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亚妮 《科技信息》2007,(31):14-15
近年来,VI中的视觉元素符号以雕塑,景观小品,植物造景等各种实现方式出现在环境构建中。企业、机构、设计部门越来越深刻地发现VI在户外的表现也有至关重要的宣传力和影响力。这些包蕴VI内涵的景观元素比起平面化图形来说更加直观,更易于受众接受,也更良好的达到了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珊珊 《科技资讯》2011,(18):69-69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体现其文化内涵,也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绿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植物配置是满足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和安全,使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丰富了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为居民创造出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环境优雅的人居乐园。  相似文献   

3.
道路整治从产业提升、改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三方面着眼,充分体现21世纪的现代元素,通过工程、景观、附属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整合提升道路沿线景观整体环境和区域发展,创造特色景观道路。  相似文献   

4.
植物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靖苹  郭晖 《科技信息》2009,(19):352-352,364
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规划的拓展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再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是仅仅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而是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层次阶段。所以,植物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即景观作用和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5.
沟域经济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是对山区景观破坏的恐慌,对欧式别墅、小洋楼之风的担忧,对景观盲目复制的反对,也是对景观设计师的自我反省.因为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是我国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同时山区也是全国,尤其是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在全球化与城镇一体化总体趋势之下,符合山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沟域经济以燎原之势快速蔓延,而沟域经济中植物景观的特色营造是对沟域植物景观本土性、生态性和独特性的表达,有助于保持山区景观的生命力,提高景观质量.本文通过对林傲山庄项目植物景观的营造来挖掘沟域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及其独特性,概括出沟域植物景观中的营造原则,以及配置类型等.得出结论,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植物景观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发布在2020年排名前3的最受欢迎在线旅游APP及新浪微博上且内容涉及10个重庆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14 275张游客照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分析法及图片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 11和Ucinet 6,通过统计游客照片中景观元素类别出现频次及景观元素出现频次,解读出游客偏好拍摄的景观元素类别为旅游支持系统类、自然风光类、动植物类和建筑类,其中与酒店民宿相关的景观元素和与植物相关的景观元素最受欢迎,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拍摄重点.通过构建节点共现网络,解读出乡村景观中游客最偏好拍摄具备能提供旅游支持条件且植物丰富特征的景观、现代风格的酒店民宿建筑、传统风格的景区设施建筑、造型奇特的景区设施建筑,以及与植物组合出现的设施设备和装饰小品等.根据研究结果展现出的乡村旅游游客关注重点,对乡村精准把握旅游建设要点提出了建议,为确定特色资源保护利用方向和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符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学的一类分支,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环境艺术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与符号元素紧密相连,其设计是基于符号元素而产生,因此符号与环境艺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景观偏好是研究人与被选择感知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与景观元素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研究城市公园的健康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于城市公园的健康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游客自身需求出发,构建城市公园景观元素、景观偏好与景观健康效益评价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探讨基于景观偏好的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机制,为城市公园景观健康功能提升和优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运用位置大数据手段、问卷调查法、质性扎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探索疫情影响下基于景观偏好的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机制。【结果】①与疫情前相比,疫情期间研究区景观环境中构筑物与设施类景观元素偏好增加4.918%,空间与氛围类减少4.996%;相对而言,无论是否涉及疫情,在各类景观环境的选择中,自然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游客更加偏好于自然元素较多的景观环境;②在景观偏好的反映特性中,修正后易读性(0.45)和神秘性(0.59)能够有效反映景观偏好,其中神秘性的影响系数最大;③消除疲劳(0.70)、集中注意力(0.67)、恢复活力(0.62)、稳定情绪(0.56)都能够有效反映景观环境的健康效益,其中消除疲劳的影响系数最大;④景观偏好对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可以通过景观元素产生间接影响。【结论】通过质性分析,结合景观元素、景观偏好以及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以为提升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提供一定的方向,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开发保护和改造,提高公园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友高速公路二标段(吴圩至渠旧段)景观绿化设计,围绕创造"生态"环境、协调公路其它标段景观绿化的目标,坚持环境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突出"精品、样板、生态"的主题.在结合自然、文化、建筑,推行生态景观营造与现代景观绿化理念等指导思想下,运用绿色公路景观长廊,健全、人性的公路服务网以及绿色景观元素相结合的布局手法,造就一个具有浓厚壮乡文化内涵并有机融入周围环境的生态公路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对小气候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环境的恶劣化发展趋势与公众健康舒适空间活动需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是风景园林的重要使命。本文在梳理及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景观中的植物、水体、铺装为例,通过总结植物、水体、铺装及其小气候作用的相关概念与成果,以系统论的视角,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定性分析植物、水体、铺装三元素对小气候参数的协同作用机制,提出和探讨景观元素的小气候协同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校园绿化是校园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黔西南民族师专新校区的绿化应该从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突出绿化主题、加强文化内涵、注意季相变化等方面选择绿化花木,在绿化设计时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并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的绿化效果。从植物选配,水系利用和区域内文化底蕴等因素出发,处理好建筑、环境、功能等一系列整体效果,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杭州湾北部滨海地区进行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以金山鹦鹉洲湿地为样例,通过分析杭州湾北岸区域滨海湿地的特点,用列表的方式归纳了样地区域的植物景观营造模式,并对其中主要应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做出了相应的总结.结果表明,植物的生态特性对于湿地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柽柳、紫穗槐、合欢等植物可以在盐碱滩生长;湿地松、水杉等植物耐水湿,适合在滨水区域种植;以及一些园林设计中常用的观花类、观果类植物,例如合欢、木槿、南天竹、红豆杉等,可以为景观增加层次感.以上结果说明,只有在充分研究区域特点,了解植物的具体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再结合滨水植物的特性,才能设计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人工滨海湿地植物景观群落.  相似文献   

13.
副言语语境与语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言语语境主要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常识、相互知识等元素,这些元素同言语语境元素一样对语篇有一定制约作用。因此,解读语篇不仅要解析语篇的内部环境,还要诉诸语篇发生时的情景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南友高速公路二标段(吴圩至渠旧段)景观绿化设计,围绕创造“生态”环境、协调公路其它标段景观绿化的目标,坚持环境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突出“精品、样板、生态”的主题.在结合自然、文化、建筑.推行生态景观营造与现代景观绿化理念等指导思想下,运用绿色公路景观长廊,健全、人性的公路服务网以及绿色景观元素相结合的布局手法.造就一个具有浓厚壮乡文化内涵并有机融入周围环境的生态公路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15.
色彩在景观环境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环境艺术的重要视觉元素,景观环境通过色彩来传达信息与情感.本文从色彩的角度入手,重点论述配色美学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即在城规、园林、建筑以及公共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并结合临汾应用典例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论述色彩在不同区域、不同场所文化中的运用与表达,以及受绘画艺术的启迪所呈现出来的新的景观环境设计思潮.在总结以上论述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创造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副言语语境主要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常识、相互知识等元素,这些元素同言语语境元素一样对语篇有一定制约作用。因此,解读语篇不仅要解析语篇的内部环境,还要诉诸语篇发生时的情景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校园景观与植物配置已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一所高校环境特点的缩影。以烟台南山学院20周年校庆之际绿地现状与环境特点为背景,对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通过校园绿地现状分析、校园绿地景观优化原则和植物配置优化三个方面,浅论校园景观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8.
"八景"文化景观体现了地方的风景名胜,对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具价值,尤其是在景观的构景和命名方式上.以生物类"八景"景观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得知植物类"八景"景观资源在构景上,主要与地文类景观、建筑类景观结合成景,两者占到植物与其他景观成景的57. 04%;地文类中,植物与"山、峰、岭"的成景占到了地文类总数68. 36%;建筑类中,植物与"寺"结合成景最多.动物类"八景"景观资源在构景上,主要与水文类景观、地文类景观组合构景,其中与水文类成景最多的景观元素是"鱼",占比67. 21%;与地文类成景最多的是"雁".生物类景观在具体的组合形式上以"Y-X-植物/动物"为主;在用词结构上,植物类景观以偏正结构为主,动物类景观以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9.
早在古希腊时期,植物已作为室内陈设艺术的元素之一融入人类的居住环境中。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急剧扩张和人口密度的高速增长,室内植物景观的微状化发展趋势日益突出,其中尤以苔藓微景观这种充满创意的布景方式最受大众的青睐。苔藓微景观结合美学的构图原则,以极其丰富的构思和自然雅致的外观,满足了人们对室内陈设艺术的新颖、自然、时尚等的精神追求。本文在对苔藓微景观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其设计程序和制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尝试苔藓微景观作品的创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完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选取校园内4个典型功能区域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区域内的植物景观进行拍照并记录,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发现植物配置方式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如下合理化建议:增加植物种类、引入不同叶色的植物、加大垂直绿化藤本植物的引进、有针对性地种植可吸收有害物质的树种等.从而为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