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收费道路与公共交通并行的竞争交通系统,在异质用户的出行时间价值服从均匀分布的假设下,结合公共交通的边际成本定价和平均成本定价策略,建立了均衡交通模型,分析了出行者的出行行为.研究发现,随着出行者时间价值之间的差异增大,无论收费收入上交财政还是补贴公交,自驾车人数在不同定价策略下差距减小.进一步,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准则,考察了道路拥挤收费收入再分配原则所导致的系统总出行成本的变化情况,对四种公交定价和道路收费收入再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道路收费收入直接补贴给公交出行者时,比较系统的总出行成本,平均成本定价策略优于边际成本定价.从公平角度分析,当出行用户的时间价值差异不是很大时,无论公交采取边际还是平均成本定价策略,收费收入全部用于补贴公交用户会使得公平性提高.最后,算例结果验证了当固定成本足够大时,受补贴的公交平均成本定价策略是一种较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公交是城市老年人主要的出行方式.为研究老年人公交出行行为选择,引导老年人错峰和合理出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基于长沙市公交IC(Intergrated circuit)卡刷卡数据,分析了老年出行者高峰出行和无谓出行的状况.采用MNP(Multinominal Probit)模型和MNL(Multinominal Logi...  相似文献   

3.
如何快速消除公交枢纽瓶颈的制约,是居民通勤的老大难问题.本文结合瓶颈模型与基于活动的方法来研究公交枢纽晚高峰居民通勤行为,以解决通勤者在其活动和出行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以瓶颈模型为基础,考虑公交内部拥挤,将出行行为与活动相关联.通过引入公交内部拥挤成本,根据不同的效用函数选择出发时间,建立了动态出行均衡模型.并由此得出均衡条件下的相关性质,来解释晚高峰通勤者在瓶颈入口前排队的交通现象.研究发现,与传统瓶颈模型相比,基于活动瓶颈模型乘客动态更加丰富,出发时间选择更为复杂.算例结果表明,通勤者对公交车内部拥挤的敏感度越高,越会尽量地避开高峰出行.为了使净效用更大,通勤者会选择在工作地滞留较长时间,晚高峰时段推迟.  相似文献   

4.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由于公交运营的专业性及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对公交企业进行管制以及对公交出行者进行补贴是保障公交行业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的重要手段.本论文拟探讨政府该如何结合企业管制与用户补贴两种手段对垄断型的公共交通市场进行合理干预,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论文提出了面向公交乘客福利的公交管制与补贴的优化模型,并在分析模型性质的情况下对模型结构进行化简,最后给出关于票价、发车间隔及车载能力的解析关系.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均显示在补贴资金的社会成本低于临界值时,为公交出行者提供补贴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城市"城外居住、城内上班"这种生活-工作模式的普及,居民出行距离延长引起公交半径的增加,换乘就不可避免。针对这一现实需求与公交网络的特性,提出了符合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广义公交路径定义,重点分析了乘客出行行为符合马氏决策过程的"无后效性",详细给出了出行过程中涉及的状态-行动空间及状态转移概率,建立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非平衡公交客流分配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最后,以成都市部分公交网络的实际运营数据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实例验证,并根据配流结果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多起始单终点的交通网络上,本文研究当终点处停车空间不足时,如何通过在路段瓶颈处实施拥挤收费实现系统最优.首先,根据小汽车和公交的出行成本函数,运用凸规划算法求解系统最优条件下网络中各OD最优的小汽车和公交出行量.其次,根据系统最优时的小汽车出行量,计算出为了消除交通瓶颈处车辆排队而实施的动态拥挤收费.再次,根据小汽车和公交车出行成本的均衡条件,计算出各OD对每辆小汽车出行者应缴纳的停车拥挤附加费(或应获取的补贴),收取该费用(或发放补贴)的目的是调节小汽车和公交的出行量使它们在双模式均衡(小汽车与公交车出行模式均衡)条件下分别达到系统最优水平.最后,算例分析了两组OD对的情况,计算出两种泊位供应量下各OD对小汽车最优出行量与小汽车出行的停车拥挤附加费或补贴,并且给出了动态拥挤收费与道路收费的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7.
双寡头零售市场绿色营销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Hotelling模型研究绿色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最佳营销策略,分析了两零售商之间的绿色营销策略博弈关系.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绿色效用的偏好程度以及政府对零售商补贴等因素,直接影响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和收益,进而影响其营销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补贴调控机制是实现零售市场绿色管理的方法之一,但补贴只有达到一定量时,政府的调控机制才会发挥作用.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绿色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实现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餐饮服务企业开始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模式.本文研究了全渠道服务运营中的不同信息披露策略对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建立比较线上渠道队长信息可见和不可见两种情形下的排队系统模型,本文分析了信息披露对系统均衡顾客数、顾客个人效用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线上线下渠道等待成本差距不大时,商家披露信息能提高系统均衡顾客数;当商家披露队长信息时,顾客的个人效用反而有可能受损;商家披露信息能提升社会福利.最后,本文完整刻画出了信息披露后系统顾客数和社会福利同时提高的具体条件,给企业更好的施行全渠道服务运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国际经营模式变迁的博弈模型与演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Hotelling模型和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际经营模式的战略选择方程,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制探讨在无政府补贴干预和有政府补贴干预下企业之间博弈的变迁机理.研究发现:当国际经营机会成本较小时,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市场会自发达到所有企业选择国际经营模式的均衡状态;当机会成本较大时,政府必须支付企业足够的补贴以增加企业国际经营利润,鼓励企业选择国际经营模式,以期为"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早高峰通勤期间,家庭出行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错峰调控策略制定的难度.本文以家庭用户为研究对象,引入错峰间隔变量和拼车系数,以家庭出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家庭出行成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单瓶颈网络构建了考虑家庭出行模式和错峰调控策略的双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当拼车系数较小时,错峰调控策略无法通过改变家庭出行方式而降低家庭出行成本,不能降低系统总费用;但当拼车系数较大时,系统总费用降低比率随拼车系数增加而提高,合理设置错峰间隔可有效改变家庭出行方式,显著降低家庭用户出行成本.最后,给出不同情景下最优错峰调控策略的阈值,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辅助早高峰交通拥挤缓解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居民用水弹性的分析,讨论了居民、排水公司和自来水公司间利益关系,指出了城市排水服务市场化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效用模型研究了最低水消费的补贴方案对居民用水和排水公司定价博弈的影响,分析了政府补贴的优缺点和排水公司最优定价模型,最后指出提高服务价格使排水公司企业化运行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机制设计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设计了团体贷款防合谋契约, 研究了政府补贴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对团体贷款防合谋契约的影响. 研究表明: 小额信贷机构为规避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设计团体贷款防合谋契约, 基于该契约, 高效率团队中的农户可获得一定信息租金, 而其它借款团队中的农户仅获得保留效用; 当小额信贷机构在部分村庄的期望收益小于0时, 政府应补贴小额信贷机构以激励其提供团体贷款契约, 补贴额至少需使其获得正的期望收益; 政府为防止农户策略性违约需给予农户财政补贴, 补贴额为还款额超过项目成功收益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系统有多种出行模式,可为不同类型的通勤者提供出行服务.本文针对瓶颈道路和地铁线路并行的双模式交通系统,首先建立含两组异质通勤者的驾驶小汽车与乘坐地铁的出行模式选择均衡模型.模型中,地铁出行模式考虑边际成本票价和车厢内体触拥挤的影响,驾驶小汽车出行模式引入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和固定收费的组合收费策略.其次构建双模式系统总社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总收费收入最大化模型,并推导最优的组合收费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式交通系统在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的出行方式分担与无收费均衡下的出行方式分担相同.在组合收费下,提高瓶颈道路固定收费会使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高的通勤者更倾向于驾驶小汽车出行,而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低的通勤者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并且,当组合收费中,固定收费部分增加时,此类通勤者的组合收费将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基于活动的拼车通勤模型,考虑通勤者可选择自驾、拼车司机和拼车乘客三种出行角色,即选择两种出行方式:自驾和拼车,研究早高峰通勤过程的动态用户均衡问题.在活动链中,假设通勤者在家和工作地都会产生效用.同时,将拼车障碍成本,其它货币成本和费用补偿成本引入通勤模型.高峰期内,通勤者可通过出发时间选择和出行模式选择,实现其出行效用的最大化.在用户均衡状态下,每类通勤者都不能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而使其出行效用变得更大.此外,本文从消除排队的角度出发,推导了系统最优下的动态收费用户均衡.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对本文的结论进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新城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公交乘客等车时间长,出行便利性差,公交满载率低,公交运营者投入成本难以回收等问题,提出了考虑预约乘客等待时间的需求响应公交运营模式.此模式根据票价随预约乘客的在站等待时间增加而减少的原则进行公交票价差别定价,基于客流量变化实时更新公交车发车时刻,以缩短乘客等车时长,提高公交满载率,从而提升乘客满意度,增加公交运营者收益.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解新模式下的发车时刻表和公交票价,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之后,通过宁波市梅山新区的实际公交线路和OD量等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现状下的公交发车时刻,公交票价,出行者等车时长,出行成本和公交运营者收益,验证了新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报童模型为基础,以最优化期望销售量为衡量标准,研究分析当补贴总额一定时对零售商可采用的采购补贴,销售补贴和价格补贴三种模式.研究表明,价格补贴和销售补贴的激励效果相同.同时,只有当需求的确定性部分占主导地位时,最优期望销售量随着补贴总额的增加而增长;当需求的随机部分占优势时,二者间的单调关系并不始终存在.线性需求假设结合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补贴模式的选择上存在门槛策略,当补贴总额较少时应选择采购补贴,而较为充足时则应采用销售补贴,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线公交在部分时段和局部线路上的拥挤,本文提出在部分时段增发短线公交的运行策略。考虑时变的出行需求,本文构建了带有均衡约束和机会约束的动态规划模型,通过近似和逆推解法对动态规划模型进行快速求解,以确定短线公交的动态发车方案。一方面,本文构建机会约束控制车内拥挤,从而帮助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这响应了出行者对公交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另一方面,分析了内生拥挤、客流在长短线之间的转移,使得本文的研究更贴合实际。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操作难度,本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动态策略的启发式特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策略和启发式策略均能通过增加适量的运营成本,有效地缓解长线公交在高峰时期的超载,同时显著减少乘客候车时间成本和车内拥挤;启发式策略能在乘客体验和运营成本之间进行合理权衡,并且在操作简易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模型,将技术创新策略分为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以及联合创新三种模式,重点分析了企业规模、技术复杂性、政府RD补贴策略对技术创新主体确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仿创新是中小企业的优先选择;企业在进行复杂性水平较高的技术开发时更倾向于选择联合创新;当政府采取成果产出补贴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联合创新或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政府有效监管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顺利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一个连续动态模型,讨论了跨期排污权交易条件下政府最优的环境监管策略,并对影响政府最优监管策略选择的因素展开进一步讨论。结论表明:企业选择不违法排放污染物时,政府应将监管水平设置在一个最低水平上,该监管水平受时间偏好率、排污税及补贴等因素影响,当时间偏好率较大时,政府最优监管水平应随时间呈先增加后不变趋势;当时间偏好率较小时,政府最优监管水平应随时间呈先减小后不变趋势;排污税及补贴水平越大,最优监管水平越高。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时,单纯依赖政府的监管并不能让企业守法排污,政府需选择一个合适的违法排污惩罚力度与监管相结合,并将跨期交易时长选在企业违法排污转折点处;此时,最优监管水平不仅受排污税和补贴水平的影响,还受违法排污惩罚力度和政府单位惩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型活动客流集散需求特征,研究了公共汽车交通配合轨道交通客流集散的调度决策问题,分别针对本线运行模式及跨线运行模式建立了独立调度模型和集中调度模型并设计算法.最后结合2010上海世博客运交通组织给出优化算例. 案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一定程度降低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轨道-公交”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