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泡沫铝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泡沫铝的多孔结构和金属特性使其在吸声、减震、过滤厦热交换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泡沫铝的研究进展和基本制备方法,描述了泡沫铝的结构厦特殊性能,并分析了现存工艺、发泡机理及性能分析等方面问题,对泡沫铝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低压渗流法制备泡沫铝的装置,总结了泡沫铝制备工艺过程中填料颗粒的性能要求及工艺参数的选取依据,并分析了泡沫铝常见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泡沫铝的多孔结构和金属特性使其在吸声、减震、过滤及热交换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泡沫铝的研究进展和基本制备方法,描述了泡沫铝的结构及特殊性能,并分析了现存工艺、发泡机理及性能分析等方面问题,对泡沫铝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江苏大学的“泡沫铝/PC树脂/铝合金叠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碰撞安全材料,特指泡沫铝/PC树脂/铝合金叠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汽车保险杠、外壳等部件.其以LY12型铝合金板、PC树脂及泡沫铝为原材料;以铝合金板/泡沫铝厚度比1:3~1:5,填充PC树脂,采用热压固化工艺制备而得.本发明冲击性能出色,且铝合金表面无喷漆方面的技术难题,工艺简单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高.根据性能的要求,调整泡沫铝、树脂及铝合金板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的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5.
多孔泡沫金属的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孔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且前景相当乐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我院是国内进行泡沫金属研究较早的单位之一 ,对于泡沫金属制备工艺、成形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若干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泡沫法制取轻体材料过程中的泡沫稳定性,发现采用一种固定调节剂能获得稳定的泡沫,并可使泡沫制备工艺简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肪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测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产品溶液的表面活性、泡沫高度、润湿及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化学合成切削液形成泡沫与消除泡沫的原理,在实验研究各种消泡剂的基础上,复配出了性能优良的适用于化学合成切削液的复合型消泡剂。用正交实验优化出了最佳配比,同时对复合消泡剂的加入量及加入工艺做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干旱缺水地区深水井泡沫钻进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泡沫的优点,提出在干旱缺水地区采用深 水井泡沫钻进技术的钻探新方法。给出了深水井各孔段的成孔工艺,重点阐述了深水井泡沫钻控灌注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泡沫钻进工艺的规程参数,并指出采用该技术可解决在干旱氙水地区施工500~800m深水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木质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及工艺条件,测定了产品的红外光谱,研究了产品的表面活性、泡沫高度等。  相似文献   

11.
尿素改性吸水性酚醛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尿素改性可发性酚醛树脂,并用其制备吸水性酚醛泡沫。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吸水性酚醛泡沫相比,尿素改性的泡沫吸水速度和吸水率都明显提高;并发现尿素用量在12%~14%时,吸水性泡沫的表观、强度、吸水等综合性能皆佳,适合作为鲜花保鲜的插花泥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改性酚醛泡沫塑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聚氨酯预聚物作为改性剂加入到酚醛树脂中,再与其他助剂复合发泡制成酚醛泡沫塑料.讨论了预聚物加入量对酚醛泡沫掉渣程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热稳定性及临界氧指数等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泡沫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聚物加入3%(相对酚醛树脂质量)时,改性泡沫的掉渣程度与纯酚醛泡沫相比减少22.5%,加入13%时可减少65.3%,且泡沫断面致密均匀、光滑无沫、有回弹性;预聚物加入量小于8%时,压缩强度与相应容重的纯酚醛泡沫类似,但大于8%时明显提高;弯曲强度与同容重酚醛泡沫相比略有下降;热稳定性、氧指数等性能基本不变;相差显微镜图片证明了改性泡沫体内形成了交联网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端异氰酸酯聚醚预聚物与可发性酚醛树脂制备了酚醛/聚氨酯泡沫体,通过改变聚合反应时间控制酚醛树脂的结构,研究了可发性酚醛树脂黏度(分子量)对泡沫体成型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黏度大于 2.15 Pa·s 时,泡沫体的体积稳定性好,收缩率低;可发性酚醛树脂分子量增加(树脂黏度从 2.15 Pa·s 增加到 5.05Pa·s)时,泡沫体的密度基本保持稳定;泡沫体弯曲强度达到 0.2 MPa,弯曲应变达到 15 % 以上,远高于纯酚醛泡沫;泡沫体的热稳定性优于聚氨酯泡沫,在 150 ℃ 烘烤 2 h,泡沫体的质量损失为 5 % ~6 %,体积变化为 -5 % 左右;泡沫体密度由 95 kg/m3 下降到 55 kg/m3 时,泡沫仍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较好的尺寸稳定性。酚醛/聚氨酯泡沫是一种既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很好韧性的新型泡沫体材料。  相似文献   

14.
碳泡沫先驱体酚醛泡沫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发泡剂、匀泡剂和固化剂的用量与酚醛泡沫密度及性能的关系,确定了制备酚醛泡沫的最佳发泡工艺。以苯酚和甲醛为主要原料,碱性催化合成改性酚醛树脂,再加入正戊烷、tween-80和20%硫酸等制备了酚醛泡沫。用红外光谱和数码显微镜等方法测定该泡沫的化学组成、泡孔结构、孔径分布及其他相关理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酚醛泡沫具有优良的阻燃、隔热保温性能,是理想的碳化和石墨化用酚醛泡沫。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粘度酚醛树脂搅拌时流场压力分布的特殊性,同时考虑到三组份混合头对各组份进料阀在空间结构上的要求,对混合头的混合机构和进料阀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试制了三组份酚醛树脂发泡机样机.利用该样机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样机生产的酚醛泡沫塑料与使用现行的非连续搅拌设备生产的酚醛泡沫塑料,相比较各项理化性能指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资源经过快速裂解得到的液体生物油,是未来替代石油的重要资源之一。该文以木焦油为原料,采用萃取法提纯浓缩制得酚类物质质量分数超过85%的木杂酚,其主要成分为邻甲氧基苯酚、对甲基苯酚等。这些物质与甲醛有良好的反应性;进而用w=50%的木杂酚替代苯酚制备了木杂酚改性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经正交试验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NaOH催化剂的用量是制备甲阶酚醛树脂的关键因素,同时必须采用硫酸为催化剂才能制得该树脂泡沫塑料。利用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和发泡工艺可调节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可制得泡孔直径200μm左右,压缩强度为1 003.8 kPa,压缩模量25.37 MPa的泡沫材料,达到了国家酚醛泡沫塑料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酚醛树脂双组份体系泡沫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氨酯预聚物(PU)与新型酚醛树脂反应制备了聚氨酯/酚醛泡沫。采用红外光谱对聚氨酯预聚物和酚醛树脂之间的反应程度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氨酯预聚物与酚醛树脂比例、—NCO含量和二聚体含量对泡沫体制备以及泡沫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O基团与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40/100时,泡沫体的体积稳定性好,收缩率低;泡沫制备过程中的泛白时间、起泡时间和不粘时间随二聚体含量的增加而延长;泡沫的密度随二聚体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泡沫体积稳定性和吸水率随二聚体含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弯曲应力/应变曲线表明,新型聚氨酯/酚醛泡沫的韧性要远远好于纯酚醛泡沫。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预聚体的用量对酚醛泡沫塑料的表观密度、抗冲击强度、压缩强度、吸水率和阻燃性等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了酚醛泡沫塑料泡体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预聚体的加入量为8%时,酚醛泡沫塑料的表面密度由0.693g/cm^3下降为0.598g/cm^3;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提高了50%和96.5%;吸水率由2.08%降低到了1.38%;阻燃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按配比加入酚醛树脂、阻燃剂、发泡剂、乳化剂、碱木质素、液化废旧聚氨酯,制成木质素废旧聚氨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的增加,固化时间缩短,表观密度增加,抗压强度增强,泡沫质量较好;加入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铝能明显改善酚醛树脂的阻燃性,加入5 g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铝时效果最好.这种轻型阻燃保温材料具有酚醛树脂泡沫的优点,同时由于添加了木质素提高了阻燃性.采用废旧聚氨酯作为添加成分,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