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现     
《科技潮》2001,(9)
古人类头骨为证美洲人源于亚洲对于美洲人种起源问题,人类学界一直存在着种种猜测,其中一个观点认为,美洲人的祖先来自亚洲。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学者们对古人类头骨的研究表明,美洲人的祖先很可能是居住在日本的一个史前人种。在中国、蒙古等国学者的合作下,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从世界各地搜集了近1万个古人  相似文献   

2.
《奇闻怪事》2013,(9):34-35
史前人类不可能坐上越洋航线,但他们却成功地完成了跨越大洋之举。中德科学家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4万年前,亚洲和美洲土著人共同的祖先还居住在北京。但除了这个发现,该论文的学术价值更在于一项技术发明——研究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种方法,成功地从古人类遗骨中提取了核DNA,这在科学史上还是首次。这为将来进一步勾画出人类起源和迁移的路线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篇论文刊发在近日出版的  相似文献   

3.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和生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其自身的起源与演化充满了好奇。在过去的100余年里,人类探索与追寻祖先足迹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一过程中,新的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积累,不断地更新着人们的观念,并成为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未知,阐明这一过程将是漫长而遥远的。寻找人类祖先的直接证据19世纪中叶,达尔文和赫胥黎根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首次提出人猿同祖,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但当时已经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很少,…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12,(9):7-7
1.《自然》2012.8.9 人群中的一张脸 最新发现的化石征据揭示了一种新的脸部特征平坦的奇特古人类,这一发现将揭开人类早期历史的崭新一页.甚至将可能成为迄今已知最早的真正人类祖先。根据这项由古生物学家麦维·里基和路易斯·里基领导的研究认为,此次发现的化石证据至少汪明了,在人类历史曙光初现的时期,在今天的东非肯尼亚曾经有至少3支不同的人类亚种在此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5.
苗苗 《青年科学》2011,(3):12-12
人类源自非洲是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但随着一批国际古生物学家的最近研究发现,人与猿共同的祖先来自亚洲而不是非洲,人类祖先来自非洲的古生物学传统理论遭到致命打击。 一个由多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考察小组,经过对缅甸发现的一个距今3700万年的灵长类动物化石的分析,证实了他们12年前提出的假设:人类的祖先来自亚洲。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两名法国古生物学家,一位是蒙彼利埃大学科学演化研究所的马里沃,另一位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让雅尔。科学家把这一类人猿化石命名为邦塘巴黑尼亚猿。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1):76-77
新研究发现美洲人部分祖先来自中国北部沿海5月9日,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古人类曾两次从中国北部沿海地区“搬家”到美洲。研究人员通过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研究,确定了这两次发生在冰河时期的迁徙事件。这为了解美洲原住民祖先起源增加了新线索,该研究也发表在美国《细胞报告》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人类了解自身的起源与演化只能根据祖先遗骸形式的化石,这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信息库.非、亚大陆都具有适宜人类演化的自然环境,因此人类学界存在着非洲起源说和亚洲起源说。能人及其石制品的发现,标志着非洲不仅有两足行走的古猿,而且繁衍出制造工具的能人;同时,亚洲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独有的地质背景、古气候格局和有机环境,为人类起源与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亚洲同样存在一个从猿到人的独自演化系统,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它同东非更新世能人处在同一水平上。这就标志着华夏大地有了Homo中的最早代表。  相似文献   

8.
王方辰 《科技潮》2002,(8):35-37
困扰国际科技界的人类起源之谜已经持续100多年了,虽然达尔文提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宏观推论,但在具体问题上,人类起源的诸多疑点并没有真正解决,尽管国际古人类及考古学界共同努力了一个多世纪,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足够的证据证实人类源于猴子。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学科不断产生,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又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人类起源提出新见解,使今天的专家学者对“从猿到人”的推论产生了更多的疑点、他们提出应当把寻找人类祖先的视野扩大到整个宇宙,也许会有更令人欣喜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2,(9):7
1.《自然》2012.8.9人群中的一张脸最新发现的化石证据揭示了一种新的脸部特征平坦的奇特古人类,这一发现将揭开人类早期历史的崭新一页,甚至将可能成为迄今已知最早的真正人类祖先。根据这项由古生物学家麦维?里基和路易斯?里基领导的研究认为,此次发现的化石证据至少证明  相似文献   

10.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丰硕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未知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为人类的进化遗传学提供了新证据。帕博对人类进化遗传中基因流动探索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理想的科研生态;他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实现了古基因组学跨越学科与时代的价值,也引起了人类未来将去往何方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014年,在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发现了两件距今10万年左右的人类头骨化石,相关论文2017年3月3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研究显示,许昌人头骨呈现出东亚古人类、欧亚大陆西部尼安德特人和晚更新世早期现代人镶嵌的形态特征。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人类成员之中,许昌人可能代表一种新型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化石复杂的体质特征反映出晚更新世早期中国古人类的演化模式,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人类地区的连续性以及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人类食肉习惯何时开始人类不是一开始就吃肉的,远古人类是一种素食动物。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肉?有关专家对人类祖先牙齿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人类大约于250万年前开始食用肉食。1999年,研究人员在距今250万年的动物遗骨上发现了牙齿的咬痕,这些咬痕很可能是远古人类留下来的。美国科学家彼得·乌恩格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远古人类有比他们的祖先——南方吉猿尖利得多的牙齿。能食肉的牙齿需要具有“切割”的功能,而不仅仅是“研磨”。牙齿是否具有“切割”的功能在于牙齿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13.
辽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在辽宁境内发现了代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初步建立了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10余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存和生活状况、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古人类的迁移、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古人类学界对在中国境内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过渡阶段古人类成员的演化地位一直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是:他们是由本地的古人类连续进化而来?还是外来人群的成功入侵者?最近在河南灵井遗址发现的两件距今10.5—12.5万年前的古人类——许昌人的头骨化石,为探讨这一阶段中国古人类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组与美国华盛顿大学Erik Trinkaus等合作的研究显示,许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7,(2):9-9
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10万年前的某一天,这些现代人走出自己的“摇篮”,形成了了今天的人类。然而这一切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论。如今,根据一具1952年在南非Hofmeyr附近发现的头骨化石,研究人员得到了新的数据,这无疑为研究现代化何时走出非洲以及去向何方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苏南科技开发》2006,(1):60-60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一篇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研究人员米歇尔·布吕内撰写的文章再次证明说,当年他与其他研究者共同发现的生物化石属于人类化石,而且就是后来被科学家称为撒海尔人的化石,从而也证明撒海尔人就是人类的远古祖先。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里?是非洲,还是亚洲?经过考证,大部分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而迄今较为公认的最早的非洲以外的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人们在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的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最近,我国科学家在陕西省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拥有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到126万年至212万年前。这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08,(23):66-66
“袋鼠”是澳大利亚人的特产和名片。然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11月18日宣称,澳洲大陆袋鼠的基因图谱与人类相似。据悉,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绘制出袋鼠的基因图谱。有关方面随即发现,不少袋鼠基因除了与人类相同外,就连其排序也一模一样。有科学家就此推测,袋鼠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至少1.5亿年前。此前有研究宣称,  相似文献   

19.
8月16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宣称他们发现了人类与黑猩猩的祖先“分家”以来变化最快的一个基因。科学家称,这个基因很可能是人类大脑进化的关键基因。美国、比利时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这个研究小组应用计算机对人类、黑猩猩以及其他脊椎动物进行广泛的全基因组比较之后发现了这个基因。他们的研  相似文献   

20.
以环境变化为出发点去探讨人类演化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生态环境、气候、东非裂谷的地质运动都对古人类演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许多都发现在东非裂谷湖边,以裂谷湖的生态变化为出发点去审视古人类演化,无疑具有创新性意义.东非裂谷湖中图尔卡纳湖处于一个关键地段,笔者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发掘地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图尔卡纳湖人类起源假说,将人类起源地设定在东非的图尔卡纳湖可以合理地解释人类演化的许多重要问题.探讨图尔卡纳湖盆地的古环境变化,对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