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与人》2009,(6):F0002-F0002
自1979年10月以来,《自然与科技》杂志已经走过了三十载风风雨雨,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的相互期待。也在激动和快乐中持续了三十年。从幼年的《博物》到青年的《自然与人》,再到而立之年的《自然与科技》,一路上有过耕作的艰辛,也有过丰收的喜悦。幸运的是,杂志始终都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朋友的忠诚陪伴和热心扶持!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资本再投资 资本主义教科书的基础,是将赚来的钱向生产资本作慎重的投资。而已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资源生产率的自然资本家,将他们的生产环路封闭起来,变成一种以终局为基础的(solution-based)商业模式,而只保留了一项主要任务。他们必须对恢复、保持和扩大最重要的资本形式──他们自己的自然生境和生物资源基地投资。 这一点在过去并不那么重要。直到最近,商业可以不顾生态系统的破坏,因为它并不影响生产,也不会增加成本。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仅1998年一年中,暴戾的天气使3亿人背井离乡,造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04年首次进行的全国性湿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湿地3848.55万km2(不包括水稻田湿地),其中自然湿地有3620.06万km2,库塘湿地有228.50万km2。根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简报》分析,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  相似文献   

4.
Grove  N. 朱名宏 《世界科学》1990,(2):32-33,10
在逃避人类的侵犯过程中,圣奎恩谷(San Joaquin)的毛皮狐找到了栖身之地。为了保护这种狐及其它当地被危及和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自然保护组织买下了距洛杉矶西北150英里的面积为18万英亩的Carrizo平原近一半的土地。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一块自然草原。私立的、非盈利的保护机构在过去37年里,通过采用贸易式的而不是强硬的途径,在所有的50个州得到了350万英亩的土地,旨在挽救植物、动物及其生境免于绝灭。基于私人基金贷款和社团赠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时间在自然的空间中流淌,折射历史的文化在时间的流淌中越来越远去了,消逝了。但在我们地球的一隅,自然、历史和文化却交融、凝固了,这就是柬埔寨暹粒省的吴哥地区。  相似文献   

6.
自然的生命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冬萍 《大自然探索》1998,17(3):106-109
将自然理解为一个需要生命和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是承认其价值,特别是内在价值的基础和依据。新生自然,保护自然不仅是生态伦理学的原则,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鲁木齐自然博物馆里有十几具古尸展出。最吸引人的是那具在罗布泊西部楼兰遗址中发现的女尸。这位青年女子仰面平卧,全身裹着十分精致的平纹毛布。她头戴尖型毡帽,脚穿翻毛皮制鞋,大眼睛、高鼻梁、栗色的长发散披肩上,面孔十分俊秀。关于这具古尸的年龄有过一场有趣的争论。一开始物理学家确定这具女尸的年龄为6000岁。这立即引起历史学家的怀疑。他们认为古楼兰国的历史记载没有那么长,6000年前也不可能有毛织物、皮制鞋和其他那些随葬品,历史学家认为楼兰女尸的年龄不会超过3000年。  相似文献   

8.
读友汇     
《自然与人》2011,(1):66-66
欣闻《自然与科技》杂志社编制的2011年鸣虫文化主题日历《城市中的草蜢乐队》免费发送,我想争取一本。我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市民,平时有机会就观鸟、看植物,但是对于城市中的昆虫知之甚少,希望有机会看到这本主题日历。  相似文献   

9.
奇云 《世界科学》2005,(4):37-40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尔盆地,科学家发现了距今有400万年历史的直立行走的古人类化石。这比第一个被确定为采用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露西”还要早80万年。有趣的是,“露西”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自 1 978年5月 创刊以来, 《自然杂志》 已走过40年的历程。 念及《论语》 中 “ 四 十而不惑” 的话语, 用以回首和展望亦是贴切的,尽管杂志的生命力可能比个人生命历程漫长和 持久得多 。 所谓 “ 不惑” , 是指在办刊过程中, 对《自然杂志》 的办刊理念、 定位与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此, 我们回顾往昔, 展望未来并重申“高级科普期刊” 的办刊定位。  相似文献   

11.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盛基 《科学》2006,58(6):29-31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命题,它还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或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人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互相关系,编织成了一张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网。远在现代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中国各族人民就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自然圣境就是这类民间保护自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空中城堡     
钟小龙 《知识就是力量》2011,(3):F0004-F0004
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搬到了树上。美国1983年就开办了攀登爱好者学校。爬树的兴趣不再仅仅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它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运动和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有趣活动。不只是在白天,晚上也是如此。56岁的格哈德·F.伯哈尼克,长得有些像木本植物,眼睛像太平洋的海水一样蔚蓝。从1969年起,他就一直生活在旧金山以北近300千米的一个由渔民和伐木工人为主要居民的小城,小城的这片森林归他负责之后,他就一直是看林员、伐木工人,同时还是个善于攀登的人。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4,(12):77-77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因为自己的体型过大而付出了代价。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相互制约的自然因素最终必然会把食肉动物的体型大小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科学家研究了灭绝于更新世末期(5万年前至10万年前)的大型动物,结果发现其中的巨型动物全部都是在600万年以内灭绝的,而相对较小型的动物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境.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各种造园要素的艺术化处理,充分体现了建造者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0,(12):34-35
“向荒山要粮,向大海要地”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豪迈的改造自然和环境的思维和做法,人的这种要求和做法似乎是天经地义和合情合理的,因为要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而且还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服更现代更文明。改造环境的另一个动力当然便是人与生俱来的探索自然、认识万事万物机理的本性,所以今天才有了基因工程、克隆动物(克隆人也不会遥远)、纳米技术、计算机等不断发展的高科技,发展的理由即是让环境适应人,比如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食物就是为了解决全球人口的吃饭问题和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据此自然便根据人的意志被改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音频技术的提高,4英寸书架箱在音质的表现上突飞猛进,在最近两年逐渐成为市场中的热点产品。小音箱的体积自然很小,那么优点也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对于小桌面空间的用户来说,能找到一个音质表现不错而又不太占用太多空间的音箱,那绝对是如鱼得水了。另外,大多数4英寸书架箱定位于中端消费市场,在价格不高的同时做工用料却很到位,可以说如今的4英寸书架箱,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8,(2):6-6
2007年10月31日,在美国华盛顿州立研究所,第一只被认为初步掌握了人类基本语言的大猩猩因自然原因死亡。这是一只雌猩猩,名为“婉雪”。它1965年出生在非洲,也就是说它死于40岁出头。从1980年开始,婉雪一直生活在华盛顿中央大学的艾伦斯伯里校园内。在一项研究计划中,它学会了大约250个英语单词,并且向另外三只大猩猩“教授”这些单词。要确认它已经懂得某个英文标识,  相似文献   

19.
砸在牛顿头上的那只苹果开启了一位科学伟人的思想宝库,也开启了一个人类认知自然的崭新时代。而在2010年3月底,对撞成功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有望在电光火石的粒子碰撞中,撞出若干启发人类攀上认知自然新高峰的“金苹果”。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前所未有的能量级进行对撞实验,将高度活跃的粒子以超快速度撞击到一起,  相似文献   

20.
百花岭观鸟     
现代文明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渐渐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人们发现,度假休闲、走进自然可以调节缓解工作压力,而观鸟正是人们亲近自然、松驰身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