和不抗旱品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几种抗旱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旱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测定了黑麦草幼苗(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三种抗旱指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二者的含量也增加,能明显提高黑麦草幼苗的抗旱性;从MDA含量来看,黑麦草幼苗能较长时间的忍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下榆科3种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榆科树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比较其抗旱性,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青檀、朴树、榔榆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榆科3种幼苗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剧,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透性增大,膜伤害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表现出“增加→下降→再增加”的变化过程,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树种不同而异。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个树种幼苗抗旱能力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榔榆幼苗的综合抗旱能力最强,青檀次之,朴树较差。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10%、15%、20%、25%)PEG-6000对绿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胁迫水平下,绿豆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研究表明:在10%PEG胁迫时叶绿素含量较对照上升,脯氨酸、丙二醛、蛋白质小幅度下降;在15%、20%、25%时,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表现出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渗透调节物质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由此说明,绿豆在水分胁迫下主要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提高其抗旱能力的。  相似文献   

7.
以4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早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定量测定SOD活性,探讨SOD活性的变化与水、旱稻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幼苗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旱稻品种幼苗的SOD上升幅度高于抗旱性较弱的水稻品种;经缺水处理的幼苗复水后,旱稻品种SOD活性下降幅度高于水稻品种。可以认为,SOD活性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能够反映品种间抗旱能力的差异;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各品种幼苗SOD活性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可做为判定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假单胞菌HN1202在干旱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应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渗透胁迫,研究小麦种子的萌发状况;通过不同水分管理,研究干旱胁迫下无土栽培的小麦幼苗形态、渗透调节、保护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作用的生理变化.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接种HN1202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分别高于阴性对照组3.9%、8%,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3%、21.9%.小麦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13.4%;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0%、12.6%、41.6%;CAT、SOD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5.9%、14.0%; MDA比对照组降低12.8%.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加剧了小麦的氧化胁迫,接种HN1202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渗透势,增强小麦幼苗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提高小麦幼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在水分和盐胁迫条件下,作物体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不同品种的小麦幼苗及谷子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的增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游离脯氨酸含量成十倍或几十倍地增加。不同品种的小麦及谷子幼苗,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速率不同。浇水解除干旱后,小麦及谷子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培养生长六天的小麦、玉米幼苗,脯氨酸的积累量均较双蒸水培养的多,但随着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高,脯氨酸的积累量也增加,这表明小麦、玉米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与溶液的盐浓度有密切关系。解除盐胁迫后(盐溶液换成重蒸水培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在盐胁迫下,地上部分脯氨酸积累最大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10%的聚乙二醇6000对小麦幼苗根部进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NO处理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mM SNP能显著降低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但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干重.表明外源0.05 mM SNP处理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式的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幼苗在PEG模拟的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慢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初期叶片RWC下降幅度很少,质膜相对透性、脂质过氧化水平均略低于对照,SOD活性增加较多,抗旱性弱的品种其RWC下降幅度较大,质膜相对透性,脂质过氧化水平均高于对照,SOD活性增加较少,且抗旱性强的品种SOD对水分亏缺敏感,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伴随叶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渗透胁迫(-10bar)条件下,秦选1号游离脯氨酸在幼苗体内的净积累在32小时为对照的8.4倍,冀粳7号为6倍。32小时后,秦选1号和冀粳7号的脯氨酸净积累迅速降低。京系6号游离脯氨酸净积累缓慢。受渗透胁迫48小时,净积累量仅为对照的4.1倍,且末见下降。受渗透胁迫后,三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都上升。秦选1号和冀粳7号分别在12小时和24小时达到高峰。以后即开始下降。48小时后接近正常水平。京系6号受渗透胁迫后,电导率增加较慢,48小时后继续上升。结果似乎表明游离脯氨酸积累与膜透性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麦幼苗呼吸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紫花苜蓿新品系MS-LM01的抗旱性,采用盆栽断水法模拟土壤干旱胁迫,设置三个水分梯度,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响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各品种的株高、根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其他4个品种相比,MS-LM01在轻度干旱(LS)和重度干旱(SS)处理下株高、生物量、根粗、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较小.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陇东MS-LM01甘农3号金皇后中苜1号.表明新品系MS-LM01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以及优良的农艺性状,这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择以及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良好供水条件下,抗旱性弱的品种丰_8比抗旱性强的品种F_(122)的千粒重的数值高。在受到轻度水分胁迫下,丰_8千粒重下降的数值较F_(122)多,2个品种籽粒发育期均缩短,籽粒宽及厚度下降,但长度无明显变化;在籽粒发育过程中,F_(122)籽粒中脱落酸(ABA)水平比对照提前上升,并比对照提前7d达到最高水平;丰_8籽粒中ABA上升较慢,其高峰仅比对照提前1d出现。认为干旱条件下,F_(122)能获得相对较高千粒重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籽粒发育过程中ABA高峰的提早出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溪洛渡拱坝蓄水初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谷幅收缩现象,且量值远超同类工程,有必要开展谷幅收缩变形对拱坝变形及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针对坝体已经历的三次完整蓄水-消落过程,对各条测线谷幅变形进行函数拟合,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个蓄水-消落周期下,正常蓄水、死水位工况下坝体变位和坝体应力,对比分析了考虑谷幅收缩变形对大坝位移、应力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蓄水工况下,在变形方面,一定幅度的谷幅变形引起坝体向上游变形趋势,可以部分抵消水沙压力造成的坝体向下游变形作用,使大坝变形减小;在应力方面,一定幅度的谷幅收缩会大大降低上游坝面坝踵拉应力和下游面坝体压应力,改善大坝受力状态。死水位时,随着谷幅收缩的加大,上游面主压应力持续增加,下游坝面主压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并在下游面将产生一定拉应力。研究表明,当前谷幅变形作用下,大坝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在预测极限谷幅状态下(VDL04测线谷幅收缩70.04 mm),溪洛渡高拱坝应力应变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7.
The phytohormone abscisic acid (ABA)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to various stress conditions. The cellular ABA level is constantly adjusted to respond to changing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date, the mechanisms for fine-tuning ABA levels remain elusive. Here, we report that BGLU10, a member of a multigene family of β-glucosidases, contributes to drough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The T-DNA insertion mutant bglu10 exhibited a droughtsensitive phenoty...  相似文献   

18.
用4种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甘露糖醇、二苯胺和没食子酸丙酯及前二者与后二者的混合液喷洒停止浇水36h后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幼苗,然后继续干旱处理.24h后测定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及膜透性.结果表明,除二苯胺外,其它自由基清除剂或其混合液都能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膜透性,混合液比单一自由基清除剂效果更好,在抗旱性较差的甘麦8号上效果更明显.从而间接证明,干旱伤害包含着一个自由基伤害过程.  相似文献   

19.
欧洲山杨bHLH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欧洲山杨中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分类和进化,分析其在干旱胁迫应激中可能行使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解析欧洲山杨bHLH转录因子,并对干旱胁迫下的欧洲山杨根部转录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欧洲山杨的基因组中有167个bHLH转录因子家族蛋白.通过与拟南芥bHLH蛋白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15个亚家族,并推测出39个PtbHLH的功能,这些功能表明bHLH转录因子家族涉及到欧洲山杨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理过程.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显示,同一亚家族中几乎所有的PtbHLH都有相似的外显子/内含子排布和蛋白质motif结构.此外,利用RNA-seq数据分析干旱胁迫处理下PtbHLH基因的表达情况,筛选出4个潜在的bHLH抗旱蛋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