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簇的两阶段高维数据流聚类算法.首先,对新到达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使用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获得一个局部投影子空间;然后,在子空间内最大化流入数据近邻微簇之间的距离;最终,将流入数据划分到投影空间的微簇中.基于高维数据流的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的分类性能优于其他的数据流聚类算法,并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多源局部放电检测中,不同类型的局放信号同时存在且不断变化使得信号的分离更具挑战,而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许多数据流的聚类分析场景中。为了能够适应类簇内的不均匀密度和类簇间的重叠边界问题,同时对数据流的漂移和演化进行及时跟踪,提出了一种结合软约束的实时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算法引入2种模糊性软约束来描述微簇距离和密度上的不确定度,通过阈值划分出核心微簇、边界微簇和离群微簇;在类簇边缘使用模糊隶属度,给予微簇分属不同类簇的可能性,保证类簇的完整性并提高聚类效果;使用两阶段的流程结构和2种时间窗口模型,赋予算法具有对可变化数据流的适应能力和更低的时间空间占用率。在多种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相比同类型算法在聚类效果上提升了1%~3%,且平均运行时间缩短5%~20%,在实际硬件平台的测试中也验证了算法的聚类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难于发现密度不同的簇,难于区分由若干数据对象桥接的簇和离群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最近邻密度的演化数据流聚类算法.在此算法中,基于共享最近邻图定义了共享最近邻密度,结合数据对象被类似的最近邻对象包围的程度和被其周围对象需要的程度这两个环境因素,使聚类结果不受密度变化的影响.定义了数据对象的平均距离和簇密度,以识别离群点和簇间的桥接.设计了滑动窗口模型下数据流更新算法,维护共享最近邻图中簇的更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和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确定数据流聚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引力相似度和相对密度的聚类算法.采用在线/离线两阶段处理框架,综合考虑元组之间的相似度与元组自身的不确定性,利用引力相似度为每个不断到达的数据元组寻找可能归属的微簇,以新的离群点处理和在线维护机制来适应数据流的演化情况,并在离线层使用相对密度算法进行聚类,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且可处理任意形状的微簇.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聚类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质量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聚类是数据挖掘领域非常重要技术之一,能发现数据中隐含的知识和价值,在数据流分析中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数据流聚类算法的不足,根据数据流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可扩展的数据流聚类算法ABCClu Stream.该算法借鉴了经典Clu Stream算法的在线—离线两阶段框架,根据蜂群算法的相关理论定义聚类过程中相关的参数、微簇聚类特征结构等,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通过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出的ABCClu Stream算法具有聚类纯度高、可扩展性好的特点,能够产生高质量的聚类结果,适用于大规模的动态数据流聚类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成学习的思想,提出一种分布式聚类模型.该模型的分布式处理过程分为2个阶段:先在局部站点局部聚类,然后在全局站点全局聚类.局部站点的局部聚类看作是一种基于数据子集的学习过程,所有的局部聚类结果组成了聚类集成系统的个体学习器,全局聚类采用平均法对局部结果进行集成,并定义了一个准则函数来度量集成的精度.把K-means算法推广到分布式环境,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K均值算法DK-means,该算法对局部数据的分布有较强的伸缩性.实验结果表明,DK-means在同等条件下能达到集中式聚类的精度水平,是有效可行的,从而验证了基于集成学习的分布式聚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流聚类算法无法有效处理数据流离群点的检测和处理,以及增量式数据流聚类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度量的异常检测、删除的增强型仿射传播流聚类算法。在仿射传播流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所提算法通过引进异常检测和删除机制改善了异常点对聚类精度、聚类效率的影响。利用仿射传播聚类实现在线数据流的聚类过程,同时检测数据漂移现象,即数据流分布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并采用基于密度度量的局部异常因子检测技术(LOF)对储备池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删除处理,通过对当前类簇和处理过的储备池数据重聚类来重建动态数据流模型。在真实网络数据(KDD’99)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减少了重聚类构建动态模型的次数,改善了聚类效率,而且在同时考虑聚类精度、纯度和熵3种聚类评价标准下,均优于传统的仿射传播流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典流聚类框架CluStream和密度聚类算法DBSCAN,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实时数据流密度聚类算法DBS-Stream,并在Storm流式处理平台上设计了算法实现方案.该算法局部节点使用CluStream的两段式经典框架,在线微聚类中利用DBSCAN代替K-means初始化数据,在中心节点再使用DBSCAN算法进行全局聚类.该算法可解决任意型聚类问题,并可使局部节点快速更新数据.将DBS-Stream算法与CluStream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在聚类质量和通信代价方面均优于CluStream.  相似文献   

9.
基于SNN相似性和密度的聚类算法是当前主要的无监督聚类方法之一,该类算法在发现不同大小形状簇的聚类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该类算法也存在局限性,如Jarvis-Pat-rick算法通过单连结的方式发现簇,可能分割真正的簇或者合并应该保持分离的簇,而SNN密度类算法的Eps,MinPts参数的确定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该类问题,本文对聚类过程中的局部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定义,提出了利用数据的局部集聚特征来控制聚类过程的的聚类算法。通过验证,该算法对发现不同密度以及任意形状的数据集合的聚类分析问题是有效的,突出了数据分析的局部集聚特征,改进了数据聚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的出现使传统算法无法直接用于聚类不确定数据流。该文提出一种不确定数据流环境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其中提出不确定度的概念以衡量不确定数据的分布信息,并在改进面向确定数据的聚类算法DENCLUE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处理数据不确定度的UDENCLUE算法,以降低数据的不确定性对聚类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出滑动窗口下基于密度的不确定数据流聚类算法USDENCLUE,通过聚类特征指数直方图技术实现快速剪枝,可以高效处理噪音数据、演化数据流并生成任意形状的簇;采用真实数据集及人工合成数据集对USDENCLUE与CluStream聚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挖掘领域,聚类用于发现数据的分布模式和数据间的相互关系.作者提出一种分层聚类算法,可识大规模、高维数据.该算法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对电信客户进行聚类或分类,然后以这些聚类为基础,实行自底向上的层次聚类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算法执行效率高,适合大规模数据的聚类问题.该方法在某电信企业的客户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林辉 《河南科学》2012,30(9):1243-1245
针对现有数据流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给数据对象的隶属度加上一个权值,以及在算法中用有效性函数来确定聚类数目C.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流环境下所提出的改进模糊聚类算法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聚类效果,更快的聚类速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K-均值方法不能有效处理动态变化的数据聚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流聚类技术——流式K-均值聚类(Streaming K-means Clustering,SKC).该方法首先对数据流中已经产生的初始数据块进行K-均值聚类,当数据流的新数据块到来时,通过衡量已经得到的聚类结果与新进入样本块的距离,对样本进行初步简单归类,并计算聚类结果的性能,若聚类结果性能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该数据块聚类结束,否则采用K-均值方法对新类进行深层次聚类.采用SKC的流式数据聚类方法处理数据流的聚类问题,对于整个数据流中的多数数据块都进行简单归类,只有少数数据块进行K-均值聚类,有效提高了数据流聚类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流式K-均值聚类方法能够有效处理数据流的聚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数据的重要组成,产生于传感器、移动电话设备、社交网络等的不确定流数据因其具有流速可变、规模宏大、单遍扫描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传统聚类算法不能满足用户高效实时的查询要求.首先利用MBR(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描述不确定元组的分布特性,并提出一种基于期望距离的不确定数据流聚类算法,计算期望距离范围的上下界剪枝距离较远的簇以减少计算量;其次针对簇内元组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簇MBR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聚类算法,根据不确定元组MBR和簇MBR的空间位置关系排除距离不确定元组较远的簇,从而提高聚类算法效率;最后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势能的快速凝聚层次聚类算法使用一种全新的相似性度量准则,可以更高效地得到聚类结果。针对该算法无法有效处理含噪声的复杂流形数据的缺陷,提出噪声环境下复杂流形数据的势能层次聚类算法。通过势能递增曲线识别噪声点,在新定义的势能最大、最小2层数据上进行自动聚类,以确定类簇的大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数据集进行层次聚类。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处理噪声环境下复杂流形数据;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具有更优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K-means算法是聚类方法中常用的一种划分方法.基于扩展划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的K-means聚类算法(EK-means),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聚类结果陷入局部解的现象,减少了原始K-means算法因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而出现将大的聚类簇分割开的情况.该算法使用了基于距离的技术来处理孤立点,引进了一种基于扩展的方法进行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扩展性好,能够很好的识别出孤立点或噪声,并且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在用户访问网站点击流形成频繁序列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距离函数的聚类分析算法.首先对数据流分区做K均值聚类生成中间聚类结果,然后对这些均值参考点进行离线聚类,以获取用户访问模式.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名词短语的检索结果多层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检索结果获取高质量的聚类效果,提取名词短语作为候选类别标签,根据候选类别标签分布情况生成基础类,再使用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的一趟聚类算法对基础类进行多层聚类。与NEC,STC和Lingo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类别标签的可读性、有效性以及聚类性能上都优于以上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聚类分析要求较高聚类质量和快速响应能力,各行业数据仓库中的大量、高维数据对算法的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CURE算法能够提供高质量聚类结果但不满足联机聚类要求.结合数据仓库数据不定期批量、增量更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增量式CURE聚类算法——InCURE,利用对象的互连性和近似度,保持原算法的动态聚类特性的同时大大缩短聚类时间.5维、20维、50维的大量数据实际测试表明无论低维还是高维数据,InCURE都比CURE具有更高的效率,适合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增量式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动态心电图波形数据量大,且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心电图波形聚类策略.该策略融合了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凝聚聚类和k-means算法,以达到将大量的相似心电图波形聚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和较高的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