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CCA排序和海拔高度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所调查样地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区,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态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海拔梯度变化对均匀度无明显影响.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相关关系似乎并不大.就对环境梯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而言,灌木层最敏感.  相似文献   

2.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基于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从山麓到山顶(海拔850~1550m)的21个样地数据,运用群落物种丰富度S,物种多样性ShanonWiener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以及Simpson生态优势度D研究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几种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变化.随着海拔升高,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整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H值与均匀度J值有减小,生态优势度D值有增大的趋势.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呈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呈负相关.运用5种β多样性指数计算了各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各群落间的物种差异较大,相同种类少.  相似文献   

3.
江津县四面山森林植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江津县四面山的常绿阔叶林,是我省常绿阔叶林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植被的基本情况,几乎无人报导。本文以森林群落为对象,开始了这个地区的植被研究。 全文从植被环境、区系组成、森林群落类型和开发、利用与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特别是森林乔木的组成,福建柏、海南五针松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包括五个类型:常绿阔叶林退化前期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以及灌丛群落.通过对退化植被各群落类型的区系分析,得出了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区系组成特征,具体如下:(1)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的植物区系包括72科138属204种,其物种多样性低于常绿阔叶林的成熟群落;(2)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一致,表现了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是热带向温带的过渡;(3)人类的干扰导致了各退化群落中国特有成分的下降;(4)各退化群落类型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科、属和种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保持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特征,从植物区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恢复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青南地区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依据对青藏高原青南地区26个群落的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原始数据,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技术和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类型分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驱动下的水热条件,其次还受制于土壤养分.代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别与环境梯度有显著的相关性,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减少,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当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双向指示一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等级分划分类和排序方法,运用群落内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对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将7个样地划分为三组。其排序图较好反映了群落沿海拔高度和湿度梯度的分布格局。说明TWINSPAN和DCA对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重庆北碚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中4种群落的4种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季节动态及其与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A(腐殖质层)>B(沉积层)>C(母质层).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②A,B两层的4种土壤酶活性均以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最高.在不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中,以常绿阔叶林高;在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常绿阔叶林高,转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以四川大头茶重要值高的群落高;③土壤酶活性(A层)的季节变化规律很明显,但不同的酶类,其变化规律不同,这与四川大头茶的两个落叶高峰和环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公式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22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测定结果,将22个种群划分为4个生态联结种组。  相似文献   

9.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公式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22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测定结果,将22个种群划分为4个生态联结种组.  相似文献   

10.
燕山山脉植物群落的间接梯度分析与数量分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植物群落排序和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燕山山脉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山脉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以中山带的蒙古栎,山杨和五角枫等为优势种的群落为中心,沿3个不同的生境梯度方向,植被类型依次发生更替的分布特征,即沿湿冷生境梯度向又白桦为优势种的桦木林方向发展,沿暖温较湿生境梯度向以三裂绣线菊,毛榛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方向发展和沿湿度递减生境梯度向杂草丛群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无样地抽样法和样方法对万罗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进行调查 ,并对其调查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 ,得出无样地抽样法与经典样方法的关联度均大于 0 .7,证明无样地抽样法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是可靠的 ,为我国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调查使用不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常绿阔叶林在遭受不同采伐干扰后的恢复和更新,于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中对5个不同采伐处理下的样地进行了5年的秋季植被跟踪调查.样地处理分别是:(Ⅰ)去除大树保留萌枝,(Ⅱ)去除地表植物保留枯枝落叶层,(Ⅲ)去除地表植物和10 cm的表土,(Ⅳ)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以及(Ⅴ)对照.结果显示: ① 样地Ⅰ和Ⅱ的胸高断面积(BA)增长量最高, 分别为1 631.8 cm2和1 619.4 cm2;而样地Ⅳ的BA值增长量最少,为43.4 cm2. ② 样地I的BA值增加以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主要通过残留植株的生长而恢复;样地Ⅱ的BA值在5年中的恢复速度最快,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落叶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 样地Ⅲ的BA值恢复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样地Ⅳ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都非常少,BA值都小于10 cm2. ③ 各样地中幼苗的补充有一个波动的过程,恢复第1年最多,恢复第2年则发生锐减.样地Ⅰ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样地Ⅱ中幼苗也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但相对样地Ⅰ有较多的落叶树种.样地Ⅲ中幼苗主要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样地Ⅳ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结果表明采伐模式对常绿阔叶林的恢复和更新有着深远的影响.择伐上木层后,常绿阔叶树种能得到较快的恢复;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后,主要树种恢复缓慢;在皆伐下,落叶树种侵入,形成落叶树种为优势种或者常绿和落叶混交的群落.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发现我国最大水丝梨群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位于30°2′45″~30°8′40″N,110°29′25″~110°40′45″E.保护区面积10340hm2.1998年7月,我们在后河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过程中,在新崩河一带发现水丝梨(Sycopsissinensis)群落,1999年8月,我们再赴后河自然保护区考察,获取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证实该水丝梨群落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的水丝梨群落[1~4].该水丝梨群落位于后河自然保护区新崩河V型峡谷地带和灰沙溪一带,海拔100…  相似文献   

14.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m^2左右,平均约为241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m。左右,平均约为85.1m^2。林隙一般是在50a以内形成的,而30~40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于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热量带主要森林群落营养元素物理2的研究,结果显示:热带、亚热带的季雨林、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养分积累量多,循环速率高,温带地区森林的养分积累慢,循环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五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淮河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本文论述了该地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丛、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植被资源类型的特征,分析了该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植被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植被资源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水丝梨 (Sycopsissinensis Oliver)群落进行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分别将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在样方中进行定位 ,随机选取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小样方 ,运用多种指数判定水丝梨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格局类型 .结果表明 :4m× 4m、6m×6m的尺度上为集群分布 ,其余区组为随机分布 ,且各指数判定吻合性较好 .集群分布出现在较小的观测尺度上是缘于微环境异质性诸如光因子、土壤因子、林窗、岩石裸露的影响 .在较大区组上多呈随机分布 ,这与群落内气候和大生境的一致以及长期处于原始自然状态下密切相关 .水丝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群落学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上 .水湿因子和土壤因子是影响其生长进而影响其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糊聚类和PCA排序方法对太白山针叶林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将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相联系而给出群落的定量环境解释.分析表明,太白山针叶林的类型及分布主要取决于海拔、降水和热量.模糊聚类的截取水平选在模糊关系变化较大之处,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