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无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的缺陷,结合单因子评价,优化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既可以得到客观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同时又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利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的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山东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满足大型供水水源地供水要求;但多数地区存在污染物超标情况,地下水中总硬度普遍偏高,有机污染物污染情况有差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符合水体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2.
按水文地质水化学的特征布点采样,经分析测定,在湘西自治州54口监测井中,有13口水井水质属优良,有33口水井水质属良好,有7口水井水质属较差,1口水井水质属极差;33个地下水普查井(含洁净点)的平均综合指数为2.548,21个污染监控井(含热点区域点)平均综合指数为1.935;6个地下水普查井周边无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染,水井水质平均综合指数为1.182,明显优于其他水井水质.全州地下水水质整体上已不容乐观,地下水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水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评价问题.本文针对济南市地下水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初始权蘑,然后根据严重超标污染因子的超标系数对初始权重进行修订的方法确定权重,对济南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丁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地下水总体水质较好,但有的实测点存在严重的硝酸盐超标,水质为m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法”对密山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质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结果,密山市地表水多属严重污染水域,地下水水质极差。  相似文献   

5.
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值法对清镇工业园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13组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分析可知,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水标准的样品占大多数,而水质严重超标的样品有5组;其中水质超标的样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站街镇东北一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3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更为全面,评价精度较高,评价结果较F值法更准确。最后根据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湖地区河网密布,各种水体之间交换频繁,地下水埋深浅,潜水和承压水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生活水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在长期观测四湖地区地下水位的基础上于2012年6月采集四湖地区地表和地下水样,采用国际F值法对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主要超标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四湖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潜水水质略好于承压水;承压水氨氮、铁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严重;位于长江沿岸的潜水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总氮含量较高.水文地质要素和农业污染对地下水水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要叙述了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的原理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就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对附近于家沟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对研究区内的17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影响区内的每个监测点位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确定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等级,并将该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相比较,为污染区地下水水质的区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排土场淋溶水对地下水质影响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对附近于家沟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内的17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进而,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区内每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确定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井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相比较,为污染区地下水质的区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凤阳县XX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情况调查,并对区内采集的水样进行了化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情况评价,简易分析了超标因子的影响因素,得出矿区基岩地下水质良好,但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结论,对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均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连市内四区地下水质为研究对象,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大连市2006年枯水期的70个地下水井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有10%的地下水受到轻微污染,5.72%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1.
张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3964-3971
为有效评估煤油资源重叠区废弃油井对井下煤矿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影响,以双马煤矿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析废弃油井对煤炭开采的潜在危险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井因素、煤油水地层位置关系以及油井伴生气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8个废弃油井风险等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煤矿废弃油井风险等级分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废弃油井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双马煤矿井下安全揭露了马探31、马探20等8口废弃油井.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废弃油井危害分类评价方法正确,相应的灾害防治技术得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双马煤矿井田范围其他废弃油井的风险评价及制定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工程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河套灌区义长灌域内32口地下水监测井水质数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单因子评价法等多重水质评价方法,对灌溉前后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比和评估了不同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时,灌溉前地下水各水质所占比例分别为V类(81.25%)、IV类(6.25%)、III类(9.38%)、II类(3.12%),灌溉后为V(84.38%)、IV(6.25%)、III(9.38%). 这一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最为接近,契合度高达85.9%,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灌溉前后水质变化因素分析,发现引起水质恶化的指标主要为氯化物、氨氮、硫酸盐和总溶解固体等. 评价结果可为灌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四平市2012年城区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最大值评价指标在最终评价等级中的贡献,使得评价等级"居中"(占90%);而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相乘取大"的运算法则使得权重矩阵A和隶属度矩阵R都与指标的质量浓度相关,夸大了超标指标在最终水质评价等级中的贡献,导致评价等级多为Ⅰ类和Ⅴ类水(占60%)。结合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认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更贴近真实地下水水质情况,也说明了任何的水质评价都不能脱离监测数据而只依赖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邓红卫  张惕  田小慧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2):1036-1042
为解决传统确定性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适应地下水采样参数峰值较宽特征,将梯形模糊数应用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中,建立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我国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的某矿区为例,进行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9口监测井的儿童健康风险值均高出最大可接受范围,其中1号和2号监测井的值分布于两个风险等级中;有7口监测井的成人健康风险高出最大可接受范围,其中3号、4号和8号监测井的风险值分布于两个风险等级中。研究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范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方法以评判对象的种种规范指标为基本的评判标准。主要步骤是:(1)获取评判参数(即决定评判对象主要性能的各种参数),建立评判参数矩阵;(2)确定各参数的满意程度,建立满意度矩阵;(3)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建立权重集;(4)进行综合评判,得山评判结果。编制了通用程序,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以国内外建立的教育指标体系为指导,结合我国年度统计用指标,选取13个指标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因子分析法将评价指标综合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算得全国区域综合得分;最后,通过客观聚类分析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城乡水务一体化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统计是国家水利统计的一项工作.作为水务行业管理的基础手段,水务统计可以全面反映全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状况,汇总基础数据,辅助领导决策.在遵循指标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水务一体化管理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全国水务统计年报,制定水务统计指标评价标准.使用层次分析法将统计指标分为3层,逐层计算比较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选取河北省和重庆市作为典型进行水务管理统计指标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GMS是目前地下水数值计算的重要应用软件之一,运用GMS可以模拟地下水流分布和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等。以化工厂区为例,经过地质模型概化、参数确定、调参等过程,预测污染物的浓度及污染范围。研究了该厂区渗滤液的扩散对下游抽水井的影响,建立了该厂区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北向南,沿水流方向水位逐渐下降,水降幅度较为缓和,在下游抽水井附近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污染物的浓度在持续增加,局部污染物浓度高达4.1mg/L,污染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污染面积约为8.23×105 m2,污染物向下游扩散长度约1084.64 m,在垂向上,厂区位置污染物已经扩散到第二层深水含水层。若不加以控制抽水量,会加剧污染物的扩散速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探讨评判地铁工程中地下水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上海地铁10号线南京东路车站为例,在全面识别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下水风险因子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和专家评价,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得到了不同阶段地下水风险因子的权重,并对地下水风险进行了综合评判.研究结果对上海地铁工程地下水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免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水质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下水各聚类指标水质级别国家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建立投影寻踪技术模型,将评价模型运用于韩城矿区桑树坪煤矿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实例应用表明:投影寻踪技术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亦可用于其它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