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分析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损失的计算,得出静电能损失与电容器始末状态有关,与中间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的损失,并应用等效电路的方法证明出静电能的损失在三种情况下都等于等效焦耳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的损失,并应用等儿电路的方法证明出静电能的损失在三种情况下都等于等效焦耳热。  相似文献   

4.
本以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损失的具体计算机为例,谈在数学过程中如何一环扣一环地启发引导学生,使其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交替出现,并有机地结合,从而增减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电容器电量重新分配过程中损失的静电能一般转换为焦尔热和电磁辐射能,电路的似稳条件是否满足以及研究的目的决定了电磁辐射能是否为可忽略不计的小量,也决定了对电路的计算是采用基尔霍夫定律还是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相似文献   

6.
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会有损失。南开大学物理系刘嘉欣等同志从电路的角度讨论了过程中损失的总能量(《大学物理》83年第4期)。本文从场的观点出发用坡印廷矢量讨论发生在各部分的能量转换关系设带电Q_1的电容器C_1与带电Q_2的电容器C_2相并联,回路电阻为R,如图1所示。若(Q_1/C_1>(Q_2/C_2)则C_1放电,C_2被充电。若用q表示C_1极板上的电量,回路电流i=(dq/dt)。此处电流不是稳恒的,但若变化不快,可以看成似稳的。则q满足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电容器充电时的电荷迁移机理、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容器中的静电能等学生容易模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任意形状电容器的电容、电量及静电能;讨论具有初始电量的电容器串联时的电量及电压分配。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容器充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讨论了静电场能和静电能的概念,证明了静电场能是由场自身携带的,静电能量是由带电体自身携带的。分析了传统电磁学理论中关于自能、互能和静电能、静电场能等概念容易引起混淆的原因,提出舍弃自能、互能的概念,建立静电能、静电场能概念的建议,使得电磁学理论与固体理论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电容器储存的电能W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纯电场能We;二是电介质的级化能Wp,纯电场能We实际上就是电容器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与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的总静电能,而介质极化能Wp是给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由于电场对介质做功而使介质储存的电能。下面就平行板电容器这个最简单的情形来计算We和Wp以及相应的能量密度We和Wp。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并联电容电路的暂态时域分析和稳态能量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对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过程分析,以及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始末状态静电能变化的状态分析,比较了两并联电容充放电过程的RC等效电路和RLC等效电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证了平板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满均匀电介质时静电能变化的特点。分别对先插入介质和先充电以及在插入介质过程中保持极板电荷不变和保持板间电压不变的几种不同情况下,静电能量的改变与外力作功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分别定量计算了电源和充电电容器对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系统的能量损失,得出的结论是,系统的能茸损失与电路中的电阻无关.  相似文献   

14.
带电体系静电能是由自能和相互作用能组成的.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带电体系时,能量守恒是对其静电能而言的,若仅对带电体系的自能或相互作用能,就会出现静电能不守恒的佯谬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简单电路出发,讨论了电器中电流的连续变化过程,对电容器并联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问题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孤立带电导体椭球产生的静电场问题,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兴趣,例如研究椭球形电容器的静电能、点电荷对椭球体的镜像荷问题、椭球壳的互作用等问题.在此启发下,我们通过引入椭球坐标系,进一步讨论处于外电场中的中性导体椭球的电势、电场及感应电荷的分布,所用方法还可以立刻推广到外电场中一般介质椭球静电性质等有趣情形.  相似文献   

17.
王利萍 《科技资讯》2010,(13):131-131
介绍了陶瓷电容器热冲击后出现开裂的失效模式和插脚式陶瓷电容器的常用焊接加热方式,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方式的合理选择可有效提高焊接面的结合强度,并将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冲击使产品本体产生裂纹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论述静电能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有关公式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电流变体系在外场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固态结构,而其性能与所形成的结构密切相关.不考虑体系非静电力时,体系自由能为静电能的负值,而静电能与有效介电常数成正比.基于Maxwell-Wagner模型,推导出有效介电常数关于颗粒体积比的一系列正幂项解析表达式,计算球颗粒悬浮于介质或导电液体中构成的3种立方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计算结果表明:电流变体系中球颗粒为介质球或是导体球构成3种立方结构中FCC结构具有最低的自由能.电流变液在由液相向固相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固态结构为FCC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一方面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对带电体系的静电能等于带电体系所激发的静电场的电场能给予严格的数学证明。同时还通过实例分别用场能密度积分、静电能的定义式及迭加原理等三种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