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化学沉淀-过滤吸附法处理制浆废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去除制浆废水中70%COD_(Cr)和60%BOD_5,它具有工艺简单、可靠,处理成本低(约0.13元/T废水),投资少(约16.6万元/每小时100T废水处理装置)等优点,适宜于小型制浆造纸厂的制浆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混凝沉淀-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品废水排放量大,易于造成有机污染。采用混凝沉淀-复合式生物反应器(HBR)工艺对某实际乳品废水分别开展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小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当投加量为200~300mg·L-1时,对乳品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0%~65%和80%~95%,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原水水质;对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用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当COD负荷率为2.9kgCOD/m3·d时,系统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对基于小试研究所提出的实际废水处理流程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乳品废水运行稳定且耐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液体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刚果红废水,并研究二氧化氯-活性炭组合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pH值,温度及二氧化氯投放量等工艺条件.前期二氧化氯处理,刚果红的去除率为44.61%,后期用活性炭进一步吸附,使刚果红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印染废水因产品方案和原料不同,所采用的前处理、染色工艺、所用染料和助剂也不同,其废水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相差很大。基于此,以高档面料印染废水为例,重点研究高档面料印染废水产生特征、国内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并进行典型企业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5.
检测铀矿地质样品的总α/β是检测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笔者通过参加核工业系统铀矿地质盲样分析比对,客观评估检测中心铀矿地质盲样总α/β测试能力,参考水中总α/β放射性浓度的测定方法,按照日常检测工作流程,对6个铀矿地质盲样总α/β进行测量,根据稳健Z分数评价,测量结果满意度100%. 一、测量比对样品 1.比对样品.比对样品为砂岩型铀矿石、产铀矿石、伴生放射性矿石等分析测试样品、副样经组合并球磨混合均匀的样品,粉末状,200目,每个样品重量约为300 g,测试项目为总α/β.  相似文献   

6.
矿山酸性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中和及其衍生方法是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法对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去除作用通常不被了解.该文用石灰石、石灰中和处理某硫铁矿露天采场的酸性废水,考察了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重金属离子而言,pH值越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但若重金属离子生成两性化合物沉淀,则存在一个最适宜的pH值.石灰石中和法对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及沉渣的沉降性能较好,但最高pH值为6,对其他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有限;石灰法的pH值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石灰石;石灰石-石灰二段中和法的处理效果在总体上与石灰法相当,在达到与石灰相同的处理效果时,能够降低约1/3的石灰投加量和沉渣的产生量,沉渣的含水率相比石灰法更低,沉降性能更好.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效果与pH值密切相关,因此在工艺的选择之外,中和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处理设施更为精准的掌控和运作非常关键,研究可为确立石灰石-石灰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最佳工艺和过程控制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利用废纸造纸的企业不断增加,废纸回用率明显上升.然而,由于废纸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细小纤维、油墨、树脂、化学药品和机械杂质等污染物,仍然需要治理.目前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生化法、化学法以及三种方法的组合工艺.在各种组合工艺中,"物化+生化"法应用最普遍.目前,国内废纸造纸废水"物化+生化"处理方法生化段的选择主要有两类:①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A/O法、SBR法、百乐克、选择器活性污泥法、氧化沟.②生物膜法,主要是生物接触氧化法.本文就"物化+生化"法中生化段的选择做一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废纸造纸企业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说明电絮凝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染料废水、皮革废水、屠宰废水以及造纸废水四种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危害,总结了电絮凝技术在这四类工业废水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电絮凝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电絮凝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属有毒有害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传统方法处理难度很大,在有效降解此类废水方面,高级氧化法技术获得巨大进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在国外已成功的应用于部分工业水处理行业.本文主要就发展前景广阔的几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主要特点和其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别加以评述,为焦化废水治理工艺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亚甲基蓝配制的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技术处理该模拟染料废水。探讨了pH值、超声功率强度、超声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该模拟染料废水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超声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超声-水合二氧化锰联合方法对该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降解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1.79,超声功率强度70%,超声温度为20℃,超声时间1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单独超声技术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去除率不高。采用超声-水合二氧化锰联用技术,在较温和的超声条件下(pH=3.1),投加20 mg·L-1水合二氧化锰,超声30 min,可使亚甲基蓝去除率从9.19%上升到60.01%,较大地提高了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尽管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但存在计算复杂和实时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1LBF神经网络逼近能力重构模糊PID控制器,由于重构的RBF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能力,这简化了计算复杂性并提高实时性.通过选择不同的给定信号,比较模糊PID控制器和重构的RBF神经网络的控制性能.得到两者的控制效果是相当的.说明重构的RBF神经网络可以取代模糊PID控制器,从而减少了计算复杂性.避免维度灾难并改善控制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RNAi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NA干涉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而且其基本的作用机制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最近,研究发现RNAi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且RNAi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对诸种电影元素的极其严谨而和谐的运用并使其完美地服务于作品整体的精神内涵,这是塔尔柯夫斯基高度的电影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作品的人物、表演、摄影、剪辑、色彩与声音诸要素来看,它们都能很好的实现作者的表意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设计将重点探讨物品、过程、服务中的方式创新,亦即谋事,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设计承载的是人类的理想、道德的重任,设计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16.
李新 《松辽学刊》2003,24(4):76-78
通过对网络通讯系统的分析,进而得出如何实现网络通讯系统的设计思想及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艾森个性问卷(Eysenck perscn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对中国冰上运动员273人个性特征调查结果:以外向稳定者为多,占35.17%,冰球队及速滑队多为外向,花样队多为内向,冰球队及花样队以稳定为主,速滑队台湾省稳定为主P<0.005,男女个性有差异,男以外向型为主P<0.005,各年龄组的个性有差异,16岁以上组为外向为主,随年龄增大而情绪逐渐稳定,文化程度,小学者以内向为主,初中以上者逐渐为外向化,在运动员间;P项方向,主要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看不出有差异,E及N项乃主要运动员较低,L项主要运动员较高,在各队间T分比较:P项乃花样高于其他,E项为花样低于其他,N及L项;在冰球,花样及速滑均无显著差异P>0.05,少年组与成年组比较:P项少年组高,E项少年组低,N项成年组低,L项各年龄段有差异,冰球队各位置PENL的T分比较P>0.05,均看不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E=mc2看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E=mc^2解释成质量与之的“转化性”或“同一性”都是不科学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一关系式表示了质量与能理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互联原理及各种互联设备。  相似文献   

20.
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未掺杂、电荷掺杂和C l掺杂的聚吡咯、聚呋喃、聚噻吩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自旋密度、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合物键长趋于平均化,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整个分子链而C l原子掺杂对聚合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C l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极子分布局域在C l原子附近的大约7个碳原子上,掺杂能够明显增强π电子共轭性,降低能隙,从而增强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