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油中一般含有少量的无机盐,这些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其中以氯化钠为主,氯化钙、氯化镁含量较少。原油中的含盐量因原油产地不同有很大差别,有的可高达1万毫克/升以上。 原油含盐量高,对于炼油过程极为不利。原油中的盐分,在加热时会逐渐沉积在设备中形成盐垢,影响传热,增加燃料消耗和输送阻力,严重时甚至会堵塞设备。此外,氯化物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有水存在时,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氯化氢。而氯化氢又与原油加工伴随产生的硫化氢一起作用,对装置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炼油厂在原油进入装置之前,必需尽可能地把含盐量降至最低,这对于防止炼油设备的腐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纤维状氢氧化镁应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及补强增韧作用,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无卤阻燃剂,其研究和应用受到密切关注。本文在乙醇溶液中,以纤维状碱式氯化镁(Mg2(OH)3Cl·4H2O)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研究制备了纤维状氢氧化镁。实验考察了物料摩尔比、乙醇浓度、反应温度和碱式氯化镁浆料浓度等因素对转化时间及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规律,并以SEM和XRD对产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与碱式氯化镁摩尔比为2.5∶1,当溶剂为75%乙醇,反应温度为30℃,碱式氯化镁浓度为0.25 mol/L时,反应只需5 h左右,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粒径约为30-50μm,直径约0.3μm,长径比达到100-120的纤维状氢氧化镁,转化率可达100%。该工艺对氢氧化钠需求量少,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长径比较大的纤维状氢氧化镁,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乙醇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Mg(OH)2)阻燃剂,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投料顺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浓度配比对其粒径和吸光度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特性进行对比表征。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为:投料顺序为向氯化镁和分散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分散剂用量(分散剂质量与理论所得氢氧化镁质量之比)为6%,反应温度为50℃,反应物氯化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浓度配比为1∶2。表明此合成方法的工艺简便、条件缓和,合成的阻燃型氢氧化镁与市售样品相比,具有颗粒均匀、粒径更小、分布更窄的特点,颗粒的极性、分散性、抗团聚性等性能全面优于市售样品。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镁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加入氢氧化镁晶种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研究了晶种系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料浆过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对探索氢氧化钠法制备氢氧化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徐闻盐场苦卤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晶形好、分散性好的碱式氯化镁晶须。通过元素分析、XRD、SEM及HRTEM测试等手段分别表征了产品的纯度、属性、形貌特征及晶体生长取向。实验发现当反应温度T=35℃,反应时间t=50 h时可获得直晶率好、分散性好的碱式氯化镁晶须。扫描电镜示碱式氯化镁晶须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本实验不仅生产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可望利用徐闻盐场苦卤进一步中试。  相似文献   

6.
漂浮阳极泥经过盐酸浸出、稀释水解、氢氧化钠中和得到氯氧铋,氯氧铋经过氢氧化钠转化制备得到三氧化二铋.当盐酸浓度为6mol/L,固液比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时,漂浮阳极泥中锑和铋浸出率分别达到99.17%和99.08%.当稀释比为8∶1时,盐酸浸出液中锑水解率为98.13%,铋水解率仅为8.8%.稀释后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pH为1.5时,铋水解率达到99.5%,水解产物氯氧铋(BiOCl)中铋、氧、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23%,19.30%和14.61%.氯氧铋再次经过盐酸浸出,稀释水解,氢氧化钠沉淀得到氯氧铋.除杂后氯氧铋经过硫酸洗涤、氢氧化钠转化,当氢氧化钠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时,反应2h后过滤,用0.5mol/L盐酸洗涤得到形貌为纤维状、晶型为单斜的α-Bi2O3,氧化铋纯度达到99.81%.  相似文献   

7.
无机玻璃钢烟囱走俏市场,效益显著。它具有耐高温、抗老化、强度高、安装方便灵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制法简单易行。设备工具拌料地、成型支架、木质锥形圆柱模型若干、塑料膜、胶手套、拌料工具等。原料配方(重量%)主料:氧化镁64.8,氯化镁25.6;辅料:滑石粉6.4;化学试剂:硫酸亚铁0.064,氢氧化钠0.064,减水剂MS-1与MS-2各0.064,MS-3为2.57,尿醛树脂胶0.436,氯化铵0.002。制法(1)拌浆将氯化镁倒入拌料地内,兑水配成波美25度氯化镁水溶液。将化学试剂溶解后倒入氯化镁水溶液中搅匀。把氯化镁。滑石粉混合…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镁、硫酸镁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尺寸在50nm左右的氢氧化镁纳米晶。用XRD、TEM、BET等对纳米晶的化学成分、大小、结构及表面积大小进行了表征。采用TG、DSC对产品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阻燃剂,纳米晶氢氧化镁具有比常规微米级氢氧化镁更为优越的热学性质。对影响纳米晶尺寸的因素及应用于阻燃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考察了离子强度和碱浓度对萘磺酸盐与原油中活性组分间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协同效应需要最佳物化条件(碳酸钠浓度为0.005%,氢氧化钠浓度为2.5×10-3 mol/L,离子强度为0.3 mol/kg);另外,还考察了钙镁离子对原油、萘磺酸盐及碱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镁离子对石油萘磺酸盐与胜利原油活性组分协同效应影响与碱型、碱浓度和离子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含硫香料——硫代香叶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芳樟醇为原料,经卤代、重排、硫代、水解等步骤合成了硫代香叶醇。探讨了氢溴酸浓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卤代时氢溴酸浓度为37%,反应18 ̄19h;水解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9%,总收率达80.1%,纯度95%,折光率nD^20=1.4965。产物具有草酶及葡萄柚的香韵。  相似文献   

11.
轻烧粉-氢氧化钠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轻烧粉经酸化、氧化除铁等精制过程得到的氯化镁溶液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研究了pH值对轻烧粉酸化除铁的影响,考察了原料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轻烧粉精制和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等对实验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镁纯度达到98%以上,CaO质量分数低于0.1%,颗粒呈片状结构,粒度分布均匀,形貌规则。  相似文献   

12.
以氯化镁、氯化锰、氢氧化钠及碳酸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锰双金属氢氧化物(Mg-Mn-LDH).探讨镁锰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镁锰双金属氢氧化物(Mg-Mn-LDH)结晶性的影响.通过XRD和SEM对产物结晶性、组成结构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锰摩尔比3∶1、反应温度40℃、反应3h、长陈化时间和反应体系pH 13下,制备出的产物的结晶性最好,层状结构也最清晰.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近年来红土镍矿HCl浸出液中Mg的回收及浸出剂再生工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对浸出液采用MgCl2溶液的水解、硫酸盐水合物的结晶、碱式MgCl2的沉淀、纳米级Mg(OH)2的制备以及MgCl2溶液的雾化干燥与焙烧等处理方法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以六水氯化镁、氢氧化钠和磷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八水磷酸镁(Mg_3(PO_4)_2·8H_2O)。其主要条件:温度323K,pH值6.8。八水磷酸镁在435K脱去八个结晶水,得到无水磷酸镁。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在碱式氯化镁结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在碱式氯化镁结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缩短了碱式氯化镁的饱和溶液的诱导期,加速了碱式氯化镁的结晶过程,进而提高碱式氯化镁的最终产物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CO2 mineralization and utilization is a new area for reducing the CO2 emissions. By reacting with natural mineral or industrial waste, CO2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valuable solid carbonate (such as calcium carbonate or magnesium carbonate) with recovery of some products simultaneously. In this paper, a novel method was proposed to mineralize CO2 by means of magnesium chloride with smal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method, magnesium chloride was firstly transformed into magnesium hydroxide by electrolysis. The formed magnesium hydroxide showed high reactivity to mineralize CO2. In our study, even at low concentration, CO2 can be effectively mineralized by this metho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directly mineralize flue gas CO2, avoiding the expensive process of CO2 capture and purification. Moreover, valuable products such as hydromagnesite and nesquehonite can be recovered by this method. Because of the wide distribution of magnesium chloride in nature, largescale CO2 mineralization is potential by means of magnesium chloride.  相似文献   

17.
植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1种环保的化工原料,但其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为探索植酸对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腐蚀的作用及植酸对镁合金腐蚀的抑制作用,采用失重法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AZ91D压铸镁合金在不同pH值下1%植酸、0.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不论失重实验还是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结果都表明,植酸对AZ91D镁合金在NaCl溶液的腐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植酸和镁合金表面形成了化学转化膜等方式抑制.这层膜有效地阻止了侵蚀性阴离子Cl对镁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探索从青霉素菌丝体中提取麦角固醇以及纯化的方法,并进行条件的优化.实验证明:以麦角固醇含量为1.2%的青霉素湿菌丝为原料,使用浓度为15%的NaOH溶液,物料比1:15,在温度为85℃条件下皂化2h,选择乙醇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是从青霉素菌丝体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最优方法.选择碱性蛋白酶对粗提产品进行酶解,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45℃,时间2h,加酶量2.0%,pH为8.在该酶解条件下麦角固醇纯度可达到70%,提取率为95%.  相似文献   

19.
以海水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镁。通过IK、TEM及XRD等手段分别袁征了产品的粒度、形貌特征及属性。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法沉降-分离除去由海水-NaOH法制备的氢氧化镁中的氯。该法在反应温度为60℃时具有最大的沉降体积。其较优换水洗涤沉淀次数为1次。实验发现当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6h时可获得粒度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镁晶体。透射电镜显示氢氧化镁晶体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本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望在利用海水镁资源研究中进一步中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硬脂酸钠/油酸钠/聚乙二醇6 000复配表面活性剂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粉体的吸油值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吸光度等性能来评价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从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同时采用红外谱图研究了表面改性分子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作用机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改性剂的质量分数为9%,硬脂酸钠/油酸钠/聚乙二醇6 000的配料比为2:2:1(质量比),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100 min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在石蜡中分散性良好,红外光谱显示表面改性剂分子在氢氧化镁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