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购置税优惠政策不适用于供给约束时期,现有研究极少基于一般均衡角度做出解释并提出替代政策,通过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技术要素、投资补贴变量、中间投入要素以及进出口函数,利用中国2012年实际经济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形势下购置税优惠、自主品牌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的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各类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实施的时机,也取决于相关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程度.在供给约束时期,购置税优惠政策因要素转移而阻碍关联度较低部门的发展并扩大贫富差距,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则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其中最优投资补贴在5%左右,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下降.不过,在需求不足时期,后者会因本币升值与净出口下降而产生类似负面影响.因此,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需求不足时期,在供给约束时期则可由5%研发补贴政策予以替代,以便从供给侧增加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规避上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的市场化发展,提出建立面向下游消费者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以接力补贴政策的退坡。以消费者年均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碳交易机制下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选择模型,并计算分析碳交易市场均衡碳价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以现实世界中的典型车型作为案例,对模型进行数值验证与情景分析,进而得出相关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碳价与均衡碳价的关系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市场碳价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碳排放成本方面优势逐渐显现,理性的消费者将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与电能碳排放因子,可导致均衡碳价下降,进而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占比;通过合理调控初始碳配额与市场碳价可增加社会平均福利。因此,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引入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可有效驱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选择行为的转变,促进道路交通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重要方式.目前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侧,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调整补贴政策,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本文考虑将国家财政补贴调整为向企业提供,并设计产业内补贴,两种补贴同时实施。研究结果发现,将补贴调整为向生产企业提供,也能起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两种补贴同时采用,一方面可以激励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新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投入,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行业内补贴会逐渐消失,具有良好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了多类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揭示了传统汽车主导、两类新能源汽车共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学习率的高低、政府的补贴力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前不应撤销补贴;另外,社会网络因素对纯电动汽车的扩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面临着由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和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短期经济复苏和长期绿色发展之间的权衡取舍使得刺激政策需要在多目标下设计.本文构建了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新冠疫情从发生到造成经济影响再到政府干预的过程.结果显示:1)三种经济刺激政策的短期经济复苏效果均十分显著.在绿色经济刺激政策下,2020年第二、三、四季度GDP增长3.3%、5.3%和6%.2)绿色经济刺激政策减少了经济波动,起到了自动稳定器效果,利于经济平稳的复苏.3)从长期来看,绿色经济刺激政策有利于未来经济的绿色转型,避免高碳锁定效应,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优选路径.我们估算出当前每增加1元的绿色投资可以减少未来1.5~2.6元的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在产销量获得突破之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成了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依靠新建短期内无法解决,着力提升汽车续航能力成为现实的可行选择.从产业链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消费者续航能力需求,通过构建产业链一体化决策和独立决策模型,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生产商和汽车生产商的最优决策与协调问题,分别得出了两种决策下的最优策略组合,并分析了消费者续航能力需求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和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价格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续航能力需求,还与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链决策方式有关,产业链一体化决策比独立决策更有效.为更好的实现一体化决策,引入了产业链内补贴机制实现了产业链协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燃油汽车燃料消耗量的降低,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变背景下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工信部等五部委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双积分政策。考虑这一供给侧的政策驱动,结合需求侧的消费者行为偏好因素的拉动作用,针对一家同时生产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制造企业,研究供需两侧驱动下汽车制造企业的最优决策、环境影响及消费者剩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策性因素、需求侧因素变动对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NEV积分比例要求越高,越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同样,只有积分价格高于某一阈值,新能源汽车才更有竞争优势;(2)为保证汽车产业的平稳过渡,不严重伤害汽车制造商收益,需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调整积分政策;(3)需求侧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因续航里程及充电桩覆盖率有关的焦虑容忍因子、燃油汽车限号限行导致的抑制刺激对新能源汽车扩散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采用最小生成树法和阈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疫情爆发前、中国国内疫情爆发和全球疫情蔓延3个时期的全球重要股指的关联网络.通过比较3个阶段的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和节点重要性,发现疫情使得全球股市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增强;全球股票关联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性,节点的介数服从幂律分布;网络...  相似文献   

9.
设计知识创新与扩散的影响机制,将知识增长绩效的影响因素纳入动态过程,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过程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技术对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实证仿真,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增长绩效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知识动态增长的模拟过程中,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知识动态增长的突变点,知识扩散与创新的累积效应受知识扩散条件的约束.对于知识增长绩效,无标度网络相比实际网络更具优势.最优知识增长绩效要求网络中的企业具有适度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而企业之间的交流频率,转移意愿,准则相似度和网络知识溢出效率越高,知识增长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0.
以旧燃油车换新燃油车(TONF)是汽车行业常见的以旧换新服务.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一些汽车品牌商又推出了以旧燃油车换新能源车(TONE)服务.然而,TONF和TONE的并存可能加剧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竞争.因此,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应在不同的以旧换新策略中做出权衡,并制定出相应的最优定价.基于此,本文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存在里程焦虑的情境下,构建了一个由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联合开展以旧换新的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了经销商仅提供TONF,仅提供TONE和两者均提供的阈值条件,以及相应以旧换新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以旧换新策略选择不仅与新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单位生产成本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制造商提供的回购补贴大小.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也将对经销商以旧换新策略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当单位生产成本居中时,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大小在经销商以旧换新策略的选择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典型再制造——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为例, 从促进资源再利用视角出发, 针对碳税、补贴等不同政府政策情景, 建立了不同政策约束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再制造技术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 剖析了环境政策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力度和影响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为引导和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选择低碳再制造技术, 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外部政府引导政策的制定. 其中, 碳税约束和补贴激励的政策组合, 能较好引导企业选择低碳再制造技术, 提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碳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面临的市场还极不成熟, 政府还需要加强市场消费者认可度培育和回收市场的规范, 以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中国家庭流动性约束的成因,对总需求的抑制,以及对新冠疫情影响的放大等问题.综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0-2018年的数据和疫情期间的网络调研数据,本文分析了收入降低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房地产火爆导致的“房奴效应”对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及其对总需求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地,本文还探讨了疫情之下流动性约束对总需求负面冲击的放大效果.研究发现,疫情前中国家庭面临的流动性情况已经在逐渐恶化,受到流动性约束家庭的比例由2010年的24.37%上升至2018年的35.31%.对于中等收入阶层而言,同“收入效应”相比,“房奴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是使家庭可能陷入流动性约束中的主要原因.同时,流动性约束会显著影响消费,与未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家庭相比,受到流动性约束家庭的消费降低6.9%左右.针对流动性约束对疫情影响的放大作用,我们发现,相对于有房无贷的家庭,有房有贷的家庭以及无房的家庭在疫情期间消费下降更多,储蓄降低更多,更可能陷入流动性约束,且对2020年下半年的消费更加保守.本文的分析不但为中国消费低迷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为需求侧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是现代服务业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快递业产生不少影响,但如何影响、影响多大,防控政策及不同区域的影响有何差异是需要回答的问题.基于全国31个省市月度快递业规模和申诉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疫情防控阶段和疫情受灾程度对快递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疫情不仅没有影响快递产业的增长,反而短期内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也减少了延误、投递服务等申诉项目;2)严格的封锁措施对快递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疫情对快递规模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阶段(1月-2月)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研究结论对于快递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升应急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市场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碳减排政策交叉使用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运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方法,构建了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需求不确定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分析了网络各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通过典型情景分别讨论了碳限额、碳补贴对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碳补贴可实现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但它对消费者不利.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高、低碳补贴区间的确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化石能源不断减少和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汽车类型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值得分析.本文首先引入反映生物种群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及天然气汽车三种车型未来40年的保有量变化趋势;结合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燃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三种车型的保有量等相关数据,定量分析未来汽车类型变化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未来传统汽车和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变化,电动汽车保有量呈"S"趋势持续增长;未来汽车的总能耗及碳排放量均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的暴发凸显了应急医疗物资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应急医疗物资受到生产周期、原料供应以及病毒变异和管控措施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防疫物资供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本文以疫情内外部随机因素的背景为研究视角,研究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物资持续性供给的现实问题,构建突发公共事件政企协同防控随机微分博弈模型,以无政府成本补贴的分散式决策、有政府补贴的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刻画政府与企业不同的防控策略,讨论了政企达成合作的条件,进一步通过防疫物资供给量的期望值和方差的大小来辨识模型中随机因素干扰的影响.求得三种情形下各自的均衡策略、防疫物资供给量以及系统均衡收益随时间变化的最优轨迹.结果表明,当且仅当收益分配系数处于一定阈值范围内,政企达成集中合作,实现了Pareto最优;政府补贴对企业进行引导是有效的,提高了企业防控努力以及双方收益,缓解了无政府补贴决策的双重边际效应;在集中决策下,防疫物资供给量的期望值和方差均最高,即较高的收益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当随机干扰强度增大时,系统收益波动幅度越剧烈,因此,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主体而言,会产生偏好不同的合作模式,即风险偏好的企业选择合作...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动力源. 本文从非线性动力学入手, 将新能源纳入节能减排演化系统, 分析了新能源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借助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分岔图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得到了新能源约束下的节能减排吸引子. 借助神经网络, 得到了满足中国情况实际系统的参数. 对实际系统进行实 证分析, 得到一些与实际符合的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 依靠新能源自身发展或单纯加大对新能源的经济投入, 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能源强度. 当经济投入过大时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作用, 甚至给经济带来致命的影响. 加大包 括新能源在内的节能减排等的综合投入, 可以很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当综合投入加大时, 开始对经济的阻碍也大, 但是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当新能源发展成熟时, 这种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大. 利用数值仿真来展示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各国政府作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以新能源车为研究对象,对N-W模型和历史友好模型加以拓展,从产品性能、销售价格和消费支出3个维度表征新旧技术范式,构建包含企业决策、消费者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市场选择机制,基于系统模拟方法仿真了新技术冲击下的汽车产业演化过程,考察了公共政策对新能源车企业的扶持效应,结果发现:当传统汽车率先进入市场时,凭借产品性能和销售价格优势成为市场主导,只有少部分新能源车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但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都十分有限;消费补贴有利于降低新能源车的价格门槛,在短期内起到刺激新能源车购买的功能,政策效应较为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则通过提高消费者后续使用的满意程度扩大需求规模,虽然作用效果相对迟缓,但从根本上增强了新能源车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成为研究热点。基于1985~2011年的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格兰杰检验探索了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研究变量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协整关系。另外,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能源结构和政府干预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且,研究结果揭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实施能源保护政策,实施新能源的技术攻关亟待推进。面临我国的能源消耗现状,虽然经济发展最终带来能源强度的减小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还必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能源消耗的效率。新能源行业的技术突破以及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成为新能源得以被广泛使用的关键。同时,政府则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并保证适度的宏观调控,找到对经济发展干预与调控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单区域能源-环境-经济内生技术模型研究了气候政策背景下CCS技术的成本演化,技术发展潜力以及减排贡献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经验学习是影响CCS技术成本变化最为关键的因素,与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相比,CCS技术不具有长期的成本优势,燃料成本的上升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因.另外,尽管CO_2的资源化利用收益能在一定程度上冲抵部分使用成本,但这种冲抵效果也只有在燃料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凸显;CO_2资源化利用对CCS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受到资源化利用的CO_2量的显著影响,补贴政策的引入能够促使CO_2资源化利用对CCS技术发展的激励作用更早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