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9,4(2):47-47
苏联宇宙火箭上天,使疾勁的东风进一步压倒西风。这是人类放射到地球引力范围之外的宇宙空間的第一个火箭,它不仅为人类帶来大量的有关宇宙空間的宝貴资料,而且也为星际航行和开发月球以及其他行星打开了道路。最近,苏联科学家陆續在报刊上和在谈話中论述了与这些方面有关的問題。現在把他們的主要论点整理彙辑如下。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院院長湼斯米揚諾夫院士: 在1959年剛剛来臨的第二天,苏联科学家就以成功地發射飛向月球的巨型火箭,向即將召开的苏联第21次党代表大会献礼。全人类都在向你們欢呼。我代表中國科学家,向您和苏联科学家、工程师和全体苏联人民致以热烈的慶賀。世界第一个巨型宇宙火箭的發射成功,不僅將为人类带来过去所不可能知道的有关宇宙空間的許多宝貴材料,促進了实現星际航行的可能性;並使拥护世界和平、增進人类進步的崇高事業獲得了更進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9,4(19):642-642
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苏联宇宙火箭于9月14日莫斯科时間0时2分24秒到达月球表面。苏联多級宇宙火箭准确地沿着预定的計算軌道飞向月球。火箭的全都系統、机組和构件在飞行期間工作正常。火箭上所装的无綫电技术設备保証了从地面对火箭的飞行作可靠的跟踪。跟踪从火箭发射时开始直到装科学仪器的容器到达月球表面为止。地面上整套自动測量設备的顺利工作使得有可能不間断地监督飞行的实际軌道是否符合預定的数据,作出到达月球的可靠預报,并确定到达地区。由于根据記录下来的各种測量和观測資料对苏联第二个宇宙火箭运行的实际軌道作了分析,在目前就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球物理年苏联國家委員会主席巴尔金院士: 苏联向月球方向發射宇宙火箭成功,是苏联科学家的卓越成就,它又一次地証明了社会主义無比强大的威力。全世界進步人类都为之欢欣鼓舞。请接受我热忱的祝賀。苏联的三个人造地球衛星已經獲得了極其丰富的科学材料,苏联的宇宙火箭必將对科学作出更巨大的貢献。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9,4(21):715-715
1959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三个宇宙火箭。发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系列研究宇宙空間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得月球表面的照片。取得由于月球的运轉特点而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的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取得由于在地球上角度过小而不能进行精确研究的可見面的照片,是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为了詳細研究宇宙空間和取得月球的照片,苏联創造了一个自动行星际站,并用多級火箭把它发射到了环繞月球的軌道。根据准确的計算,自动行星际站在离月球几千公里的地方通过;同时由于月球的引力,改变了它的方向,使它飞上便于摄取月球背面的照片和便于向地球传送所取得的科学情报的运行軌道。发射第三个宇宙火箭和把自动行星际站送上預定的軌道,需要解决許許多多新的、非常复杂的科学和  相似文献   

6.
1959年1月2日莫斯科时間晚8点左右,苏联发射了一支强大的宇宙火箭。赤热的燃燒产物以每秒几公里的速度从发动机裝置的噴咀噴射出来,它們照亮了整个視野內复盖着白雪的大地和被烏云掩蔽的天空,明亮得就象白晝一样。在一大团濃厚的烟尘的发射地点,自地面騰空升起了水蒸气和雪尘。在发射宇宙火箭的魔术般的画景中,还伴随有功率能达到数百万匹馬力的发动机裝置发出的难以遏止的怒吼声。这一多級火箭加足了速度,具有充分把握地垂直发射了上去,随后又从容不迫地飞入了預定的軌道。在人类历史上,苏联宇宙火箭第一次达到并超过了第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9,4(9):307-307
1959年3月26日至28日苏联科学院举行了年会。科学家們討論了苏联科学院及其研究所的科学工作总結,討論了完成巨大的科学任务的道路。从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結束后的三年时間里,苏联科学院是急剧地成长起来了。苏联科学院的物貭技术基础进一步巩固了;科学机构网扩大起来了,在西伯利亚出現了新的科学中心,并在俄罗斯联邦各地区建立了很多研究所。三年来新建了48个研究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60,5(10):289-289
5月15日塔斯社公报: 最近几年內,苏联不断地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驗設計工作,以准备人飞往宇宙空間。苏联在建造重量和体积都很大的地球人造卫星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能够把几吨重的卫星带到預定的軌道上去的强大运載火箭的試驗成功,使得有可能去建造和开始試驗在宇宙空間长时間飞行用的載人宇宙飞船。 1960年5月15日,苏联按地球卫星軌道发射了一个宇宙飞船。据已經得到的材料,这个卫星式飞船已根据  相似文献   

9.
吳傳鈞 《科学通报》1956,1(12):71-71
今年七、八月間,笔者曾参加中苏合作黑龙江綜合考察工作,得有机会訪問苏联远东地区海蘭泡、列宁斯克、伯力、海参崴等地,并参观了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茲据所見所聞对該分院情况簡要报导如次,以供我国科学工作的参考。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是以前任院長、已故地植物学家В.Л.柯瑪洛夫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該院創立于1932年,迄今已有25年历史。现任院長是化学博士B.T.白柯夫。近10年来,积極調配力量,扩大組織,發展很快。1945年时分院內部仅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1):28-28
1959年元旦刚过,1月2日苏联成功地發射了人类第十顆飛向月球方向的巨型宇宙火箭,它已按照計划飛过了月球区域,成为一顆新的紅色行星繼續在太空飛行。从此,人类進入宇宙和去行星旅行的大路真正打开了,人类离开地球的理想即將变为現实。中国科学家为苏联科学家、設計师、工程师和工人的这一偉大成就欢欣鼓舞,欢呼苏联科学技術工作者把現代科学技术又提高到了一个新階段,为人类又一次作出了光輝貢献,並且衷心祝賀苏联科学技术的偉大胜利,苏联共產党和人民的偉大胜利。 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为苏联向月球方向發射巨  相似文献   

11.
苏联的科学工作,特别是苏联科学院的工作,如果不是遵循了苏联共产党决议所指出的道路的话,就可能与国家生活不协调,而成为徒劳无益的工作。我们过去的工作并不是徒劳无益的,苏联科学家对此十分感谢,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他们的发言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因而我们应该从二十次党代表大会所提出的总任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8,3(13):414-414
根据6月21日苏联“真理报”报导,苏联科学院大会在6月20日选出了26位院士、55位通讯院士。现在,苏联科学院就有了167位院士和361位通讯院士。大会还选举了 A.B.托布切夫院士为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这26位新院士的名单如下(括弧中註明的是他们的专长):Л.C.邦特里亚根(数学),B.И.维克斯勒、Я.Б.傑里多维奇(物理学)、И.В.奥布烈依莫夫(物理光学)、  相似文献   

13.
戴文赛 《科学通报》1955,(12):84-84
在爱尔蘭都柏林参加國际天文学会第9届大会之後,張鈺哲同志和我又被邀請参加苏联科学院克里米亞天体物理观象台的開幕典礼和学術討論会,我們兩人之外,还有8位外國天文学家也被邀請,波蘭1人,捷克2人,匈牙利1人,西德1人,英國1人,法國1人,印度1人。由苏联各地前往参加開幕典礼的天文学家也有數十人。 開幕典礼於9月19日上午在台內举行。首先由苏联科学院院長代表數学家拉扶連捷夫致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我们的传统的年会是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前夕进行的。苏联人民以自己在共产主义建设中新的成就来庆祝这个历史性的事件。第五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已提前完成,这事实本身正是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所获得的劳动功绩的最好证明。苏联人民以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迎接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于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草案。我们党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指示草案是一个为在最近五年内使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建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5,(5):8-8
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已经在四月下旬至我国来访问了,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欢迎苏联科学院代表团的来访,并且相信这次访问将推进中苏两国科学界的友谊和创造性的合作,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解放以来中苏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十分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迅速地发展着。在这几年里,伟大的苏联派来了各方面的专家帮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传授先进经验,派了许多卓越的科学家来访问我国和帮助我们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供给我们极精良的科学研究设备、珍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6.
汪容 《科学通报》1954,(5):58-58
亚历山大洛夫安拿托利·彼得罗维奇(1903年生)以物理学方面的专长当选为院士。 1930年,А.П.亚历山大洛夫在国立基辅大学毕业後,进入苏联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始作研究工作。1943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从1946年起,А.П.亚历山大洛夫是苏联科学院瓦维洛夫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7.
亞歷山大洛夫帕維爾·謝爾蓋耶維奇(1896年生)以數學方面的專長當選為院士。當亞歷山大洛夫還是莫斯科大學學生的時候,就開始了科學研究工作,1916年他證明了集合論中一條重要的定理。他後來的工作主要是屬於拓撲學方面的。他得出了拓撲空間的一般理論中的許多重要結果,創立了重緊緻空間的理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院討論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科学与技術問題的会議,在7月1日開幕,7月5日結束。中國科學院派遣了我和薛禹穀同志前去參加这次会議。会議过程中,苏联科学家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巨大努力和輝煌成就給了我們極深刻的印象。我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苏联科学的先進性和它与人民的和平建設之間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全世界人民更从这一次会議清楚地看到誰真正地主張用原子能來造福人類,誰是和平的真誠有力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9.
周航 《科学通报》1957,2(7):223-223
一年一度的苏联科学院年会已于2月22、23两日举行。年会上报告和讨论了 A.B.托布切夫院士所作的苏联科学院1956年科学活动以及科学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的总结报告。在科学研究网方面,苏联科学院在去年一年中建立了以下一些新的研究所:电子学、大地物理学、大  相似文献   

20.
新西伯利亚的科学院城,是苏联最大的、负有特殊任务的民用研究区,它在新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市北约35公里。它于1957年奠定了基础,现在已成为苏联主要的科技中心。这里除了有好几十个科学院属研究所外,还有西伯利亚分院的院部,农科院的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所,以及若干个生产部的研究所。这里总共有100多个研究所,拥有7万工作人员。尽管许多研究工作都由科学院确定,但课题都经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