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新闻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玉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办学个案,强调指出,媒体转型时期的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应从实际出发,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以地方性和应用型为定位,更新教育理念,加快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办出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的特色,形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重视实践教学的多方向扩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金梅  肖霞 《科技信息》2013,(15):192-192,196
随着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各大高校的迅速增加,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方高校开设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更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提出以运用团队教学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四条建议,以便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突破困境、突出优势、立足地方,走出自身就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郑小梅 《科技信息》2013,(22):83-83,84
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走过30年,新闻教育更是经历了长达90余年的发展。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新闻教育弱点仍十分突出。培养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后劲不足"育人"与"用人"脱节现象严重,新闻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新闻学教育的重点应该在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自觉力"上,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继续加大推进中国新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新一轮护理学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参照国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背景,并将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与原教学计划进行了比较。认为新修订的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明确,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  相似文献   

5.
陈冬业 《科技信息》2013,(9):167-167,236
实践动手能力是评判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玉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视频新闻中心这一实践教学平台为例,探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期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高标清清同播对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培养能够适应高清制作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的现状入手,阐述了新闻教育必须与新闻传媒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以此来构建新闻学实践教学模式。新闻学专业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从事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李会峰 《科技信息》2013,(14):71-71
<正>"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新闻写作的技巧,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写作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新闻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更是变化多端、百花齐放。本文就从写作技巧方面谈谈,也算是抛砖引玉,给同行尤其是正在读广播电视大学的同仁们一点帮助。在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之前,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法的尝试与实践,是解决新闻理论教学联系实际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进行深入结合与互动,集新闻的理论思考和业务研讨于一体,对学生专业学习大有益处。本文探析并总结了情景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原则、途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模式,应从该专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及与高技术发展同步的特点出发,从生源上打破文理科界限,在课程设置上文理兼学,使学生顺利进入通识课程学习阶段并逐步形成专业所必须的综合性知识构架。在教学设施上建立与电子传媒发展同步的实验室,采用从校园模拟到社会实践的实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师资建设方面改革现有的教师聘任制度与管理模式,使教师拥有新闻理论家和新闻工作实践家的双重身份。在学术研究上实行跨院校与跨国际的学术交流,为培养国际化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及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广播电视实验室转变传统功能定位.广播电视实验室应当是专业教学的基石、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量、学生实践活动的第一空间和核心环节、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力量和学校服务社会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3,大理学院综合文学院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开设了新闻专业。经过四年系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技能的传授与学习,新闻专业学生于2009年进行了首届新闻专业的毕业实习,接受了社会对新闻专业教学成果的检验。大理学院新闻专业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准确定位、寻求发展,建构地方院校新闻专业实习平台,使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闻教育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生存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能力和职业素质,新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应得到培养和提高。其途径为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应用性基础课,制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具体目标与办法,加强实践环节,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氛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对经济类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类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育人理念,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努力营造育人环境,校园申报了国家级3A景区,成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积极利用校(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园(国家级3A景区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景区一体化的环境优势,建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全真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凸显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世纪伟业中,西藏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对此,首先应结合西藏实际,建立具有现代传播优势的新闻传媒整体构架,优先发展广播,重点发展网络,确立电视主流地位;其次,注重发展藏语传媒,完善“双语合璧”机制;再则,加大新闻援藏力度,培养民族新闻人才,不断进行市场化尝试,并借助青藏铁路通车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契机,努力实现西藏大众传媒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指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应体现学院专业特色,紧贴学院教学实际,并就如何提高藏书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莞高水平崛起战略为东莞高校的发展提出重大需求和严峻挑战。高水平崛起目标下东莞高水平大学具有“国际化办学理念”、“现代新型大学体制创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等特定内涵。东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制度路径需要从学校法人制度、资源投入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美术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本教育时代。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创新素质的人才培养和体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求教学定位以服务知识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美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化学实践教学专业分得太细、验证性实验较多、不同院校培养目标差异较大等缺陷,引入香港"资历架构"教育理念,邀请化工行业专家、管理和从业人员以及不同院校化学实践教学人员以化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培养目标,参考行业通用指标,结合高校和行业的自身特点制定每个专业不同级别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教师和学生自行确定教学目标和级别,以能力为导向,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切合行业实际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