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中部六省会城市(太原市、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合肥市和南昌市)科技综合竞争力以及适合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对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DMSP/OLS近20年数据对广东省城市的人口规模进行估算.首先,对广东省的DMSP/OLS数据进行校正.以200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灯光数据为样本,构建"灰度密度-人口密度"模型,估算广东21个地级市常住人口.该模型既充分考虑灰度阀值的设定对人口估算结果的影响,又考虑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在灯光灰度总值和灯光覆盖面积这2个变量上的体现.由于使用灯光数据指标与人口数据指标的比值作为估算基础,各城市的估算函数参数均不同,符合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特点.通过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检验,21个地级市平均估算相对误差为3.69%,全省总常住人口估算相对误差为5.02%,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估算广东省各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与已有的人口统计数据获取途径相比,该文构建的模型比传统的人口统计方法增强了时效性,又比其他遥感估算方法节省了地物判读和解译的步骤,且估算误差更小.基于DMSP/OLS数据的城市人口估算对研究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2017年的人口、GDP和人均GDP等数据,分析山西省人口与经济时空演变特征,运用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人口经济偏离度系数分析山西省各市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差异.通过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各市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差异水平较大,总体上呈现以下规律,东南地区大致呈现为人口经济相一致,西部和北部地区为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中部和西北地区为经济集聚大于人口集聚.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空间一致性总体呈现变强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家政策是造成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是开展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而科学、准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是实现人口空间分配的重要途径.鉴于城镇与乡村居住地在灯光数据和自然条件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多地理因子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并以辽宁省2010年人口数据空间化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表明:1)夜间灯光数据在灯光值较高的城镇地区与人口密度关系显著,而地理因子加权的方法则更适用于受自然条件约束多的乡村区域;2)辽宁省人口密度在0~65 572人·km~(-2)之间,在空间上,中部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两侧山地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与实际情况相符;3)辽宁省抽样乡镇人口平均误差为15.3%,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人口空间化方法能够在乡镇尺度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张小琴  范东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229-2232,2236
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道路交通资源作为承载人口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人口容量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太原市为例,从道路交通资源承载角度,运用太原市交通模型,以城市交通系统车行道容量估算方法与OD反推两种方法为基底研究手段,结合太原市交通模型开发报告与太原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方式划分结果,进行基于交通环境的城市人口容量预测研究,运用此两种模型方法得到太原市规划年极限交通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人口容量,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论证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两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人口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以人口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方法探讨了山西省人口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并且提出了促进山西省人口空间结构合理性的几点对策,以期为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口分布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09年重庆市的人口统计数据,以居民点为指示因子,使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居民点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分别为-0.608、-0.902、0.94、0.994、0.952、0.995、0.957.利用居民点缓冲区的概念,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海拔高度、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及河流水系4个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726 75、0.000 6、0.026 7及0.248 0,然后通过数据融合实现研究区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表明,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各区县实际平均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5.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化.  相似文献   

8.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域发展格局和协调性的重要表征。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选取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人口、人均GDP、河流和道路数据,运用人口收缩指数、核密度、空间相关性分析、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2013—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格局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从整体来看,黄土高原人口收缩趋势明显,且空间的关联性较强,其格局基本稳定;2)从局部来看,人口集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河谷平原地区和省会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3)黄土高原人口在不同高程与坡度上的分布差异明显,尤其在海拔0~1 500 m、坡度0°~15°的地势低平区域,人口密度较高,空间集聚趋势明显;4)人口分布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且一般会朝着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中部六省会城市2007—2009年的主要科技指标——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科技潜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全面反映太原市近年来科技工作成就、发展优势和差距,并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呈首位分布,城市等级差异虽然有缓慢减小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山西中部城镇群结构相对松散,首位度和首位比较低,尚未形成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群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级数突变理论,从城市创新支撑、投入、产出和反馈能力4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省会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定量测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综合创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和太原;合肥的创新投入能力要高于长沙;郑州的创新产出能力强于武汉;创新反馈能力方面,长沙市高于郑州,太原较以往有所提升,超过南昌.最后结合地区差异,从创新意识培养、增加创新支撑投入、合理处理"支撑-投入-产出-效益"关系、发挥核心城市集聚与区域联动发展和培育多种增长极等方面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研究了中央先后制定出台的关于"三农"问题的8个"一号文件",介绍了各省市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太原市村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口在城市间高速流动,区域内城市的空间联系逐渐加强.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具有动态性、时效性.目前基于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人口流动的分析具有迟滞性,因此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ephi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的12个一线城市人口流动数据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人口联系度强度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弱,长江经济带城市人口流动量存在帕累托分布的“长尾分布”特征.长三角城市圈城市人口联系度高于武汉市城市圈和成渝城市圈,约为后面两个城市圈的2倍,区域地位优势明显.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中心度分析,发现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内存在不同的中心,长江上游主要以成都与重庆为区域中心城市,呈现双核心的空间结构;中游地区主要以武汉为中心,呈现一点多极的空间发展布局并有典型的“小世界”空间网络特点;下游主要呈现多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same data source of Landsat TM/ETM+ in 1990s,2000s and 2010s,all urban built-up areas in China are mapped mainly by human interpretation.Mapping results were checked and refined by the same analyst with the same set of criteria.The results show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urban areas in China have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more than 2 times.The greatest area of urbanization changed from Northeastern provinces in 1990s to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n Jiangsu,Guangdong,Shandong,and Zhejiang in 2010s.Urban areas are mostly converted from croplands in China.Approximately 17750 km 2 croplands were converted into urban lands.Furthermore,the conversion from 2000 to 2010 doubled that from 1990 to 2000.During the 20 years,the most urbanized provinces are Jiangsu,Guangdong,Shandong and Zhejiang.We also analyzed built-up areas,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 (GDP) and population of 147 cities with a population of greater than 500000 in 2009.The result shows coastal cities and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with high economic efficiency per unit of built-up areas,resource-based cities have the highest population density,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most coastal provinces are lower than central provinces and Guangdong.The newly created urban expansion dataset is useful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trend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simul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dynamics;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ization,population growth and migration;stud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limate change;adaptation of climate change;as well as land use and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较内地省市略显滞后,导致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受一定制约。近年来,西藏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内地省市的大力援助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提上议事日程,预计到2015年,拉萨市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2%左右。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口管理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拉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着手,分析探讨拉萨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太原市数字化土壤资源管理系统,对2010年和2005年太原市土壤养分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全市7个县(市、区)两年的土壤养分总体变化不大、各项均值变化都小于5%、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化不大的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其r范围在0.803~0.991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可为制定更新土壤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周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则是城市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从水、土资源容量的角度预测西宁市城市人口规模,并与现状人口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表现突出,中心城区发展限制更为明显.围绕进一步提升西宁市协调发展能力,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扩张质量为根本;逐步选择地转移农村人口;创新用地模式;有效配置水资源;推行"精明增长"现代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省、地两级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素质、人民生活、社会水平三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三个多民族省和七十七个地级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度量分析,对各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分布状况、差异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五普”和“六普”结果可见,我国有6个省、107个地级市(区)、1022个县(区/市/旗)的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更多的县市正在加速步人人口下降区队列。人口持续下降对这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以浙江19个人口下降县(市)为例,人口下降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正面临三大困境,并有三大演进趋势。为此,政府在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时,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有效提升人口集聚能力,调动市场化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采用非均衡路径促进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实施重构农村社区的多层面政策革新。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以我国近10年来人口数据为依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绝对分布的马尔可夫链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建立了基于模糊权马尔可夫链人口预测模型,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同时检验了这些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最后讨论了基于平稳分布的人口结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