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实验客观地反映有利于跳远起跳技术的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及其适宜范围,找出此技术动作参数间内在联系和规律,为跳远运动的基础训练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上采用遥测肌电测试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技术,对4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动作进行现场测试,运用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着板缓冲阶段,研究对象右侧股直肌和右侧腓肠肌肌电积分平均值分别为102.00 uvs和91.25 uvs,研究对象垂直方向受力均值为7 035.16N,一级运动员李*垂直方向受力为6 428.30N,其值明显小于垂直受力均值;在蹬伸阶段,研究对象腹直肌肌电积分值达到了131.00 uvs,研究对象垂直方向受力最大时,垂直方向受力均值为3226.32N,李*垂直方向受力为3652.65N,其值明显大于垂直受力均值;研究对象起跳腿着地时对地面的冲击力一级运动员要明显小于二级运动员的。在蹬伸阶段,躯干腹直肌和起跳腿的股直肌表现最为兴奋,为主要作用肌肉;研究对象垂直方向受力最大时,级别越高垂直方向最大受力越大,水平方向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运用专家评判法、实验测试法,结合实践创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与篮球弹跳力相关性最高的练习手段和素质因素依次有:(1)"中负荷蹬举",反映的是与篮球运动起跳动作结构相一致并伴随伸臂的伸髋,伸膝肌群的速度力量;(2)"大负荷半蹲",反映的是伸髋、伸膝肌群的最大相对力量;(3)"跳深",反映的是伸膝肌群和伸踝(屈足)肌群的反应力量;(4)"六十米加速跑",反映的是加速能力和全身协调发力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江华 《科技资讯》2013,(23):200-200
投篮是进攻队员将球投入对方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篮现代篮球运动不断向高速度、高超技术、高空优势发展,技术和技能也在不断地全面和主动攻击发展。要想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投准,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重视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由于行进间单手投篮技术动作的速度和突然性,以及在快攻、强行突破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以及学生的喜爱。因此,行进间单手投篮技术动作不仅是高校体育普通课和选修课的必学基础内容以及考核内容,也是高校篮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内容。本文分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和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技术动作以及根据学生在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和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技术动作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女子优秀排球运动中三号位扣快球、四号位扣拉开球的起跳阶段为研究内容,运用三维摄像和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两种扣球起跳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号位扣球整个起跳时间长于3号位扣球,人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左足最大压力显著性较小;3号位扣球前足是压力最大峰值主要出现区;4号位扣球动作中最大峰值压强左足主要出现在足后区和前足区外侧,右足为前足区内侧和足后区内侧.建议根据优秀排球运动员足底主要部位受力分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训练运动员足底关键区域周围肌肉群的力量以提高起跳能力,加强排球运动员下肢关节缓冲与蹬伸力量训练,预防与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5.
起跳腿的前伸落地,是助跑的结束,起跳的开始,也是速度的转折点.因此,它既约束着运动员最大水平速度的发挥,又对起跳蹬伸时人体创造最大垂直速度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并进而决定着跳跃成绩的优劣。本文旨在针对跳跃技术理论中,传统的起跳技术动作阶段划分之一——"缓冲"的观点,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同行们参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技术录像解析,获得的起跳时水平速度、空中水平位移、起跳时垂直速度、腾空高度、空停时间、腾起角、关节角度等参数,并把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结果发现我国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需提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我国部分运动员腾起角偏大,在提高水平速度的同时,人体重心腾起角应逐渐减小;助滑末期运动员支撑腿应积极屈膝,充分后引浮腿,起跳时支撑腿应积极蹬伸,形成"小摆臂,早收臂".  相似文献   

7.
运用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六名国家健将级蹦床网上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进行测定,根据髋、膝、踝三关节力矩值的屈伸比得到以下结论:髋关节伸肌群为蹦床运动员下肢三大关节中量最重要的运动肌群;目前国内对蹦床网上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符合蹦床运动技术要求;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直体难度动作时屈髋是运动员在空中对肢体的控制意识不够所致;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屈体或团身动作时不能在垂直位开腿是运动员对开腿时机掌握不好所致。  相似文献   

8.
夏赛杰 《科技信息》2012,(21):294-295
本研究对优秀武术运动员侧空翻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起跳腿起蹬前,两腿间的协调运动,能将人体重心在起跳腿蹬伸前调整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离地角与起跳腿蹬伸过程中人体重心与支撑点连线所形成的扇角;在起跳腿离地前,躯干、摆动腿、起跳腿之间的协调运动,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起跳腿发力能力,使人体从正面开始转换到空中侧身翻转,同时获得在空中侧身翻转的角动量。这揭示了侧空翻中“正面一侧身”转换机制与空中侧身翻转的形成机制,两臂此间段的协调配合可能是这两个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空中时段中,躯干与下肢在额状面内的相向运动,是空中侧身翻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运动学角度解析分析摆动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摆动技术的摆臂、髋关节动作及摆腿的动作贯穿于起跳动作的全过程,并对运动成绩及完善起跳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摆动腿侧髋关节的前送及制动能联动产生惯性力,有助提高起跳效果;髋关节的训练尤其是屈髋肌群的训练不被重视,屈髋肌群力量较弱;双臂的摆动对维持身体平衡及增加摆动腿摆动速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 Ariel 动作解析系统、KISTLER 三维测力台、NORAXON 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分别对武术套路中的仰身平衡和燕式平衡两个典型的平衡动作进行了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生理学分析,发现:1)A 组 COP 在 AP、ML 方向上的最大动摇径、平均速度、动摇轨迹总长度和动摇轨迹包络面积均小 B 组(P <0.01);2)两组运动员完成平衡动作时,肌电百分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 <0.05);3)A 组平衡动作摆动腿 Y轴方向上速度变化显著,B 组在完成平衡动作时,摆动腿、在 X、Z 轴方向上的分速度变化变化显著.结论:1)仰身平衡动作,需摆动腿积极前伸,燕式平衡需小腿的主动的向后蹬伸;2)身体重心前后左右晃动幅度、轨迹长度、晃动面积能准确地反映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稳定性,而且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也能显示平衡稳定性,因此这两指标可以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评价和选材的参考指标;3)这两个平衡动作,不仅需要训练腰、腹和背部大肌肉群的力量,还要有所侧重地加强支撑腿半腱肌、胫骨前肌和摆动腿的股直肌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二级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测试分析得出:一级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平衡特征与撑杆跳高起跳技术用力特点相一致,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平衡状况良好,二级运动员髋关节肌力平衡性较好,而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平衡性较差,二级运动员应加强两腿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运动员的投篮技术进行三维录像及解析,分析了运动员的各主要运动关节运动特征、投篮手动作以及球的运动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只有在投篮时处理好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出手点高度和角度以及球出手瞬间动作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投篮的命中率.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篮球教学、训练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黄海强起跳过程蹬摆动作的技术特征,并与国外选手进行比较,寻找其优劣,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成绩,以缩小与国外选手的差距.方法:采用两台摄像机拍摄黄海强成功过杆2.20m时的倒一步助跑及起跳过程,采用24点辐射式三维框架标定,所拍摄的技术动作在SIMI MOTION软件中进行解析,人体重心计算采用Gubitz人体模型.结果:(1)黄海强起跳离地即刻踝关节角130.2°,H1/身高值为67.7%,世界优秀选手对应值为170°和75%;(2)黄海强助跑速度利用率、腾起竖直速度分别为57.24%和4.11m/s,世界优秀选手分别为62.03%和4.59m/s;(3)黄海强着地-最大缓冲、最大缓冲-离地摆动腿摆动角速度分别为400.28°/s和470.15°/s.结论:黄海强起跳过程蹬伸不充分,助跑速度及利用率、起跳加速距离、起跳腾起速度均与国外选手存在较大差距;起跳缓冲时间大于蹬伸时间,蹬摆过程摆腿先于摆臂,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美国UNIVERSAL公司生产的"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和芬兰生产的HUR测力台分别对15名武术专业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以及CMJ纵跳高度进行测试分析,对膝关节伸肌最大肌力、快速肌力、快/慢速最大做功功率分别与运动员纵跳高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武术运动员膝关节伸肌力量与运动员纵跳高度呈低度相关.在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进行起跳高度训练时,影响起跳高度的不是单一方面的,不能只强调膝关节的肌肉力量训练,还应注重下肢多关节力量训练,协调发力训练.  相似文献   

15.
篮球投篮中球的旋转及瞄准点选择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空气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统计概率学来分析篮球旋转在投篮中的作用、投篮瞄准点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对投篮球命中率的影响.结果认为:投篮中球的前旋和后旋取决于投篮动作,其中前旋主要用于行进间低手投篮,后旋主要用于中远距离投篮;球旋转的速度越快,球的稳定性就越好,后旋增加球的飞行弧度,提高了命中率,前旋加大了球速,多用于快攻中投篮;篮圈瞄准点选择后沿比其他点更科学.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运动学、肌电图学、动力学等研究方法,结合影像解析法,对山东省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跨步跳缓冲阶段进行动作分析,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最大缓冲时刻,支撑腿膝角为139.17°,处于合理的蹬伸范围;在肌电图方面,半腱肌的用力程度始终是最大的.并且臀大肌、腹直肌、胫骨前肌和股内、外侧肌在跨步跳的踏跳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大缓冲时刻产生的垂直最大分力值与三级跳远运动成绩均呈密切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O.709(P<0.01).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影摄影与肌电记录同步法,对跳深等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下肢抗拒落地冲击负荷的主要肌群为足底屈肌、踝关节跖屈肌群和伸膝肌群,其次为伸髋肌群。上述肌群作离心收缩来承担冲击负荷。因此,体操运动员应重视下肢有关肌群离心收缩力量的训练,训练的手段应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篮球跳投动作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用力大小,采用表面肌电仪和SONY摄像机同步记录了篮球运动员完成原地跳投动作时上下肢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观察了定量运动训练时肌肉的疲劳情况.结果表明:跳投动作上下肢肌肌电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激发顺序各不相同,在整个跳投动作中,腓肠肌后段在各组中作用最大,其次是手伸肌群和肱三头肌;上肢肌群比下肢肌群的作用大.结论验证了“用力顺序”是“自下而上”的观点;运用肌电技术的研究方法能够准确测试篮球运动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9.
运用Simimotion运动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黄海强起跳阶段摆动技术的运动学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优秀选手朱建华、国外优秀选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黄海强摆动腿(左腿)最大角速度值与朱建华相差比较大,失败试跳的最大角速度显示比成功试跳小.提高黄海强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有利于起跳腿的瞪伸能力.黄海强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要加强力量练习,加强小肌肉群训练,防止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生理、心理状态对手臂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证实准确的投篮技术动作、感知觉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手的干扰都影响着手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加强手臂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