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一名 《科技信息》2009,(10):189-189
VOIP接入网关是NGN网络体系中的重要组件之一,支持语音,Modern数据和传真等多种实时业务接入到NGN网络。NGN网络是基于IP的网络体系,如何在NGN网络中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是NGN网络商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VOIP接仝网关提供的基本业务,分析影响VOIP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研究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胡俊良 《广东科技》2006,(12):61-61
一、什么是VOIP VOIP即Voice Over IP,是把话音与传真转换成为数据,然后与其它数据一起共享同一个网络。由字面意义,可以直译为透过IP网络传输的语音讯号或影像讯号,所以VoIP就是一种可以在IP网络上互传模拟音讯或视讯的一种技术。简单地说,它是藉由一连串的转码、编码、压缩、打包等程序,好让该语音数据可以在IP网络上传输到目的端,然后再经由相反的程序,还原成原来的语音讯号以供接听者接收。  相似文献   

3.
黄高飞 《科技信息》2007,(6):176-177
VOIP是基于IP网络的一种语音业务,VOIP系统的QoS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VOIP的QoS,在分析了VOIPQoS的影响因素、语音质量评价模型和弹性覆盖网络平台构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弹性覆盖网络的VOIP系统构建方案,通过端对端的协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特网IP数据报路由机制的缺陷,使通话过程中语音分组转发的时延与丢包率的影响因素的和更小,从而提高了通话语音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可明显提高VOIP的QoS。  相似文献   

4.
周利霞  齐士超  杨奕  刘磊 《科技信息》2012,(35):120-120,184
VOIP是把语音技术集成在IP协议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一种全新的通讯方式。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利用IP网络,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本文从VOIP的基本原理出发,主要介绍了VOIP技术在天津市地震局的应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IP电话是将语音数据通过分组网络传输的,用分组网络作为会话者的主要通讯信道。呼叫中心是IP电话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帮助用户寻找当前网上的其他用户。为使用户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分布式呼叫中心,并为日后良好的运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8个方面提出了衡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分布式呼叫中心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全球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基于IP网络的VOIP通话方式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提供了一种低廉的途径,近几年出现的软交换技术标志着以多媒体通信为主体的新一代VOIP通信方式的到来。本文介绍了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VOIP系统通信所采用的MGCP协议,并结合MGCP协议,对语音通话流程就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合VOIP技术和Parlay技术阐述了下一代呼叫中心技术, 探讨了下一代呼叫中心发展所需的支持技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海 《科技资讯》2011,(35):17-17,19
IP网络电话是一项涉及计算机网络、信令协议、数字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价格低廉是IP电话能够进入市场的首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IP电话均采用语音分组技术、语音压缩编码和统计复用,带宽利用率高,完成一次通信所需的成本大幅度降低I。P电话中的语音处理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保证一定话音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编码比特率;二是在IP网络环境下保证一定的通话质量。前者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语音编码技术。本论文主要介绍G.723.1、G.729语音编解码算法及其在VOIP应用中的性能分析比较,同时介绍G.729在DSP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庾佳 《科技资讯》2009,(34):208-208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原有的电话通讯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VOIP网络电话的优势,节省通话成本,是一项深具挑战性的任务。文章结合大学校园里学生宿舍这个通话费用相当可观的特殊环境里,分别探讨语音全面IP化、传统语音线路与VOIP并存这两种VOIP系统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并从初期建设、硬件成本以及后期使用及投资回报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VOIP与呼叫中心技术的融合,构建比较完善的网络教育呼叫中心服务系统.使得网络教育的手段得到加强,管理更加完善.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网络教育环境及模式,构建基于VOIP技术的呼叫中心系统,进行方案实现分析.结果 呼叫中心服务系统应用于网络教育,加强了咨询效果,减少了人力和财力投入,可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及网络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提升教育能力和质量.结论 基于VoIP技术的呼叫中心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技术和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1.
蒋英华 《科技信息》2009,(20):I0174-I0176
随着光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原来在数据通信网中被视为应用“瓶颈”的带宽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推动了IP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各种应用向IP靠拢,VOIP电话/VOIP网络电话(又称IP PHONE或VoIP)业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在局域网中实现VOIP网络电话之间通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VOIP业务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由于其低廉的资费,深受用户欢迎,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现在VOIP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国际上基本采用统一的标准,它的语音质量良好,再加上全球网络的普及、大部分传统电信运营公司开始提供VOIP电话业务。随着VOIP服务优势的体现,VOIP的应用也应更为推广,为国内各行各业的通信提供便利、安全的服务。因此,本文诣在研究VOIP技术的实现方式,借助网络,建立一个实用性的语音通话系统,供内部人员通信使用,同时也算对VOIP技术的应用做一个推进。  相似文献   

13.
刘洁茹 《科技信息》2013,(25):75-75
<正>0引言随着宽带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IP技术的应用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步伐,加之目前VOIP技术已非常成熟,其很有可能在不断的发展应用中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话交换。传统的电话服务在电话终端上仍然主要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而VOIP,呼叫方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直接拨打电话,并通过其计算机上的相同IP包数据流接听电话,下面就来浅要介绍一下VOIP技术,介绍IP电话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cWILL(Multi—carrier Wirelessinformation Local Loop,S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宽带演进版本)技术的可提供通用、高效语音业务的实现机制,解决目前基于无线IP的语音系统移动性受限、空中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机制在无线接入侧通过业务汇聚网关,提供标准的SIP/RTP接口,保证此架构与其它网络互联互通的简单;通过无线接入侧的用户数据库,配合用户标识符,保证本机制的网络移动性管理在无线接入网内部完成,可以方便的支持移动应用场景;通过无线接入侧的空口语音传输机制、宽带基站和业务汇聚网关之间的数据复用技术,提高了空口和无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用户数据的高效传输。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呼叫中心只能接受来自PSTN的语音信号,不能完成视频和文本信号的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呼叫中心设计方案.应用TAPI3.0(电话应用程序接口协议)完成控制传统电话媒体流和支持IP电话呼叫的功能,在传统PSTN的呼叫中心中扩展了与Internet连接的功能,实现了语音、视频和文本等多信号的接受与发送.这种以Internet为主的呼叫中心功能强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卢晓明 《科技资讯》2012,(27):19-19
基于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的综合光接入,具有节省主干光纤,传输容量大、距离长等优点,成为用户接入的主流技术。从终端开始IP化的语音业务已经不适合接入传统的TDM网络,通过深入开展"光进铜退"工作,FTTH等小型语音网关设备已经取代了传统PSTN交换机接入方式,而IMS在网络架构、网元设计及协议支持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小型网关的规模部署,本文主要讨论PON语音业务接入IMS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益林 《科技资讯》2012,(13):4-5,7
基于VOIP技术的云呼叫中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产业园区,各跨国公司和各地市分支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云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关键模块功能,云服务管理方式及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开发出能够适应新型呼叫中心的座席平台成为VOIP应用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基于这种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H.323协议栈之上,将语音通信逻辑和业务逻辑封装在一个通用的中间件的方法.描述了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并最终实现了可以同时处理话务和应用业务的纯座席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9.
医院互联网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互联网呼叫中心是集网络、计算机电信集成(CTI)、交互式语音应答(IVR)、数据库以及Internet技术为一体,综合运用传统语音技术、电子邮件、传真等多种形式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医院互联网呼叫中心体系结构的分析,阐述了医院互联网呼叫中心支持的主要业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VOIP语音系统建设原则,论述了VOIP语音专网解决方案和业务类型,同时介绍了基于软交换的语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