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苍耳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各种提取物。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得到两种单体化合物,经1HNM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一种为苍耳亭,另一种为β-谷甾醇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2.
在太原汾河沿岸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有菊科Compositae苍耳属Xanthium植物蒙古苍耳X.mongolicum Kitag,该种曾报道分布于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为山西省新记录.加上此前报道过的苍耳X.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和近无刺苍耳X.sibiricum var.subinerme(Winkl.)Widder,迄今山西省已发现的苍耳属植物有2种1变种.  相似文献   

3.
对浙贝母花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鉴定得到化合物的结构。从浙贝母花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8种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九烷(1)、亚油酸(2)、棕榈酸(3)、反式阿魏酸(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咖啡酸(6)、七叶内酯(7)、顺式对羟基桂皮酸(8),均为首次从浙贝母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2,15(4):41-4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苍耳属(Xanthium L.)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的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意义,如果表明苍耳属花粉粒形态和表面雕纹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杨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水杨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水杨梅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从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香草酸(1),七叶内酯(2),咖啡酸(3),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东莨菪素(5),7-O-β-D-glucosyl-noreugenin(6),东莨菪苷(7).化合物1、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苍耳粗蛋白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盐析法进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苍耳叶片和种子粗蛋白的提取及分级分离,测定其对酵母菌生长、ATPase活性和线粒体呼吸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0%和80%饱和度硫酸铵环境中析出的成熟种子粗蛋白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内蒙古紫草的化学成分,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3-乙酰基-齐墩果酸(1)、Jolkinolide E(2)、Clavilactone A(3)、5,8-O-二甲基-11-脱氧阿卡宁(4)、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和Glabridin(6),其中化合物1、2、5、6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人参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参茎叶进行提取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其中11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十六烷酸(3)、20(R)-原人参三醇(4)、20(R)/(S)-人参皂苷Rh2(5,6)、20(R)/(S)-人参皂苷Rh1(7,8)、20(S)-人参皂苷Rg3(9)、20(R)-达玛-3β,60α,12β,20,25五醇(10)、20(S)-人参皂甘Rg2(11), 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胡桐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桐叶的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D:1-friedo-olean-3-one),28-羟基木栓酮(28-hydroxyD:A-friedo-olean-3-one),另一化合物未鉴定。  相似文献   

10.
灰白毛莓、苍耳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鸡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对灰白毛莓、苍耳植株的不同器官和两者不同器官的配伍制剂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灰白毛莓茎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灰白毛莓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灰白毛莓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茎叶的抑菌范围最广,抑菌作用最强;苍耳子次之;苍耳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根 灰白毛莓茎叶、苍耳茎叶 灰白毛莓根提取液的配伍制剂对6种供试菌种的MBC≤0.25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茴香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茴香干燥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莳萝脑(1)、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2)、β-谷甾醇(3)、亚油酸(4)、亚油酸甘油三酯(5)。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茴香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苍耳种子库,于2010年4月对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0~5cm)种子密度、萌发率及萌发数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2)种子密度介于490.33~1 191.83颗/m2之间,萌发率从0.20%到18.45%,萌发数量为1~214颗/m2.(3)多重比较检验显示,无论植物群落类型还是水位梯度上种子密度、萌发率和萌发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4)相关分析表明,萌发率、萌发数量与群落类型显著相关(p<0.05),种子密度与植物群落类型极相关(p<0.01);萌发数量与水位梯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但萌发率、种子密度与其不相关(p>0.05).三峡水库水位周期性变动下,苍耳种子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改变,种子在消落带范围内的分布趋于均质,同时由于微生境的异质性而产生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中药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化学成分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离鉴定了六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碱(evod iam ine 1)、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2)、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14-formyld ihydrorutaecarpine 3)、1-甲基-2-[(6Z,9Z)6,9-十五二烯]-4(1H)-喹诺酮{1-methy-2-[(6Z,9Z)-6,9-pentadecad ienyl]-4(1H)-quinolone 4}、二氢吴茱萸新碱(d ihydroevocarpine 5)、β-谷甾醇(-βsitosterol 6).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吴茱萸次碱的收率比其它文献[1,2]报道的高出几十倍,作者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收率高的吴茱萸次碱提取分离方法,从而为大规模分离生产吴茱萸次碱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苍耳螟寄生蜂种类调查及黄眶离缘姬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耳Xanthium sibirium属菊科,为一年生草本,是稻田周围常见杂草类寄主植物,在我国广有分布.作者从1992—1997年查明湖南省部分地区苍耳蛀虫种类和苍耳螟寄生蜂种类,考查五千多头幼虫,鉴定出四种蛀虫,17种寄生蜂,其中姬蜂7种,茧蜂7种,小蜂3种.黄眶离缘姬蜂数量较多,寄生率较高,可达19%.该蜂是苍耳螟幼虫的一种主要寄生蜂,并可寄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进行了黄眶离缘姬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鹊肾树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方法,对鹊肾树Streblus aspo树叶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UV、IR、NMR、M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川芎哚(Ⅰ)、3-羧基川芎哚(Ⅱ)、1-乙酰基-β-咔啉(Ⅲ)、齐墩果酸(Ⅳ)、α-乳香酸(V)和β-乳香酸(Ⅵ).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以95%乙醇溶液提取白花败酱草,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对提取物进行萃取.正丁醇提取物分别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然后应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共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后确定全部化合物结构.分别为Caffeic acid ethyl ester (1),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2),Apigenin (3),Luteolin (4),Menthalignin (5),Methyl 2-(4-hydroxyphenyl) acetate (6),trans-Ferulic acid (7).其中化合物1~3,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黔产麻疯树叶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牡荆素、苯甲酸、齐敦果酸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18.
长柱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柱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var.longistyl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吸附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重结晶法等技术对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鉴定出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1)、stigmast-7-en-3-ol(2)、落新妇苷(3)、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eucryphin)(4)、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D-吡喃葡萄糖苷(6)、棕榈酸(7)、3β-acetoxy-6a,13β-dihydroxyolean-7-one(8)。【结论】除豆甾醇(stigmasterol)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品种植物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还阳参crepis tectorum linn.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对还阳参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还阳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豆甾醇(stimastero,2)、羽扇豆酮(lupenone,3)、木栓酮(friedelin,4)、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ω-taraxasteryl acetate,5)。化合物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正丁醇层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草莓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海南暗罗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ebilone(1),trans-Nferuloyltyramine (2),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3),p-hydroxybenzaldehyde (4),phydroxybenzoic acid(5),β-sitostenone(6),β-sitosterol(7),其中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