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进入20世纪后,日本军部势力不断扩张,并与法西斯主义结合,逐步在内阁取得支配地位,最终在40年代初形成了凭借天皇绝对权威的、以东条英机个人独裁制为标志的日本法西斯极权主义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明治宪法中天皇总揽大权下的权力分立制:帝国议会拥有协赞立法权,内阁拥有辅弼权,裁判所拥有以天皇名义进行审判的司法权,然后分析这种权力分立制的四个特点:它是天皇总揽大权下的权力分立制,统治是立体,分立是补充,它不是完整意义的权力分立,更不是严格意义的三权分立;它缺少制衡机制,而直接受控于天皇;它不是确定意义的权力分立,而是一种可以此消彼涨的权力分立。文章还尝试探讨这种权力分立制形成的几个原因:它是日本遵循传统和求现代的产物;它受制于日本当时的国策;日本制宪者受德国现实之启发,是日本各阶段斗争和权衡利弊的产物。明治宪法对日本近代政治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大的是为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伏尔泰史学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批判政治军事史,倡导文化史;批判神学史观,提倡理性主义史学;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顾颉刚的疑古史观是我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的桥梁。它反对封建意识,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它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将历史辩证法运用于史学研究。疑古史观还体现了对史学主体意识和主客体关系的重视,为史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主要包括阶级斗争史观、人民群众史观、社会矛盾理论等。他所确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晚年的思想偏差对中国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赫·乔·韦尔斯所著《世界史纲》在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其在世界史普及方面的杰出贡献,而且是一部基于新世界史观的开山之作。《世界史纲》迎合了时代、社会对史学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对传统世界史观的突破,其观念已经具备了新世界史观的基本内涵。韦尔斯作为新世界史观首倡者之一,其史学思想尤其是世界史观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其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政治制度几经变化,最后却逆现代民主而行,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的政治体制。它是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积淀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历史上的天皇权威、武士道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膨胀、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主导、对外战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及明治体制本身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8.
历史具有历史本体和历史意识两重含义,历史本体是客观的,而历史意识具有主观性。对历史的认识要受历史观的支配,西方的历史观在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经历了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天命史观、理性史观、历史哲学的演进,这些理论虽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当时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的优秀成果,都是人类思想进化的阶梯,为唯物史观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9.
不少读者来信,要求解释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现特刊载这篇文章作为解答。日本是世界上尚存不多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它的君主称做天皇。天班名称的由来和古代天盛制天皇的称号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在日本史学界是有争论的。一派认为,天皇自日本民族建国并发展为统一的国家以来,就一直  相似文献   

10.
我看世界     
天皇是二战元凶读贵刊《参拜,就难求谅解》(2005年12期)中有一段:“如果小泉认为战争责任不能由东条英机等一部分人承担,那么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是裕仁天皇,还是全体日本人民?”本人认为,二战的日本战争元凶就是裕仁天皇。依《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皇统率陆、海军”。日本对别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挑起的世界大战不都是这位天皇“圣裁”的吗?那些充当肉弹冲向目标的“武士”们不都是高叫“天皇陛下万岁”的吗?不是只有“为天皇英勇赴死”的人才有资格进入“靖国神社”的吗?像东条英机之流的这部分人不过是“天皇”的奴才罢…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日本经济遭到重创,发生所谓“昭和恐慌”。其中农业危机尤为严重.农村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由此发生重大变化。但统治阶级对农村的救济政策在政党政治的干扰下,成效十分有限。农村危机的恶化导致日本法西斯主义大肆蔓延,结果农民被纳入法西斯体制当中,促进了农村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客观上也为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战争责任,由于美国的庇护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掩饰,日本天皇裕仁逃脱了惩罚,人们往往只怪罪日本的军国主义。事实上,除了日本军国主义外,天皇对战争负有直接责任。天皇的免责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满州农业移民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明,日本农业移民不是单纯的经济移民而是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政策服务的,具有军事性、政治性、法西斯性的“国策移民”,其政策演变有如下特点:(1)表面上是拓务省、关东军、加藤集团共同制订的,但始终起主导作用的是军部在中国的代理-关东军。(2)移民政策演变过程与日本法西斯体制形成过程及扩大侵略战争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土族文学史》的编写、分期及其文学观、文学史观等问题。《土族文学史》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族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土族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述,特别是对土族民间文学的《格赛尔》以及史诗、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经典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体现出编者的整体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填补了土族文学历史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生态角度对《圣经》的重新解读。《圣经》呈现出双重形象:一方面因其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被视为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对化解地球生态危机有积极作用。通过辨明《圣经》双重形象的由来,一方面肯定《圣经》与生态危机的形成有着无法摆脱的思想和文化干系,另一方面则对其潜在的生态资源提出挖掘再造的可能。《圣经》内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与西方人自然观、近代科技的关系,《圣经》独特的历史观与近现代进步主义的承接关系。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圣经》通过影响和塑造西方人的价值观、自然观并经由基督教文明的传播,确实介入了对全球生态的破坏。如何扭转其负面影响,重新开发《圣经》的生态资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当下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史学危机”的说法的十几年了,最近看来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而越来越严重了。本文认为危机主要表现在史学研究的大量低层次重复,不少史学论著缺乏思想深度和一些有识之士试图拯救危机的努力,失败这三个方面。必须找到适合中国史学发展的新范式才能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已经结束60年之久,然而日本的战争责任和历史认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相反,政府高官顽固频繁地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和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屡次获得当局通过,修改和平宪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切都说明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已经演化成战后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历史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建构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述了两种经济模式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危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理论界对于银行危机的各种解释: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在宏观层面上从制度、金融史、经济周期等多角度研究银行危机,揭示其形成的内在机理。认为现代银行危机理论主要运用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对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包括银行挤兑模型、信息非均衡理论、银行行为理论;要全面解释银行危机,就要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