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化生态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私人关系,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基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文化生态情境下,构建生态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生态情境下,师生间达成文化认同,教师魅力产生师生共鸣,师生间平等动态交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以促进生态型师生关系生成。  相似文献   

2.
胡英 《科技信息》2011,(17):196-196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教师在调适师生关系中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信赖,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在和谐中达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与日俱增,也增加了学生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让教师感到桃李满天下,相反师生关系日益紧张,师生间沟通减少,师生间冲突产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该文就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展开讨论,以高职高专类学校为例,介绍师生关系现状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水泓 《科技信息》2012,(32):341-342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和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和指导。它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和谐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和谐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重要意义。但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规范教师的职业职责、建立促进师生交往的制度、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元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97-197,206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情融洽、气氛和谐,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思维上的互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段修俊 《科技信息》2010,(22):I0179-I0179
目前,在各类学校中普通存在"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现象,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院校中,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出现问题教师要冷静处理,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如果教师一味严责,穷追不舍,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希望则会变成绝望,对老师产生怨恨和对立情绪。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曹莎丽 《科技信息》2011,(23):271-271
新课改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课堂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关键。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还要尊重理解学生。做到公平的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的关爱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大学师生关系及建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殊人际关系,既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高校师生应根据新型大学师生关系所体现出的民主与平等、友好与和谐、尊重与信任、对话与合作等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构建良好大学生师关系.一是坚持学生发展为本,树立新的学生观;二是消除教师话语霸权,树立新的教师观;三是创造宽松环境,增加师生交往频率.  相似文献   

11.
师生交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不断交流 ,交往的过程 ,而这种交往的和谐性即良好的师生关系 ,它是教育获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赞可夫说过 :“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 ,一个好教师应该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者 ,师生交往的艺术家。然而师生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不少心理上的障碍 ,影响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从心理学角度看 ,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也是人际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 ,是指障碍或干扰师生之间搞好人际关系 ,障碍师生双方…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华 《科技资讯》2009,(24):164-16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体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重点介绍了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关心、爱护、帮助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等方面所表现的接受、反感、恐惧、紧张、对抗等方面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要改善高职院校师生间的不和谐状况,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统一。老师要转变观念,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关心、爱护、帮助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等方面所表现的接受、反感、恐惧、紧张、对抗等方面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强调情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要求教师建立轻松和谐而又严谨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同时,强化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德语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盛妮 《科技信息》2009,(11):184-184,227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高素质的德语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叉。本文强调了在当前大学德语教学现状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这种关系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尊重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互有情义,充分信赖。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值得思索。近读《侍坐》一文,颇得启示。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基础。但最近一段时间来,师生关系中散发出的一些不和谐音符令人担忧,师生间暴力冲突不断,教师对学生的体罚、犯罪屡禁不止,教师被家长、学生殴打甚至致死的事件不断见诸与报刊、电视及网络。一时间人人自危,原本神圣的校园竟成了最不安全的场所。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对教师来说,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重要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这种关系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尊重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互有情义,充分信赖.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值得思索.近读<侍坐>一文,颇得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