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对锂电池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锂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关于锂电池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多以宏观性质为主,从分子水平的层次来考察离子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者甚少.γ-丁内酯(BL)具有中等的介电常数和较宽的液程,在锂电池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运用光谱技术研究高氯酸锂与BL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利用拉曼光谱技术详细研究了LiClO4/BL溶液中的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高氯酸锂和BL均按标准方法提纯.拉曼光谱用法国Jobin-YvonU1000拉曼…  相似文献   

2.
有机电液的选择和优化是开发锂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了解电解液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体积性质是溶液研究中十分敏感和精确的方法 ,对理解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微观离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在 2 98.1 5K ,锂盐 (LiClO4和LiBr)在碳酸丙烯脂 (PC) +共溶剂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乙腈 (AN) ,四氢呋喃 (THF)和甲酸甲脂 (MF) )的混合溶剂中的体积行为 ,根据定标粒子理论[1 ] 计算了电解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体积 ,分析了电解质—溶剂相互作用的体积效应 ,并应用离子的…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在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化结构对于锂离子在电极上的嵌入具有重要的影响 .振动光谱技术不仅可以从溶剂分子的光谱变化得出有关离子—溶剂相互作用的信息 ,还可以计算溶剂化层内溶剂分子的数目 ,即溶剂化数 (solvationnumber) .1 实 验本实验所用LiClO4 和碳酸丙烯酯 (PC)均按标准方法提纯 ,红外光谱由美国Bio RadFT4 0红外光谱仪测定 .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in IR软件进行 ,谱带拟合选用Gaussian Lorentzian函数 .2 结果与讨论当在PC中加入高氯酸锂后 ,由于锂离子与PC的…  相似文献   

4.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是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等复杂相互作用的宏观体现,这些微观相互作用是决定电液乃至电池性能的根本原因[1].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对锂电池的循环效率、工作电压、操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锂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1].LiBF4是目前锂电池液体电解质的常用盐类,其与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和正负离子间的缔合必然对锂电池液体电解质的性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红外、拉曼光谱技术, 研究了不同浓度下LiBF4/γ-丁内酯溶液中的离子缔合和离子溶剂化,并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了离子对的构型.  相似文献   

6.
在锂电池电解质溶液研究中,人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Li^ 在有机溶剂中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前期工作我们重点研究了锂盐在碳酸丙烯酯(PC) 乙腈(AN)混合溶剂中的标准偏摩尔体积,为了进一步讨论离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必须由电解质的标准偏摩尔体积得到Li^ 及对应阴离  相似文献   

7.
根据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调控区DNA序列设计了两个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得约900hP的DNA片段插入到pUC18质粒的XbaI/KpnI位点之间.PCR产物的克隆经双酶切、PCR检测和序列分析证明是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片段与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相应DNA序列相比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指导异源基因的表达和进一步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动物生产医用蛋白提供了有效的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二元藻胆体模拟复合物(RPC/APC)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能量在RPC和A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能量从RPE传递到RPC的时间几乎相等(50ps);除此之外,RPC到APC没有其它能量传递的通道.结果为能量可以从RPE直接传递到APC同时也可以经过RPC传递到APC,RPC作为能量传递的中间受体,在实际的体系中其作用是通过竞争的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藻胆体模拟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在R-PE和R-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能量从R-PC传递到APC的时间几乎相等(50ps);除此之外,R-PE到APC还有两种能量传递的通道,能量在这两个通道的传递时间分别为110ps和400ps.即:蛋白之间的能量传递通道是并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用淋球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男性淋菌性尿道炎,61例患者中9例作分泌物培养和PCR,培养阳性2例,PCR阳性5例;52例先取尿道拭子作培养,后取始段晨尿作PCR,培养阳性1例,PCR阳性18例.培养总阳性率4.92%,PCR总阳性率3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晨尿淋菌PCR可作为一种敏感方法用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平面型的侧基配位双核锆分子氮络合物{[1-prPCH_2SiMe_2)_2N]ZrCl}_2(μ- ̄2η:η ̄2-N_2)的电子结构、成键图象以及锆碎片络合物与分子氮轨道相互作用是通过量子化学SCC-DV-Xa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这类前过渡金属原子的d轨道和分子氮1π_g轨道之间有较强的d-π作用,以致对分子氮有显著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MonteCarlo模拟研究了具有4-自旋相互作用Ising模型的磁学性质.模型建立在平面蜂窝状晶格上,除了考虑对相互作用以外,还考虑了四自旋相互作用.给出了不同四自旋相互作用下系统的磁化强度、磁内能、磁比热、磁化率以及转变温度等物理量.结果表明,4-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Ising模型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但基本上是定量的.Monte Carlo模拟的结果对有效场理论(EFfr)的结果给出了很大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荧光偏振法研究苝和富勒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结果表明, 苝和富勒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 本方法的一个优点是不经分离既可测定荧光物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二元藻胆体模拟复合物(R-PC/APC)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事的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能量在R-PC和A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人R-PE传递到R-PC的时间几乎相等;除此之外,R-PC到APC没有其它传冯通道,结果为可以从R-PE直接传递到APC同时也可以经过R-PC传递到APC,R-PC作为能量传递中间受体,在实际的体系中其作用是通过竞争的机制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分离变量法所得(2+1)维广义Nizhnik-Novikov—Veselov方程广义解(包含2个任意函数)中引入符合条件的Jacobi椭圆函数以及Jacobi椭圆函数的组合,从而获得了该系统的一些新双周期解.研究了这些周期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相互作用是非弹性的.考虑下述2种极限情况:Jacobi椭圆函数的模数部分取0或1,能获得一种称作半局域(在一个方向上是周期的,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是局域)的新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非弹性的;Jacobi椭圆函数的模数全部取1,则获得了一些新的局域激发结构(two-dromionsolution),研究表明,这类局域激发之间相互作用后仍然是非弹性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数字印制电路板(PCB)上,在间距很小的电源面地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层电容(一般为0.02~200nF),该层电容对ΔI噪声有抑制作用.本文采用混合位积分方程法(MPIE)和矩量法(MoM)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描述了在高频时(100MHz~3GHz)PCB板的电源面/地面层结构对ΔI噪声的作用.与实测数据相对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采用该方法定量地分析PCB板的电源面/地面层结构参数对ΔI噪声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在高频时减小ΔI噪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波的生物非热效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的电偶圾相互作用,使它们以氢键的形式相互偶联在一起,形成水的团簇结构,且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结合.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水分子将发生取向极化,其转动频率恰在微波频率范围内,因此,原来较大的水分集团变小.甚至产生单个的水分子.以微波与微生物水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微波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时可以产生的两种效应,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提出了非热效应是微波作用于生物的主要效应.并对微波与生物体的作用机制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锂盐+碳酸丙烯脂(PC)+乙腈(AN)混合物是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模拟体系.本文采用了^13C—NMR光谱技术研究了LiClO4在PC+AN混合溶剂中的溶剂化作用,根据溶剂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随锂盐浓度以及溶剂组成的变化关系确定了与Li^+直接配位的溶剂分子上的原子,定量计算了Li^+第一溶剂化壳层中溶剂分子的分配情况,深入认识了体系中离子与分子溶剂相互作用的微观本质,从而为热力学性质和传输性质的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成组后难以管理的问题,设计锂电池智能管理模块.该智能模块基于STM32芯片设计并架构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由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高效地监控管理锂电池充电、放电过程,并提供上位机和触摸屏动态显示锂电池组的工作状况.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和软件滤波采集模块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量来减小采集误差.为锂电池管理模块提供精确的原始数据.经实际验证,该智能管理模块解决了锂电池成组后易发生过充电、过放电、过流、电池提早老化、爆炸等问题,提供了更长寿命、更低维护、更可靠的锂电池组.  相似文献   

20.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对锂电池的循环效率、工作电压、操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锂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1] .LiBF4 是目前锂电池液体电解质的常用盐类 ,其与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和正负离子间的缔合必然对锂电池液体电解质的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利用红外、拉曼光谱技术 ,研究了不同浓度下LiBF4 /γ -丁内酯溶液中的离子缔合和离子溶剂化 ,并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了离子对的构型 .实验所用LiBF4 和γ -丁内酯 (BL)均按标准方法提纯 ,拉曼和红外光谱分别在美国NicoletFT -NEXUS红外和拉曼光谱仪上测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