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非"和"匪",在很多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教材中,都不加以区别,用简单的"同"或"通"来解释。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历史的考察,得出符合语言事实的结论。"非"和"匪"的用法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同时文章又对"篚"字进行了描述,理清了"非"、"篚"、"匪"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字使用情况的统计,可以对先秦典籍的断代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分析先秦两汉时期的"v杀"和"v死"结构,得出动结式并不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尽管如此,汉代却已具备了动结式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跃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8,(1)
“知人论世”历来被人们奉为文学评论的权威条律。本文通过对“知人论世”理论形成过程的分析阐释了传统文化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从文学的主体性和相对独立性出发,论证了特定作品与作家经历、思想分裂的可能,指出了“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弱点:它容易使读者对作品的知解狭隘化,使作品的复杂性、流动性趋于简单化和凝固化。 相似文献
5.
甘建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哲学命题,庄子创造性地用音乐故事来阐释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庄子通过黄帝的三次不同的演奏和北门成三次不同的聆乐心理反应,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由具象走向抽象的程式,从而成功地赋予了“大音希声”这一命题以美学意蕴。因此,庄子堪称抽象派艺术理论的先师。 相似文献
6.
颈作为身体词,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汉语学界有关先秦“颈”、“项”语义对立的观点由来已久,综合考察先秦文献,并结合人类认知的过程来分析,“颈”表脖子前部很可能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认识产生了偏差,将隐含在情理、习惯中的“前部”义强加到“颈”上造成的。“颈”和“项”的区别不在于前后位置而取决于长短,指称脖子前部的可能是“亢”。 相似文献
7.
张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3,(2)
本文针对“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和“是”在先秦典籍中不做表“决断”的动词用的观点,举例说明:先秦有使用“是”作动词用的判断句;同时,对某些“是也”句和复句中的“是”的动词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占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5,(1)
我们阅读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等作品时,常常会在其篇末碰到”乱曰”二字。其中的“曰”字易明,但这个“乱”字却比较费解。它究竟是何意思,在文中又起什么样的利用?古往今来的训释虽多,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余昌忠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章总一义”的“章”,当今语文界普遍认为相当于现代文章结构系统的“段落”,其实是“层次”。“章总一义”是说一个层次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章法主要不是指段法,更不能等同于篇法;章法主要是指层法,也包容了段法 相似文献
10.
11.
陈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41-45
有些学者对“发明四声”说法提出批评,认为汉语的"四声"不是任何人所能发明创造的。然而“发明四声”又被语言学界许多学者所普遍接受并继续使用。这对矛盾是由“发明”的古今词义的不同造成的:“发明”在古汉语中是表“发现”义,在现代则是表“创造”义。因而,在古代“发明四声”说法是正确的,现代学者继续使用“发明四声”则是由于仿古文写作和习惯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胡礼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5,(2)
本文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同“民族心理特点”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关系,认为民族心理素质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表现在民族成员的脑的机能上而不是表现在民族文化上.本文关于民族心理素质的辨析,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和《辞海》民族分开上的同一概念的辞条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2期《语文学习》刊载潘大白同志《“善”读书》一文,其中“善鉴取”一节提出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解释问题。作者在罗列了《语文》、《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古文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历代文选》等五种注文后说,“总上可归纳为三种不同的意境: (1)落花在地面散乱着; (2)落花在空中飘舞着; (3)繁花在枝头盛开着。 就第(1)种意境而言,是‘落花遍地如锦’。景色虽美,但毕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就第(2)种意境而言,是‘乱红纷坠如雨’。虽是动态,但未免‘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春色将闲’(寇准《踏莎行》,第(3)种则是‘繁英枝头如火’。画面灿若朝霞,生机蓬勃,见得世外桃源,春光无限。故就文章旨意细细品味,则以取第(3)说为长,这乃是循章解句择其当”(句中加点号原有)。 相似文献
14.
张兮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8,(Z1)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历史上,夷夏观念的形成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演变都紧密联系着。从西周时期的"五服说"、"九服说,"到孔孟的"尊王攘夷"、"用夏变夷,"以及近代的"体用"争辩等都说明"夷夏"之论是一个历代王朝都比较关注的政治问题。而夷夏之间的根本区别应该是在礼制上,特别是四夷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倾慕,更重要的是,两者在文化上还是认同的,并且这种认同应包含于中国大一统之下,并为维护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玉茜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0,13(2)
"譬"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出现的一种表达方式。"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简单比譬,一是连类比譬。作为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出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这种表达方式的产生有时代背景,诸子散文中的"譬"有不同表现形式、特点以及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毛敏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8(4):121-122
“地形”与“地貌”是两个常用的地学术语.诸多文章、教材、甚至辞书中,有时互相替换;有时则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如新编“辞海”中,它们被列为两个条目,其释义为,“地形”:在地理学中.‘地形’即‘地貌’,在测绘工作中,对地表面起伏(地貌)和位于地表面所有固定物体(地物)的总称”(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8页);“地貌: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9页).以上可见,两者互为释义而未辨其异同之所在.这两个专业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也很大.有的“混用”,认为地形即地貌,可以互相替代;有的则“连用”,常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