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统计合成的方法,挑选出云南5月降水的多(少)年,分别对云南5月降水多(少)年时,热带低频振荡MJO的强度和位相变化对其降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强MJO持续位于第4~6位相时,是造成云南5月降水偏多的有利条件,其它位相的强MJO对云南5月降水的影响不大.但MJO对云南5月降水多(少)年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所以对MJO在第4~6位相时云南5月降水变异的2个典型年份作进一步研究,发现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输送的早迟以及热带MJO引发的中南半岛附近对流北传是否活跃也是影响云南5月降水多寡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热带季风气团的活动对云南雨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物理量假相当位温θse的变化与云南雨季开始的关系.研究表明θse能很好地描述热带季风气团的活动属性,随着季节由春到夏的转换,热带季风气团移动的路径是向北向西的,孟加拉湾地区向北的水汽输送强弱对云南地区的夏季风建立早迟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利用θse配合云南地区的降水定义了云南地区季风建立的气候标准和年际标准.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能否利用对流层上层θse的变化来预测云南雨季建立.  相似文献   

3.
热带气旋变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气旋中的一部分在进入中纬度地区后会发生变性.变性过程通常会产生暴雨和强风,对人类在海区和陆地上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变性过程的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对此过程的理解逐步深化.基于对相关研究的综述,介绍了变性的定义和以"相空间"为代表的一些定量的分类方法.对冷空气、锋生过程以及西风带高空槽和地面斜压区等系统与热带气旋相互作用在气旋变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对变性过程中的降水分布规律、风场特征的演变和中纬度环流受到的影响也作了专门分析.最后,初步给出了未来研究该区域热带气旋变性问题的方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论述了热带区域若干特性,即:热带区域应受热带过程支配;区域内部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不决定于热量而决定于水分;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变化急剧;是热带作物的垦殖基地.作者认为,我国的热带仅指琼雷、台南、滇南、南海诸岛等地,其中的海南岛南部及其以南区域为典型的热带区域,以北为热带边缘区域.  相似文献   

5.
利用CMA提供的1998年~2007西北太平洋(含南中国海海域)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影响我国沿海商船航线的热带气旋的10年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热带气旋的年生成个数变化率相比,热带气旋对我国沿海商船航线的影响频次相对比较稳定,其中进入东海水域的热带气旋对沿海商船航线的影响最为频繁,影响严重的区域为宁德、福州到香港、汕尾一带沿海水域.影响研究区域的热带气旋的个数及其占西北太平洋总生成气旋的百分比均为下降趋势,但是热带气旋影响时间成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1960~1990年5~10月移进或生成于120°E以西15~23°N海面上的南海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它们的季节活动规律及对红河州影响的移动路径.探讨了热带气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其它天气系统配合对红河州的影响过程,并从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区域划分,给出了热带气旋进入第一影响区和第二影响区后未来48?h内的降水概率,从而建立起路径预报判别指标与未来24?h的路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处热带,丰沛的降雨和经常性的高温,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它给热带森林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该区域成为亚洲热带森林生长最繁茂,也是世界上热带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构成本区的热带森林种类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红树林和热带针叶林等(见图1)。一、东南亚热带森林的种类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再分析的 1982~ 1996年的风场和高度场资料 ,分析讨论了亚洲热带夏季风环流的若干基本特征 ;从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出发 ,定义了一个季风建立指数 ;计算、确定和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 15年平均的季风建立时间 .结果表明 ,在 1982~ 1996年期间 ,平均而言 ,东亚热带季风 5月第 4候建立 ,维持到 10月第 2候 ;印度季风 6月第 2候建立 ,比南海热带季风晚约 4候 ,持续至 9月第 1候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07,(12):77
中山市热带气旋业务系统开发意义 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袭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广东省也是我国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热带气旋造成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在1991~1997年期间热带气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8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反映热带季风环流系统流场特征的季风建立指数IWH和NCEP再分析的 1982~1996年及 1998年SCSMEX试验期间的风场和高度场资料 ,计算、确定和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逐年热带季风的建立时间 .并与其他作者用不同指数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IWH是一个能够反映亚洲热带夏季风环流主要特征、适合用于确定季风建立迟早的指数 ;在 1982~ 1996年期间 ,在东亚季风区 ,热带季风建立较早 (比平均情况早 2候或以上 )的年份有 1984、 1994和 1996年 ,建立较迟的年份有 1982、 1985、 1987、 1991和 1993年 ;东亚热带季风建立时间的年际变化 (标准差为 2 3候 )比印度季风大 ,反映东亚季风区环流变化较印度季风区更为复杂 .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热带气旋降水量的气候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0~2002年热带气旋降水量资料,对华北地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热带气旋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平均山东半岛东部最大,向西具有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与热带气旋降水频数相一致,地形的影响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复杂化.对于热带气旋过程降水量的大小,地形的影响更为重要,从河北东部经西部到河南南部沿着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分布着大的过程降水中心,此外,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最西站点随年代向东偏移.热带气旋降水量季节变化表现为8月最大,10月最小;年际变化明显,具有显著的2~3年振荡周期:年代际变化表现为20世纪50,60和70年代相差很小,80年代后具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各区域热带气旋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显示,华北西部的山西和北部的内蒙减少的趋势最强.  相似文献   

12.
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谱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对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的影响,得出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变化对西伸脊点有影响的最佳落后时间长度.分别找出三大洋在上述落后时间长度下对西伸脊点东退和西伸有影响的关键区域.它可以作为西伸脊点东退或西伸的强信号因子,并对上述区域进行比较分析.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可以作为衡量东亚季风的一个指数,而东亚季风对处于低纬高原的云南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选取1851-1870年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样本,按照热带气旋在不同海域的路径差异分成5个区域,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气候持续法,建立预报未来气旋中心位置的模型,对1871-2010年每个区域的气旋进行路径预报。根据预报结果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分析每个区域的预报难度,利用小波分析法找出预报难度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结果表明,北大西洋海域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难度呈现从南向北以及从东向西递增规律,靠近大陆区域的部分热带气旋路径发生转折,这些区域的预报难度有所增大。中高纬度区域是气旋路径有旺盛期向衰亡期转折的区域,影响气旋路径的因素较多,该区域气旋路径预报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相对完整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为基础,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探讨了云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亚洲区系成分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总体上热带亚洲区系成分所占比例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爪哇、喜马拉雅间断或星散分布到华南、西南分布亚型和热带印度至华南(尤其是云南南部)分布亚型所占比例从东到西呈递增趋势,而越南(或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亚型所占比例的经度格局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热带亚洲区系成分在云南地区的扩散方向以南—北向为主,其次为东—西向.滇东南地区植物区系组成不同于滇南和滇西南植物分区.虽然"田中线"对于热带亚洲区系成分的总体分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但是对各亚型的限制作用却不尽相同.在区系成分的亚型层次上探讨"田中线"的限制作用,可能有助于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其成因和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近50a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县市逐月雾日资料,分析了云南近50a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云南雾日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及四季雾日有从北到南有增加的趋势.②云南雾日的发生具有明显月际变化特征.云南全年各月都有雾日发生,主要集中于11月、12月和1月,最多的月份是12月.从季节分布来看,云南属典型的冬雾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冬雾发生区,最大月是12月;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雾发生区,最大月是7月.③近50a来云南全省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为减少的趋势.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近50a总的变化趋势也为减少的趋势.④云南年及四季雾日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⑤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云南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雾日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即偏暖时期,雾日频次偏少,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个例分析和历史统计, 对热带气旋与夏季南海季风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热带气旋活动导致南海低空急流增强的机制。在个例分析中, 以0604 号热带气旋 “碧利斯”为例,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 MM5 进行了多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强盛的西南季风使热带气旋登陆的维持时间变长, 对热带气旋的降水有显著的增幅作用; 与此同时, 热带气旋对西南季风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在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中尺度对流系统, 会使得南海上空低层大气的气压梯度力增大, 导致南海季风中低空急流增强。最后, 对 1950?2009 年具有与 “碧利斯”相似路径的30 个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 发现其中80% 的热带气旋活动伴随着南海区域低空风速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82~1996年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迟早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NCEP再分析的1982~1996年的风场和高度场资料,分析讨论了亚洲热带夏季风环流的若干基本特征;从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出发,定义了一个季风建立指数;计算、确定和分析了东亚季负区和印度季风区15年平均的季风建立时间,结果表明,在1982~1996年期间,平均而言,东来热带季风5月第4侯建立,维持到10月第2侯;印度季风6月第2侯建立,比南海热带季风晚约4侯,持续至9月第1候。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理想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大涡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全息希尔伯特谱分析方法计算了热带气旋边界层(TC Boundary Layer,TCBL)中眼墙(内核区)和外核区不同高度的切向和径向风速、垂直上升运动以及假相当位温的能谱,讨论了TCBL中湍流、小尺度涡旋与热带气旋较大尺度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调制关系.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涡旋罗斯贝波和涡丝化等较大尺度过程是调制TCBL中小尺度扰动的重要因子.此外,在TC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切向风速能谱都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涡旋罗斯贝波的传播对径向风速的影响要大于对切向风速的影响.对于垂直上升运动的能谱,TC强度变化的调制信号相对贡献减小,而低频调制波的作用更加明显.假相当位温能谱存在周期大约为10 h的调制波和周期约为1~4 h的载波信号,这表示涡旋罗斯贝波的径向能量外传可能是导致TC边界层恢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西北太平洋(含南中国海域)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影响频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利用CMA提供的1949-2008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采用统计和趋势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的影响频次存在较明显的盛衰周期性波动,其中盛期持续时间(6年左右)只有衰期持续时间(12年左右)的一半左右;每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舫线的影响最为频繁,7月份所生成的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造成影响的可能性最大.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海南至台湾海峡一带沿海水域,其中影响次数最多的为海南省以东18°N-21°N沿海水域,影响频次最高区域有明显的向北漂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