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提出一种优化网络生存时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地理信息机会路由协议GOROL,并根据该协议特征建立了节点剩余能量与转发能效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转发集优化算法,该机制兼顾了节点剩余能量与转发能效,能优化传输效率并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仿真实验表明,相比能量感知机会路由CORP和GOR,GOROL具有更长的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张赟 《广东科技》2013,(20):204-205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电池供电、不可回收等特点,导致其节点能量有限,能量问题成为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主要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局能量消耗和传输时延最小化、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路由协议这两个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路由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技术,在延长网络寿命和减少节点能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更好地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类路由协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低功耗的传感器组成.由于无线传感器的能量有限,所以如何延长传感器网络寿命成为设计路由协议的关键问题.为此,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的簇类路由协议LEACH协议和LEACH-C协议,针对它们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路由协议LEACH-NEW协议,该路由协议改变原协议的一跳路由为多跳路由,并用仿真软件NS2对3个协议进行仿真比较.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LEACH-NEW协议较其它2种协议显著地提高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5.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来说,网络层协议负责路由发现和维护,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因素,网络层路由协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性能.LEACH路由协议在众多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中有一定优势,对LEACH低功耗自适应分簇路由协议进行研究,通过计算仿真,确定LEACH协议中最优簇数,达到优化网络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苗鹏飞 《科技信息》2007,(33):215-216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国内外引起了许多关注.本文在简要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主要的几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模型,并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路由协议设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数据传输、多点数据接收的路有协议.方法 针对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线形部署的特点,分析数据传输的要求和类型,研究现有WSN路由协议的特点,尤其是定向扩散路由协议,通过对现有路由协议的改进,提出满足双向传输的WSN路由协议.结果 提出了基于定向扩散路由协议(DD)的双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BDD),实现了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的多点传输.结论 经仿真测试,该路由协议具有实现简单、工作可靠稳定,能满足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双向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娅 《科技资讯》2010,(33):18-19
目前,各国研究者致力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MAC层协议、QoS、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安全等各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着重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集群路由协议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最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领域,它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机电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的设计和传统的AD-HOC网络有很大的不同,节能是无线传感网络路由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指标.本文对几种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了节能因素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WORIX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通信协议栈.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身特点制定协议栈的设计目标,并在WORIX操作系统中实现了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通信协议栈,该协议栈包括三种路由协议.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协议栈的有效性,比较了其中三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并指出这三种协议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与传统网络不同的特点,传统的QoS路由技术不能有效地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和实施QoS路由技术的难点,对主要的QoS路由协议工作原理进行了叙述,并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技术未来的研究策略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实现和改进可实用性强的路由协议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基于真实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MICAZ节点实现并改进了Flooding和Gossiping协议,首先设计了Flooding协议的报文格式和路由表,并开发了单源结点和多源结点路由协议,且利用序列号方法缓解了Flooding协议存在的报文内爆问题。同时,在多源的Gossiping协议中,设计了广播应答机制和随机转发选择机制以消除两个相邻节点的之间的数据循环发送。最后,基于组建的实际网络对两种协议改进后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LEACH和PEGASIS两个经典路由协议在节点节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且只适用于小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大规模网路中的混合式路由算法。该算法综合了LEACH和PEGASIS路由协议,它先根据LEACH分簇,并选举能量较多的节点充当簇头,属于同一簇内的节点形成一个链,簇内节点只和邻居节点通信,从而减少了簇...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网络为能量受限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系统,硬件上采用主控芯片MSP4301611单片机和射频芯片CC1101平台,软件上MAC层采用S-MAC协议及进行优化,在网络层路由协议引入蚁群算法并进行能量均衡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原型能较好地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目前是无线网络领域一个活跃的研究分支,但由于网络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节点资源的有限等限制因素,使得设计有效的路由协议极为困难。结合目前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进展,将主要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指出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无法平衡能耗和数据传输之间的矛盾, 导致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吞吐量较小的不足, 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为目标, 设计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 并建立相应的路由模型; 然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对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进行实 时预测, 选择能量大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构建能量消耗最小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 最后与其他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算法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能耗较小,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高, 加快了无线 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速度, 无线传感器骨干网络路由整体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方法设计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中,往往忽略了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不同节点能耗的差异性,导致出现节点分布不均匀、路由平衡度较差、整体开销成本较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节点能量消耗的无线传感网络平衡路由算法.构建节点能耗模型,建立无线传感网络梯度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信息素,结合蚁群算法求解整体能耗模型,实现无线传感网络...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平衡路由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产生“热点区域”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平衡的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通过平衡最小化传输能量路由和最大化最小节点剩余能量路由,以达到网络能耗均匀分布.在定向扩散协议(DD)的基础上,设计了能量平衡的路由协议(EBDD),该协议在路径探测消息中通过增加新字段来记录途经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并利用标签交换方法建立通往数据源的路径.sink节点采用所提算法选择路径,并通过标签交换把路径增强消息路由到数据源,其目的是对随后将要传送数据的路径进行确认.仿真实验表明,EBDD在能量均衡方面明显优于DD,当相关参数设定为2时,采用EBDD的网络寿命比采用DD的延长5%.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的特点及QoS路由协议所面临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满足QoS需求的路由协议。最后探讨了无线传感器路由议未来的研究策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A survey on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s data delivery service between sensors and the data collection unit (called sink). Although sensor networks an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are similar to some extent, they are radically distinct in many aspects. Sensor networks have many unique features, making them more challenging and need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The existing routing protocols for sensor networks can be classified as indicator-based and indicator-free. In this survey, we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protocols. Open issu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guidelines for ou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