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小说以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古朴敦厚的神话复现艺术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在世界文学中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手法入手,从超自然因素、神话模式及拼版叙事三个方面分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魔幻表现手法,并揭示小说现实意义:黑人只有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小说主人公奶娃(Milkman)的家族姓氏"戴德"的象征寓意及文化意义,通过研究戴德家族祖孙三代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与黑人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该小说的回归黑人文化的主题.阐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下,黑人只有坚持、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家荣教授的新作<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是对中西叙事文学的叙事精神进行研究比较的论著,主要论述了中西神话、戏剧、小说和叙事形式的异同.全书逻辑清晰,言语精练,观点新颖,令人深思,是一部极具重要学术价值的中西叙事精神比较的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4.
杨芳 《科技信息》2007,(16):10-11
神话是古代人们利用超自然的力量解释自然界事物,是人类生活经历的隐喻式表达。在《所罗门之歌》中,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有机地将其小说创作与神话融合在一起。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探讨小说中的神话原型与模式,论证莫里森通过描写黑人民族的神话与仪式,表达非裔美国人对非洲文化遗产的继承,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入手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丰富的文化现象如飞翔的神话和奇特的命名等进行阐释,同时通过对小说人物梅肯·戴德父子和彼拉多的描述简要剖析莫里森对本民族文化出路的探索与追寻,并最终提出了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对待本民族的文化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给予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效果。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入手,阐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们怎样表达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然而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叙事角度方面看,都与盛行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有很多相似之处,呈现出明显的海派文化特征.<长恨歌>与现代都市民间神话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现代都市民间叙事是以现代都市世俗审美叙事的方式出现的;<长恨歌>体现了对启蒙话语的消解;<长恨歌>中所描写和弘扬的道德与人情之高尚充分体现了世俗之美.  相似文献   

8.
扎西达娃和托尼·莫里森的魔幻叙事主要体现于其匠心独运的时间叙事和神话叙事之中.扎西达娃融合加西亚·马尔克斯循环时间叙事和藏民族轮回时间观,形成其独特的循环时间叙事,而莫里森则借鉴胡安·鲁尔福非时间的时间叙事和博尔赫斯迷宫式时间叙事,再融合非洲文化之时间观,构建其时间文本结构.他们亦利用本民族神话和传说进行神话叙事,赋予现实以神话般的意义,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王小洁 《科技信息》2009,(19):140-141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发表于1977年。这部小说取名子《田约》中的《所罗门之歌》,又名《雅歌》。《雅歌》相传为所罗门王所作,讲述了男女之间热烈渴求和追寻对方的动人爱情故事。生活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为基督徒的美国。莫里森直接以《圣经》的一个文本命名自己的小说,是否有着特殊的寓意?本文从两部作品有关人物的追寻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莫里森的这部小说进行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的人物群里,贾元春由于所占篇幅较少,情节分散,而一直处于研究的次要地位.从原型叙事角度来审视元春的形象价值,透过贾元春与贾家福祸相依的生命轨迹,元春形象所体现出的极强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与小说开篇的女娲炼石补天和太虚幻境神话形成了母亲原型的虚实对应,有力的支撑了<红楼梦>女性崇拜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