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学建模的实质是把研究的实际问题,抽象简化为数学模型、求解,再利用数学模型的解来解释实际问题.笔者对当前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说明了职业院校数学建模模式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职业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基本模式,通过案例探讨在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案例分析中体会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强化数学建模运用,利用计算工具减轻计算负担,集中精力进行数学建模思维训练,适当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建模,以及通过设置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水平数学的建模问题,开展趣味性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提升数学建模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数学建模模式是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它将最大程度发挥数学理论的作用服务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岳华  陈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4,(29):180-180
该文阐述了把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叶永刚 《科技信息》2012,(1):398-399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思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可遵循以下几点:(1)在概念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2)在内容中培养数学建模意识;(3)在习题和作业中强化数学建模方法;(4)在考核中包含数学建模内容。  相似文献   

4.
安然 《科技资讯》2014,(8):185-186
本文探索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把常规教学、科研、竞赛指导、数学建模及数学实验于一体的数学必修课教育模式,利用构建"数学课程内并入法",采用"问题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模式,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组建优秀数学建模竞赛团队,有计划地加强团队科研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问题驱动、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三位一体"的高职数学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数学建模的一般知识,并给出了利用方程知识进行数学建模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对于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针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五点途径:1)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2)在应用中体现数学建模的思想;3)重视传统数学课中重要方法的应用;4)把例题或习题改为为简单的数学建模问题;5)在考核中让学生建立数学建模意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培训为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高职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必要的。在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组织安排上我们也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本文就此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学模型是一种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树立建模的思想对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数学建模过程进行分析,应用数学求解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举例说明了利用数学建模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书勤 《科技信息》2012,(4):120-120
本文主要对数学建模对高考应用题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说明了数学模型建立的几个步骤,然后再利用数学建模求解一些具体的高考题目。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是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桥梁,本文通过生活中交通漉量的实例讲解建模思想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建模,利用算法和一些软件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赛后总结是数学建模的重要环节之一 用数学规划与积分方法建立模型,并灵活使用Lingo和Maple软件,准确回答了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中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师应用数学专业"平台"+"模块"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职业规划引导,延伸专业课堂,共享教育资源,构建互助平台,获取资格认证的"目标引导"式培养模式,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中数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经过调研、分析、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心灵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的统一。结合作者的数学教学,阐明了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美学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和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谈及什么是数学素质,阐述21世纪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的5个方面,浅论中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阐明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数学方面的特殊能力的表现,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特殊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从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强调了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引用数学实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出了数学改革教学和实验的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陈省身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的事实。分析表明,民国时期,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积极开办数学讨论班,培养数学研究生,主持中央数学研究所;改革开放后,他组织系列“双微”会议、领导暑期研究生讲习班、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等,在国内传播现代核心数学,彰显了陈省身为建设中国数学大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数学"与"数学实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与"数学建模"又是一对不同的概念,"演绎数学"与"实验数学"是随着实验数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依数学研究方式不同形成的分类,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严格的区分,更不可能互为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