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IHI摆式飞剪剪切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剪是钢铁生产企业连续轧制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控制与调整很复杂,其工作性能与连续轧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密切相关.作者分析了IHI摆式飞剪结构及传动原理,建立了剪切机构运动学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强大的数学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将剪切机构运动学模型程序化、数值可视化,得出飞剪上、下剪刃的运动轨迹曲线、速度曲线以及剪刃开口度变化曲线,这对了解飞剪运动全过程和定量分析剪切机构工作性能,合理建立剪切机构优化设计模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双偏心摆式飞剪机简化为二自由度平面六杆机构,运用复数向量法建立了飞剪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飞剪的同步剪切及定尺精度要求,研究了两主动曲柄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IHI摆式飞剪工作原理及剪切机构运动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剪是连续轧制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其结构、控制与调整很复杂,其运行状况与轧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密切相关.作者分析了IHI摆式飞剪系统结构组成,并以传动结构简图形式描述了IHI摆式飞剪的传动关系和传动原理,探讨了剪切机构、空切机构和同步机构三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控制调整机理.通过对IHI摆式飞剪和核心工作部分剪切机构的研究,用矢量法建立了剪切机构运动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时定量分析IHI飞剪性能、及时有效地排除工作故障、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后续剪切机构最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对熟练操作国外设备、设计制造高性能国产飞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飞剪剪切机构的特点,叙述了摆式飞剪剪切机构的组成,确定了摆式飞剪的三个基本参数,并在满足了基本参数条件下确定了杆件尺寸。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定尺调解方法,在满足飞剪基本参数条件下确定了各级速比,选用了无级变速器,计算了差动器输出力矩及功率和飞剪剪切的基本定尺,总结出定尺调解的简便方法。在具体叙述了摆式飞剪的液压空切机构和空切次数控制方法之后,分析了摆式飞剪调速原理和匀速比的含义,叙述了改变初始相位角变幅式匀速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了相位角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三曲柄对称式飞剪机剪切机构的运动轨迹和结构原理,采用ADMS软件进行飞剪机的结构设计及分析,得出各参数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最大剪切力的位置.该位置的合力计算值等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可根据不同剪切长度实时调整曲柄转速,为电机功率选择提供了依据.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准确,为构建新机构或改善现有飞剪机构的工作性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IHIR636摆式飞剪(以下简称IHI飞剪)的剪切定尺L与同调盘两回转中心的距离(偏心距)b之间关系的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计算出的L—b关系能够满足给定的剪切工艺要求,亦即能满足限定的拉钢量。文中还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武钢目前使用的该型飞剪产生“拉剪”现象是因为原设计所确定的L—b关系不合理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为沈阳重机厂生产的摆式飞剪提高性能而作的理论分析工作。文中不仅考虑了飞剪机构的运动性能,而且还考虑了机构的动力性能及飞剪的抛钢要求,选择出较好的机构参数;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机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提高了原机构的性能。对国产摆式飞剪。目前围绕选择合理参数、提高剪切速度、改善飞剪性能,已开始了若干研究工作。但由于其摆架和下刀架质量很大,并且以较高的速度作非匀速运动,因此,在参数选择时,仅仅考虑机构的运动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机构的动力要求。本文运用复数向量法,动静法和一维搜索方法对该剪机构参数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张剑枢  张秀菊 《科技信息》2011,(29):I0124-I0125
在传统偏心式飞剪机改造中,针对PLC的控制优势,提出相应的速度跟踪算法和动态修正模型,进而在连续工作方式下,实现定尺剪切,确保了正确切头和切任意定尺的准确性,使其剪切速度快,性能更好。从实践结果表明,系统完全满足控制要求,使飞剪作业更加连续、更加完善,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为飞剪过程提供一个更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琴  夏建芳 《科技信息》2010,(22):107-108
本文分析了IHI摆式飞剪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运用矢量法建立了运动学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符号计算求得了复杂的解析解,给出了重要的匀速机构速度调节关系图。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施罗曼飞剪适用于轧钢车间的剪切线上,它将运动着的带材连续地剪切成任意长度的定尺板块。从结构上可分为滚筒式和摆式两大类。摆式飞剪由于具有良好的剪切性能,因而被广泛采用。过去,由于摆式飞剪的动力平衡不好,速度限在2米/秒之内。要设法提高飞剪的剪切速度,关键是要解决摆式飞剪的动力平衡问题,即减小动力矩。施罗曼飞剪是属于摆式飞剪这一类,它具有较好的动力平衡性能。因此,其最高剪切速度可达5米/秒。它能满足各类剪切线的各项技术要求。所以研究施罗曼飞剪的平衡原理对于提高现有的设计水平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钢结构节点设计中,梁与柱弱轴方向的柔性连接常采用剪力板高强螺栓连接,螺栓群所承受的荷载有竖向力和偏心力矩。但国内设计资料对偏心值e的取值不同。文章建立了梁与柱腹板以剪力板柔性连接的分析模型,推导出偏心缩减值er的计算公式,与美国设计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实际工程节点算例证明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选取3种常见防水卷材,利用LLM测试系统进行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直剪试验。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表面特性、环境温度等因素对3种桥面防水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增加水泥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提高防水层与桥面的抗剪能力,但在底涂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过于粗糙并不利于提高层间抗剪强度;不同防水卷材的抗剪强度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APP(无规聚丙烯)防水卷材敏感性最大。通过改变垂直荷载和剪切速率,建立了APP防水卷材抗剪强度变化方程。最后综合考虑温度、垂直荷载、剪切速率等影响因素,计算出了在标准轴载、不同车速作用下60℃时APP防水卷材层间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关键设备之一的剪切机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为了进一步合理使用,需要得到详细的剪切力变化趋势、间隙与刀具磨损对剪切力和剪切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乏燃料模拟组件剪切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断裂区单元应力、应变趋势和剪切过程中剪切力的变化曲线.通过建立不同间隙和倒角时单根燃料棒剪切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主副刀间隙和刀具磨损对剪切力和剪切质量的影响.并在乏燃料剪切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为乏燃料剪切机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饱和黏土剪切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由真空抽吸制样技术制备的饱和重塑黏土,在0.000 2~0.1 mm/s剪切速率范围内.进行了多组应变控制的UU和CU三轴剪切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系统地探讨了围压和剪切速率对饱和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饱和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低剪切速率下发生应变强化.而在高剪切速率下出现峰值强度和应变软化,不排水强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增长幅度可达70%.但当应变超过10%以后的最终残余强度趋于相等.同时试验还发现.在UU试验条件下黏土应力-应变关系与强度特性不受围压的影响,而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归一化.建议了不排水强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线性拟合公式.在确定拟合参数以后.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可以同时估计UU和CU试验条件下各剪切速率下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快堆乏燃料组件进入快堆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便是剪切解体,因辐射的制约,通常使用不锈钢模拟元件包管和陶瓷模拟燃料芯棒进行实验。将不锈钢模拟元件包管和陶瓷模拟燃料芯棒并组成复合管材模型模拟单根快堆乏燃料组件,根据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与Johnson-Holmquist ceramic(JH-2)本构模型构建不锈钢陶瓷复合管材的材料模型,模拟其剪切断裂过程,并研究不锈钢陶瓷复合管材在剪切过程中断裂损伤失效过程中受力变形情况,以及刀具进给速度、剪切间隙对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剪切力随进给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剪切间隙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能为组件剪切方案和剪切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兰州原状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兰州原状黄土不同剪切方位、不同含水量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常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根据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了含水量和剪切方位对兰州黄土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得出原状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含水量和剪切方位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解释了其影响原因,提出了粘聚力、内摩擦角与含水量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应力法剪切下料是精密下料方法同裂纹技术的应力断料原理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建立夹紧剪切过程中被剪棒料的应力状态方程,分析了被剪棒料同剪刃及夹紧块之间的挤压应力分布,通过挤压应力的分布形式探讨了合理的剪刃形状,进而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剪刃几何参数,为应力法剪切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适宜剪刃。  相似文献   

19.
隧道穿越方式对地表建筑物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地铁隧道穿越地表建筑的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隧道不同穿越角度和偏心比条件下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隧道穿越方式对地表建筑基础及结构变形形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以不同角度和偏心比条件穿越时,地表建筑基础的沉降过程和分布形态差异明显.随着穿越角度的减少,建筑基础沉降最大增幅达37.3%,基础最 大沉降位置偏移,沉降分布形态由对称分布逐渐向单侧倾斜,横向相邻柱基沉降差迅速增大,纵向相邻柱基沉降差变化较小;建筑物倾斜值增加明显,最大增幅约10倍.随着隧道偏心比的增大,即隧道逐渐偏离建筑中心,一侧基础沉降增大,最大增幅1.64倍,另一侧基础沉降减少,最大降幅1.24倍,基础最大沉降位置由建筑中心转向侧墙,沉降分布形态由对称分布向单侧倾斜,横向相邻柱基沉降差基本不变,纵向相邻柱基沉降差明显增大,最不利情况出现在偏心比为0.8时.偏心比的改变对建筑物横向倾斜影响较大,对建筑纵向倾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管输过程中降凝剂及管流的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的影响,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对加降粘剂与未加降粘剂的原油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表明,降凝剂作用和剪切作用都能使蜡晶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原油的流变性能,剪切作用和降凝剂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存在交互性影响.油样凝点由加剂前的16℃降低到加剂后的-10℃,降低了26℃;未加剂油样反常点温度为30℃,加剂油样的反常温度为26℃,降低了4℃;加剂前后油样析蜡点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所测两油样粘度值差别比较大,总体上未加剂油样的粘度比加剂油样的粘度低.剪切作用对未加剂油样流变性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加剂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程度跟剪切速率和剪切温度有很大关系;加剂原油粘度下降幅度随剪切作用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当剪切作用超过一定范围时,对加剂原油粘度将不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