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及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研究氧化剂高锰酸钾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考察高锰酸钾强化刺槐豆胶抑制闪锌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丁黄药为捕收剂时,方铅矿和闪锌矿可浮性均较好,刺槐豆胶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二者难以分离。在有氧化剂高锰酸钾存在时,少量刺槐豆胶就能完全抑制闪锌矿的上浮,而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联合使用高锰酸钾和刺槐豆胶能够实现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分离。刺槐豆胶主要通过与闪锌矿表面生成的氧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吸附在闪锌矿表面,高锰酸钾的加入使闪锌矿表面生成了更多的氧化产物,显著提高了刺槐豆胶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导致其对闪锌矿的抑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组合抑制剂CCSL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研究.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浮选过程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磁黄铁矿基本不浮,而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可浮性很好.方铅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0%以上,而磁黄铁矿基本不浮,从而很好地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闪锌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抑制剂时也能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但分离效果不及方铅矿与磁黄铁矿.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表明,CCSL处理后的磁黄铁矿表面的醋酸根吸附不是单纯的物理吸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表明,CCSL中的醋酸根并没有阻碍磁黄铁矿表面双黄药的生成,磁黄铁矿可浮性下降仅仅是由于醋酸根对其造成的亲水性大于双黄药造成的疏水性.CCSL中的醋酸根既与磁黄铁矿中的Fe3+发生亲合,又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最终增强了磁黄铁矿的亲水性;而醋酸根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基本没有影响,这是组合抑制剂CCSL能够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揭示了有机抑制剂SDD对铜活化闪锌矿的抑制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Zeta电位测试、Versa STAT电化学工作站的局部交流阻抗(LEIS)测试、前线轨道理论计算对SDD和BX(丁基黄药)在铜活化闪锌矿表面的竞争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SDD是一种铜锌分离的高效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抑制闪锌矿,而黄铜矿几乎不受影响;此外,还发现SDD具有用量少且十分敏感的特性,在pH为10,SDD为4.0×10-5 mol·L-1的最佳条件下,能够将铜活化闪锌矿的回收率降低至16.59%,而黄铜矿的回收率为81.64%.Zeta电位和局部交流阻抗(LEIS)分析表明:SDD不但能够占据铜活化闪锌矿表面的活化位点,而且其吸附能力强于BX,这极大的降低了BX在铜活化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从而对铜活化闪锌矿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前线轨道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SDD与铜活化闪锌矿作用能力强于BX.  相似文献   

4.
通过浮选试验发现有机抑制剂鞣酸能强烈抑制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而对黄铜矿浮选影响较小.通过吸附量、紫外光谱、循环伏安扫描及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鞣酸对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鞣酸吸附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增大了矿物表面的法拉第反应电阻;鞣酸能够影响乙基黄药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碍部分乙基黄药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吸附.鞣酸本身的亲水性以及能够减少乙基黄药在矿物表面疏水产物的生成,是鞣酸能够强烈抑制黄铁矿及方铅矿浮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的方铅矿与黄铁矿混合精矿体系,按照电位与可浮性的关系,两矿物在还原性矿浆电位浮选分离的电位差在热力学上仅为50mV,而在动力学上达到了207mV。采用接触角测定、单矿物浮选、混合矿分离等方法,可以证实依据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和黄铁矿表面丁基双黄药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性质的差异,实现方铅矿与黄铁矿混合精矿的电化学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6.
山东某冶炼厂氰化尾渣无法实现铜铅分选,通过XRD、激光粒度仪、浮选实验、FTIR、SEM-EDS、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氰化尾渣铜铅矿物颗粒界面性质.结果表明,渣中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粒度小于38μm质量分数为95.61%.氰化尾渣中的方铅矿和黄铜矿表面含有大量油状物,此油状物被证明是机械润滑油.黄铜矿表面吸附大量润滑油,造成黄铜矿无法被氰化物抑制.细颗粒方铅矿通过疏水作用力包裹在黄铜矿表面,导致铜铅无法分选.  相似文献   

7.
方铅矿磨矿体系表面电化学性质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方铅矿磨矿体系中磨矿介质类型(瓷介质和铁介质)、机械力以及捕收剂对方铅矿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瓷介质中,方铅矿表面会发生适当的氧化反应,有利于方铅矿浮选;增大方铅矿与瓷介质间的机械力,体系的还原性增强,同时削弱矿物表面的氧化反应,给浮选造成一定影响.铁介质中,一方面,由于铁与方铅矿的腐蚀电偶作用增强了体系的还原性,降低了药剂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由于腐蚀电偶作用产生的铁离子增强了方铅矿表面的亲水性,两方面的影响都不利于方铅矿的浮选;增大方铅矿与铁介质间的机械力,二者之间的腐蚀电偶作用和体系的还原性增强,同样不利于方铅矿浮选.当pH=9 时,在瓷介质和铁介质磨矿体系中是否添加捕收剂,对方铅矿表面电化学性质和浮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乙硫氮浮选体系下,研究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SGX)对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并通过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SGX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pH值范围内,SGX对黄铜矿的浮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方铅矿有强的抑制作用;随着SGX质量浓度的增加,方铅矿的回收率迅速下降,而黄铜矿的回收率有小幅度的增加.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浆pH值为6,SGX质量浓度为19g/L时,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精矿中铜的质量分数和回收率分别为2966%和8523%.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GX与方铅矿之间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黄铜矿.  相似文献   

9.
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的浮选体系中,新型抑制剂O,O-二(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磷酸(DHDTP)对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并通过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探讨了DHDTP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4~10的范围内,DHDTP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很弱,而对方铅矿却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随着DHDTP用量的增加,方铅矿的回收率迅速下降,而黄铜矿的回收率只有小幅度的降低,这是因为方铅矿与DHDTP之间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黄铜矿.  相似文献   

10.
选用双氧水作抑制剂,实现了人工和现厂的铜-铅混合精矿的选择性浮选分离。通过矿浆电位测量和循环伏安曲线测定,详细地研究了双氧水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能够氧化分解方铅矿表面的乙基黄原酸铅,但未能氧化黄铜矿表面的双黄药,由此造成双氧水作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井下的详细勘查和显微镜下鉴定,对广西龙湾铅锌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矿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结构主要为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固溶体分离作用、结晶物质重结晶作用和压力作用形成的结构.同时将成矿期次分为沉积成岩期、中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是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成矿划分为五个成矿阶段,分别是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氧化物阶段.矿物的生成顺序为黄铁矿1-闪锌矿(黄铜矿1)-方铅矿-黄铁矿2-黄铜矿2.最终确定龙湾矿床为受构造活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叠生改造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用新型有机抑制剂选择性浮选分离铁闪锌矿与毒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铁闪锌矿和毒砂在丁黄药作用下的浮选行为,以及Cu^2+和有机抑制剂PALA对它们可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丁黄药作捕收剂,铁闪锌矿和毒砂在酸性条件下有良好的可浮性,在碱性条件下可浮性显著降低;经过Cu^2+活化作用后,铁闪锌矿被强烈活化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同时毒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活化,铁闪锌矿与毒砂的可浮性差异仍然较小,达不到浮选分离的目的;有机抑制剂PALA对经过Cu^2+活化后的2种单矿物表现出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抑制毒砂的浮选而不影响铁闪锌矿的可浮性,可实现2种矿物的选择性分离;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LA分子中有-COO^-和O=C—NH2等多种官能团,PALA与丁黄药存在竞争吸附;由于PALA携带众多的亲水基团,使得毒砂表面亲水,进而抑制毒砂的浮选;PALA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很弱,经过Cu^2+活化后铁闪锌矿表面明显吸附捕收剂而不吸附PALA,因此,铁闪锌矿具有较好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3.
乌依铅矿床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含闪锌矿和黄铁矿,偶见黝铜矿,以脉状和网脉状构造为主,以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的围岩蚀变。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镉锗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中Zn与Cd成正相关,而Zn与Fe呈负消长关系;Cu元素富集在方铅矿中(0.001×10~(-2)~0.083×10~(-2)),而黝铜矿中富集Ag高达1.1%。单矿物方铅矿化学分析表明Pb元素平均含量为84.56%,S元素平均含量为14.24%,Ag含量达到53.3~76.3 g/t,但Ge、Cd含量较低。闪锌矿Zn/Cd500及方铅矿500Zn/Cd50,暗示乌依铅矿床形成于低温环境,与包裹体测温结果基本一致。综合硫、铅同位素,该矿床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型铅锌矿床,为该地区寻找相似矿床和元素综合利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查明了李子坪和富隆厂铅锌银矿床的矿物组成和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李子坪矿床的硫化物/硫盐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细硫砷铅锌、方铅矿、含砷黄铁矿;富隆厂矿床的硫化物/硫盐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灰硫砷铅锌、黄铁矿。矿物化学特征指示两矿床经历了含Pb-Zn成矿流体对富As黄铁矿角砾的交代,As元素的活化;闪锌矿、方铅矿沉淀;富As、(Sb、Cu)残余流体对方铅矿的交代形成硫盐的过程。各矿段硫盐类型的差异由成矿流体组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共同控制。针对富含As、Sb元素的特殊型沉积岩容矿铅锌银成矿体系开展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有助于促进类似矿床成矿作用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共铁矿低碱介质高效有机抑制剂的选择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几种有机药剂CMC、单宁酸、EDTA1、腐殖酸钠对黄铁矿与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药剂对黄铜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但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各不相同,EDTA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CMC和要酸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与矿浆pH值有关;腐殖酸钠在较宽的pH值范围表现出对黄铁矿优异的抑制性能。对腐殖酸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矿浆中有Ca^2 存在时,可强化腐酸钠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黄铜矿的可浮性。并从矿物接触角与矿表黄药吸附量的变化角度分析了黄铁矿受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菱锰矿与石英浮选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十二胺对菱锰矿与石英分离的浮选行为,以及调整剂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对菱锰矿和石英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12时,十二胺对两种矿物都具有良好的捕收性;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均抑制石英而活化菱锰矿.人工混合矿浮选表明,在pH=7时六偏磷酸钠为调整剂,菱锰矿与石英可浮性相当,不可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Mn2+在pH=7时可与石英发生静电吸附.红外分析结果显示,水玻璃可吸附于石英和菱锰矿表面,六偏磷酸钠可吸附于菱锰矿表面.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苄基丙二酸固体,并对其捕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苄基丙二酸对方铅矿具有很强的捕收能力,在药剂用量很小和很宽的pH值范围内(pH=4~10),方铅矿回收率都在90%以上;对闪锌矿的捕收能力较强,回收率随pH值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对菱锌矿基本无捕收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苄基丙二酸能与方铅矿表面的Pb发生O—O螯合,形成六元环螯合物,同时还伴随有分子和离子共吸附现象,而在闪锌矿表面仅发生分子吸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批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粒度对方铅矿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浮选回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浮选速度常数则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粒度仅对浮选速度常数具有显著影响.应用MATLAB软件设计了一个以颗粒粒度和浮选时间为输入变量,浮选累计回收率为输出变量的模糊逻辑推理系统.仿真研究表明,平均粒度分别为34,46,64,87和112.5μm的方铅矿浮选回收率的仿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81,0.981,0.993和0.988,证明模糊逻辑理论用于浮选动力学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括了方铅矿与铁闪锌矿资源分布与性质,从方铅矿与铁闪锌矿的捕收剂、抑制剂等方面分别综述了国内方铅矿与铁闪锌矿浮选药剂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Na_2SO_3,ZnSO_4及其联合使用对铜活化的闪锌矿及铁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在中性介质Na_2SO_3与ZnSO_4联合使用时,可以完全抑制铜活化的闪锌矿及铁闪锌矿,抑制效果以摩尔浓度Na_2SO_3≤ZnSO_4时为佳。根据重金属离子吸附、黄药吸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等方面的测定结果,对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个机理模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