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这两个术语的来源和概念入手,分析两者的对立矛盾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然后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从而得出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在国内翻译界由来已久,从三个方面阐述分析这一焦点问题.首先,论述这两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定义;其次,论述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文化和翻译学科建设角度,阐明异化翻译应当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4.
5.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差别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还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初学翻译的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问题。归化与异化的主要差别在于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是追求译文的顺畅通俗,还是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应辩证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李潇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2):168-170
鉴于目前翻译界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所发生的论争,详细解析了翻译的两种主要策略-异化与归化,并且从实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二者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旨在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出色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8.
9.
谢荣贵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5)
使用归化或异化翻译应取决于源语的语言特色,选词的准确性,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的要求等不同的因素。这两种翻译策略应该协调并存、相互补充,并服从跨文化交际这一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文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翻译过程中文化移植的模式或方法 ,大体可分为两类 ,即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本文在树归化、异化翻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 ,归化、异化各有其长处和不足 ,在具体翻译过程中 ,不能永远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议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异化、归化法及两者之间的争论进行了说明解释,然后论述了文学翻译中采用异化法和归化法的必然性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特定语言和文化的精髓所在.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两种文化策略,它们虽然本质不同,某些原则相反,但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应用于习语的翻译中,为中西文化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策略。本文针对英汉习语的不同特征,探讨了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即归化法,异化法和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以电影片名翻译实例为论证,提出要使外语片名的翻译达到体现异域文化和符合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在翻译中就应合理地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各民族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是语言文化中的瑰宝。习语的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入的过程。英语习语的形成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文学、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习语的翻译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其文化色彩。本文探讨了习语的文化差异,从归化与异化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可以从两方面实现:一是源语文本的选择;二是抵抗式翻译策略的使用。韦努蒂对中国近代翻译家严复翻译进行了研究,指出严复的翻译是绝对归化的翻译。然而无论是从源语文本选择还是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严译都符合韦努蒂异化翻译的标准。本文将以严译《天演论》为例,以韦努蒂归化异化理论为框架,分析严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谢荣贵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3):84-86
使用归化或异化翻译应取决于源语的语言特色,选词的准确性,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的要求等不同的因素。这两种翻译策略应该协调并存、相互补充,并服从跨文化交际这一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刘晓雪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85-88
数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从它产生时就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汉语数字中的文化内涵,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汉语数字的翻译策略:以“适度”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