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次年(1641)进入仕途,为山东潍县令;清康熙八年(1669)在江宁粮署被劾去职,宦海沉浮二十九年。其中寓闽的十二年(1647—1658,前八年在闽任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后四年被劾“在闽质审”)是他仕途生活中的重要时期,对当时福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伯启是清代满族数学家。伯启,字绘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中官钦天监监付。因缺少资料,对伯启的生卒年月等不详。伯启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写出专著《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一书。现将伯启在此著作中所做的工作论述于下。《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一书的序作于乾隆四十八年。在序中伯启阐明了自己的著作思  相似文献   

3.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农历闰五月书。纸本。首页题下钤“归研楼”白文印,末页款后钤“余绍宋印”(回文,朱)、“越园”(白)二印。凡7页,32.8cm×17.2cm×7。衡庐藏。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晚号寒柯,浙江龙游县人。曾赴日攻读法律,民国官至司法次长。后致力于书画创作和书画理论、方志学等研究。早年长寓北京,晚年定居杭州。曾主编杭州《东南日报》特种副刊《金石书画》。1943年出任浙江通志馆馆长。主纂有《龙游县志》《重修浙江通志初稿》,著有《书画书录解题》《余绍宋日记》等。越园书法,诸体兼擅,尤以行草为佳。其行草书于唐人孙…  相似文献   

4.
朱子别号考     
朱子(1130——1200年),名熹。祖籍江南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时,乳名沈郎,是其父朱松所名,以志其出生之地(尤溪原名沈溪,后因避闽王讳,改名尤溪)。朱子小字季延,以尤溪隶延平;又字五二以行称。朱子十六、七岁跟随刘彦冲(名子翚,自号病翁)学习,冠时刘彦冲字之曰“元晦”,其祝词云:“木晦于根,春容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跋潘显甫字序》,《朱子公文集》卷八十二。以下简称《文集》)朱子在《跋家藏刘病翁遗贴》中说:“熹字  相似文献   

5.
高似孙《史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南宋高似孙《史略》六卷二册,可称为研究中国史学史的专著之一。书已不传于中国,亦未见著录,幸宋版佚存书流转日本,藏于内阁文库,与也为高氏所撰之《子略》宋版(卷一至卷三,一册)同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宋本《史略》(以下“宋本”均指内阁文库所藏宋版)自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即受到重视,由黎庶昌、杨守敬编入《古逸丛书》,为人所  相似文献   

6.
方勺《泊宅编》是一部重要的宋代史料笔记。是书记录了许多北宋末、南宋初朝野事实,其中对方腊起义始末、熙丰间财政状况等记载,尤为后世史家所重视。但是,关于方勺是什么地方人的问题,历史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至今莫衷一是。所以,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泊宅编》,许沛藻、杨立扬两同志在《点校说明》中说:“方勺字仁声(一○六六——?),婺州金华(浙江金华县)人,一说亚漱(在浙江桐庐县)人。”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应该以婺州金华人为是。查万历《金华府志》、《宋史翼·方勺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近人余嘉锡《四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列宁的读书方法给我们的启示马克思曾经说过,他喜欢做的事情是“啃书本”。(见《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版,第304—305页)马克思终生有个从未间断的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他说,除了写文章外,我只做笔记,但是花费的时间很多……。马克思在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细心地写读书笔记、作批判的摘要。他认为作读书笔记和摘要是掌握丰富  相似文献   

8.
徐芳与钱谦益二人主要在1661年来往频繁,徐芳前往胎仙阁拜访钱谦益,写《与钱牧斋宗伯》一信请求钱谦益为《藏山稿》和《永思录》作序跋。徐芳收到《戏题徐仲光藏山稿后》《书南城徐府君行实后》这两篇序跋后,回以《答钱牧斋宗伯》一信致谢。临别之际,钱谦益为其著作《天目游》作《赠愚山子序》,徐芳亦作《寿钱牧斋宗伯序》赠别。钱谦益逝世后,徐芳惊闻钱家变故,作《柳夫人小传》,书写了钱谦益与柳如是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9.
论郑樵     
郑樵(1104-1162).号渔促,福建兴化军莆田县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是南北宋之交的学者。他是宋代反传统学者中最大胆的一位,他研究《诗经》时,认为《诗序)是"村野妄人"所作.彻底把(诗序)的说法加以推拥,对汉代的(毛传}、(郑实),则作彻底的剧创。郑标的说法,在南来时代起了革命性的影响。首先朱子接受他的观点,把以前进从传序)而作的(诗集传》全部废弃.另作反《诗序)的(诗集传}和《诗序辨说),形成来人的反《诗序)运动。郑檐的说法为朱子派学者所吸收,但他的地位并没有相对地提高。他的…  相似文献   

10.
在魏绍昌先生编辑的《李伯元研究资料》一书中,收录了署名李伯元的两种杂著,一种是《南亭笔记》,1919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另一种是《南亭四话》,1925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这两种书现在都有了新的版本,《南亭笔记》有1983年上海古籍书店的印本,《南亭四话》有1985  相似文献   

11.
一《钗头凤》词,赖有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八《诗话续集》)所载有关笔记,因而大体可解,不必兴“只恨无人作郑笺”之叹。然而三书(以下简称《野语》、《续闻》、《续集》)所记,有同有异,故《钗头凤》一词仍未得尽解,各家注释,也未尽合。兹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他选注的《陆游选集》对此词的解释为讨论基础,作进一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12.
《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是南宋开禧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公元1206—1207年)王允初保卫德安府城安陆的实录,是珍贵的宋、金军事史上第一手资料。王允初(1154—1214)字元父(亦作元甫),两浙东路温州永嘉县人。淳熙八年进士。开禧元年冬,任京西南略(今湖北省北部)德安府(今安陆县一带)通判,是这次保卫  相似文献   

13.
学 习 内 容 论 文:《热》(第九○一九四页) 《电》(第九五—一四八页) 札记和片断:(物理学)(第二五六一二六八页) 《热》是一篇没有写完的论文提纲,写于一八八一—一八八二年之间。《电》写于一八八二年,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篇幅最大的一篇论文。(物理学)札记和片断共三十一段,多数写于一八七三—一八七五年,是为写作《热》、《电》等论述物理学中辫证法问题的论文而准备的材料。这些内容相当于(总计划草案)第五项的第三部分。 在这些论文和札记中,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围绕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阐述了非生物界各种基本运动形…  相似文献   

14.
一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 以上这段话引自流传至今的怀素(737—799年)《自叙帖》。据《自叙帖》又可知,此话乃“书家者流”的“颜刑部”(颜真卿)所作。尚可见于《文苑英华》(卷737)所存的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一文。 《自叙》是一篇叙述怀素身世,回顾“西游上国”等激动人心的经历和艺术生涯的纪传体文章。该帖狂草,帖尾著有书于唐“大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即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有墨迹本和摹拓本存世。  相似文献   

15.
一、前记 《易》注称伏羲氏为祖国象形文字创作之始。汉末史家郑康成于《书序》注称,伏羲氏前,既有石刻的文字记载,中国文字创始当在伏羲氏之前,我们已在《再说人首龙尾的伏羲氏夏禹考》(载上海社会科学院版《学术研究》86、2期)一文中证实郑玄文注是确为卓识之见了。  相似文献   

16.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又号园公,洛阳人。他幼年好学,“卓厉不群,篇籍之在世者无不读,既读辄记不忘”(葛胜仲《陈去非诗集序》)早年曾学诗于颇有重名的崔德符;后又就读于太学。政和三年(1113)年春,以上舍甲枓及第,授文林郎,教授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六年八月解职归京,常与亲旧赏画吟诗,直到八年十一月方除辟人录。“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赢马帝王州”(《苦拙弟说汝州可居……用韵寄元东》)即是诗人写自己教授开德,闲居都城的经历。 宣和二年,母张氏病逝,于守制中识汝州守葛胜仲。宣和四年服除入京,葛氏力荐于朝,擢为太学博士。次年,“徽宗皇帝见所赋《墨梅》诗善,亟命台对,有见晚之嗟,遂登册府”(《陈去非诗集序》),除秘书省著作佐郎,六年闰三月,除司勋员外郎,旋擢符宝郎,并曾充任省闱考官。年末,陈与义受人牵累,贬为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酒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学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简称金本《水浒》)中,对其情节结构非常重视。正文前的三篇序文和《读第五才子书法》中都论及情节结构问题,正文的《楔子》及七十回书的第一回中、又都有关于情节结构的评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一金圣叹认识到情节结构对写好作品的重要性。他在《序一》中明确提出,有才能的作  相似文献   

18.
<正> 序和歌是日本古典诗歌的总称。《百人一首》中的和歌,全部属于短歌。由5、7、5、7、7共31个假名构成。《百人一首和歌集》、又叫《小仓百人一首》。为日本镰仓时代的著名学者,歌人藤原定家选定。成书于1235年。上起天智天皇,下至顺德院天皇(七世纪——十三世纪)、选一百位具有代表性的歌人的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史无确切的记载,因而后世聚讼纷然,各家说法不一。但综括起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1.作于屈原被疏初期。洪兴祖据《史记》、《新序》等书记载,定为怀王十六年。近人陆侃如又认为《离骚》是怀王十三、四年“造为宪令”、遭谗去职后所作。 2.作于怀王晚年到顷襄王初立之时。最早提出《离骚》作于怀王晚年的是明人陈第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书籍传播紧密相关联。福建一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刻书中心,一千多年来,闽刻文献在推动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历史贡献和重要的历史地位。美国所藏闽刻文献繁富,尤以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普林斯顿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图书馆等为多。为了进一步推动对闽刻文献的研究,建议编撰《海内外所藏闽刻善本书志》,对海内外闽刻文献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调查、著录和复制书影;建议在福州南后街三坊七巷设立闽刻图书博物馆;并在充分研究海内外闽刻的基础上,全面评估福建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