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能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因为有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为基础;有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民党对异党的排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共同奋斗目标等历史基础。它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
从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也由于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纲领和政策,抗战开始不久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军队所承担的正面国民党战场.本文就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认识.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口羊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这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了较积极的…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救亡为基础,把争取民主作为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后提出党的工作中心是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又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实现彻底的民主制度;抗战后期,又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号召,得到广大人民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为抗战后政治民主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因为有马克思恩格斯和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为基础;有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民党对异党的排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共同奋斗目标等历史基础。它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不仅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战,而且也在敌后战场上发动游击战争,一定程度上牵制、消耗了部分敌军,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游击战的战略认识的偏颇,战术运用的僵化,又不善发动民众进行全民抗战,固守片面抗战路线,加之与中共敌后武装频繁摩擦,实力受损,又遭日军离间、利用,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统一战线的同时,也积极与国民党内各地方实力派建立统一战线。桂系是国民党内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占有广西地盘的一个重要派系。抗日战争中,它扩展到安徽,并拥有五个军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兵、商、学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国民党接受团结抗日的主张,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日战争究竟是共产党领导的;还是国民党领导的,或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在抗战史研究中,众说不一,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研究历史首先要忠实于史实,从史实中引出结论。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出,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得以实现并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抗战初期,国民党对抗日是消极的,之所以能使国民党走上抗日的道路。建立起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早在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被迫召开旧政协,中国显露和平建国的希望。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体,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的拥护下,用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人民政协,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广大爱国官兵的对日作战是努力的;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决定了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的失利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党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要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打进国民党的合法组织利用国民党的合法组织进行抗日宣传工作,这是广西地下党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特殊斗争方式方法。广西地下党在学生军的工作推动了国民党桂系坚持抗日,对广西的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广西学生军在中共的影响、推动和在其基层起主导作用条件下,走过了自己光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一、民盟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民主同盟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之外的中间党派联合的政治团体。它是在统一建国同志会、民主政团同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推动的产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先后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法令,使抗战初期出现的进步景象渐趋消失。特别是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更加强对共产党员、进步分子及各小党派、各救亡团体的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在中国革命史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的反侵略战争。184D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凌辱和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历史。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争取民族的解放,英勇地进行了反对外国侵略者的‘1.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所持抗战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国民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思想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抗战理论有本质区别。毛泽东《论持久战》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出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揭示了人民战争是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权的归属问题,党史学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共产党领导说,认为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关键的或主要的领导作用;二是国民党领导说,认为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在抗战中居于领导地位;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说,认为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对抗战实行了政治、军事、组织上的共同领导;四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说,认为中国的抗战在实际匕并个存在统一的领导,它是由国共两党分别领导进行的;五是领导权转移说,认为抗战的领导权有个转移过程,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掌握了领导权,而到战略相…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战作用被世人忽视原因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国外忽视这一贡献,究其原因,大致有三:(1)“先欧先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2)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相对衰竭;(3)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损害了中国的抗战形象。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发动内战,国共两党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各民主党派从大局出发,承担起调解国共矛盾的大任。他们利用种种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求和平竭尽全力。虽然,几经反复终因国民党反动派执意动武而使战火重燃,但民主党派为民族的安定强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1939年9月-1942年初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展开的三次重大战役。这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1939年9月至1942年初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展开的三次重大战役。这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1938年3-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国民党军在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辉煌胜利,对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即有国民党的中夫军,也有具各地“杂牌”部队。战役的胜利,正是他们团结奋战,共同海的结果,国民党中内军第二十军团在汤思伯的带领下参加了这上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