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实际情况,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资产价值估算指标体系,并根据巫山县2005年和2012年土地变更数据,对巫山县土地生态资产进行价值估算和评价,得到巫山县2005年和2012年的生态资产总价值分别为50.44亿元和56.98亿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林地生态系统对巫山县生态环境重要性最高,其次是水域、耕地、园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5年4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反映研究区生态效应时空演变,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土地利用而言,在空间上,耕地和建设用地多分布于低海拔平坝河谷区,林、灌、草地多分布于高海拔中低山区,交通建设用地多分布于各类用地之间起连通的作用;在土地利用强度和转换方式上,以林、灌、草地和耕地变化最为显著.2)就RSEI而言,长江及其支流沿岸低地,受土地开发及城镇扩张的影响,生境退化严重;研究区其余范围,受退耕影响,生境趋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效应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若人类活动合理,生态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典型坡改梯地为例,经过土样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坡改梯年限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下级水平;有机质和养分全量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速效养分的变异程度较大。除了全钾以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荒地、菜地、林地、粮田、果园;随着坡改梯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当地土壤肥力的数量化综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应对路网建设对山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冲突效应,研究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山地区域重庆市巫山县为例,根据山区路网格局分布和2013—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空间句法算法、交通可达性模型和超效率模型(SE-DEA)等,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和路网建设与土地利用协调程度。【结果】1) 路网建设与建设用地协调性最好,与耕地、林地协调性则较差。巫山县2013—2017年耕地变化率最大,林地变化率最小,建设用地中路网密度所占比例最大;2) 巫山县交通可达范围增加,可达性平均值由0.45增至0.59。可见,巫山县路网得到了延展与扩充,路网连接性与服务区范围得到扩张。【结论】巫山县路网建设与土地利用整体上表现为协调关系,且呈上升趋势。路网格局对建设用地与耕地影响程度最大,协调程度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5—2004年娄烦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数据,应用Costanza等人的全球生态服务价值的估测方法,对娄烦县的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娄烦县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相当显著,而且生态资产的损失量下降趋势明显,从而导致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向脆弱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模式,基本特征是:根据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分区进行生态用地整治调查分区划定,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退耕还林三种生态用地整治类型,对不同调查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林地、耕地、园地整治潜力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潜力水平选择、潜力测算与潜力分级.评价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整治潜力为1 635.72hm2,包括林地整治潜力864.92hm2,耕地整治潜力379.35hm2,园地整治潜力391.44hm2.其中,林地整治潜力占比规模大,耕地相对较小;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随生态敏感性升高而下降,即林地整治潜力比重高,则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低,耕地整治潜力比重高,而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将"反规划"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高、中、低3种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土地控制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导则,调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基于"反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解决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依据2000—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08年间,农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均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道路用地均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355.19×107元上升到418.2×107元,增加了63.01×107元.农田、林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5%以上,对整个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研究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已处于低度协调的边缘,区域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态服务价值(ESV)的研究是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为研究目的,按照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北碚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工业主导区;在谢高地等人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的基础上,采用因子比较法,制定了北碚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2个时段研究了2002—2008年北碚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并计算了由此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和ESV变化的热点均集中在城区和工业主导区;(2)北碚总ESV先增加后减少,且减少量大于增加量,但不同分区存在差异;(3)除休闲娱乐外,其他单项ESV均有减少,变化量主要体现在2005—2008年.加强绿地建设,科学实施规划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缓解生态服务价值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是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为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过程中图斑的变化,采用因子比较法,修定了"永川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引进破碎度(F)、多样性指数(H)、生态、经济协调度(ES)、敏感度(CS)等,研究了2000—2010年永川土地景观格局变化,计算了由此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EC,CS和情景年(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ESV—F、H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破碎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动幅度和过程有所差异;(2)永川区ESV减少,特别是自2006年后变化较为强烈,经济发展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明显不协调;(3)ESV同F,H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敏感度高.降低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为干扰力度,提高土地利用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手,参照已有文献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对相关系数进行校正,并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估算了2002-2008年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2002年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619.559×108元,2008年的总价值为1 614.7...  相似文献   

12.
国内生态系统资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总结,从3个方面讨论了国内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的评估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认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对于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赫章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赫章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利用敏感性指数探究价值系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2015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水域和未利用地占比小且变化不大。生态服务价值表现为可持续发展上升状态,主要由林地贡献,但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文章欲探究杭州1995-2015年近20年的城市扩展程度的变化情况,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选取1995、2005、2015年三期的影像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城市扩展速率与强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区域土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分析,结论发现两个时期杭州的城市用地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其中城市扩展主要占用了该区的生态用地,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也在不断损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分析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年、2015年两期遥感数据,利用ENVI5.3、ArcGIS10.5和Fragstats4.2软件,选取景观格局指数,结合NPP和社会经济系数修正ESV系数,探讨了2000-2015年沙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5年间,沙县耕地、草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水体、林地、园地面积...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了科尔沁沙地主体部分之一—赤峰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结果表明,从1995~2000年5年间,赤峰市耕地增加5.04%,林地减少2.44%,草地减少1.32%,水域减少0.58%,湿地减少0.16%,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减少0.19%,未利用地减少0.55%;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很大,表现为大部分旗县仍存在毁林毁草开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尤以敖汉旗较为严重.赤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5年的782.88亿元减少到2000年的778.49亿元,净减少值为4.39亿元,减幅为0.56%;赤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主要因草地、林地转换为耕地后使得草地、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户视角分析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需求的影响,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通过对忠县3个样点村584户农户实地调研,构建农户生计资产量化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土地资产评估需求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度.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土地资产评估需求之间存在较强耦合关系.2)生计资产总值呈现由纯农户到非农农户递增的总体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离县城距离越远,生计资产总值越低.3)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需求表现为由纯农户到非农农户、偏远山区向近郊区逐渐增强.4)自然资产与农户土地资产评估需求呈负向影响,其他资产均呈现正向影响,各具体生计资产指标对农户土地资产评估需求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1990年、2000年和2009年榆阳区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分区域的先监督分类后对解译结果进行目视修改的方法获得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对研究区各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较快,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年度总量增幅明显.林地面积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各时段变化中均占有主导地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飞播造林、封禁管护措施的推行是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民乐县土地利用变更和二调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法和平均增长率法对民乐县地类规模的规划面积进行预测。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进行民乐县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研究表明:民乐县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而优势度指数降低,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各地类中林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最大,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呈线性相关,通过增加林地、园地等生态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和均匀化,进而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价值,指导土地结构调整和合理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