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弗里德曼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于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本文从实证科学的目的与“仿佛”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弗里德曼对科学哲学与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认为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在经济学思想方法论上密切有相关并一致。讨论了波普尔开放社会中反对极权的社会自由思想对弗里德曼经济自由选择及自由市场理念的影响;分析了弗里德曼在证伪主义的科学假说预见力、可检验性方法论准则引导下对于货币需求函数假说的经验检验及实证研究工作;证明了弗里德里德曼对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吸收与波普尔世界3的客观知识进化论思想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3.
新的连疆:从经济学哲学到科学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经济哲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客观本质的本体论学科,而经济学哲学则是以经济学为对象,探讨经济学的认识认和方法论基础的研究领域,二者是迥然不同的,文章在结论中指出,要正确界定经济学哲学的研究域,重视从科学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学哲学问题,以促进有我国特色的新经济学的发展,为此科学哲学工作者必然熟悉经济科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理智探索活动,科学哲学从古希腊业已开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这一命名方式既揭示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也揭示了该学科的学科类型是哲学。在科学哲学共同体内,对科学作了三点至关重要的区分:()一般科学与特殊科学的区分;(2)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区分;(3)科学理论体系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分。按区分(l),科学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般科学方法论(狭义的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哲学问题研究。按…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学中的实在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实在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立场,其中的某些分支已经在经济学方法论文献中占有一定地位。梅基和劳森是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两位主要的实在论者。科斯始终把经济现象看作独立的真实存在物,始终坚持理论的要素应该有所指,他的著作是经济学中的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作。由于科学实在论是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少数派观点,因而科斯的经济探究与主流经济学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自然科学所不曾遇到的三个“科学”困境,即本体论困境、认识论困境和方法论困境。实证主义、解释学和批判理论是社会科学摆脱困境而成为“科学”的三种选择,它们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本质分别持不同观点。由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影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为“共同”科学呈现出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学方法论“三大争论”的科学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证实法和证伪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这三大争论。这三大争论无不以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为基础。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及其发展便显示了此争论的解决方式。本文认为,在西方经济学中,应该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单纯地应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趋于缓和;对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取代了方法论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科学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科学的本体论及方法论上的进步落后于科学本身的发展,所以,面对新的科学事实、新的科学问题,哲学的反思在今天显得犹为必要。本文以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对科学前沿的时间与空间的性质、宇宙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及科学方法论上的经验证实、模型方法等问题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变更的历史背景的考察,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剖析了实证经济学研究范式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式在哲学基础与方法论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概念。  相似文献   

11.
科学偏见是科学争论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于科学偏见的产生,历史上曾有逻辑实证主义与反逻辑实证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近年,在西方又流行方法论的客观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坚持在科学活动中应采用先在的、绝对不变的、至上的方法论标准,否则,就会出现科学偏见。这一观点背离了现实的科学活动。在萨弗尔曾批判这一观点,并提出其归因模型。本文分析了方法论的客观主义观点的局限,介绍并评价了归因模型。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方科学哲学介入经济学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八十年代初西方科学哲学介入经济学哲学研究的状况提出:科学哲学对经济学哲学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进而剖析了西方科学哲学对经济学哲学研究的利与弊,认为:只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考虑到人的特殊性,并对经济学的根本性质作出回答的科学哲学,才能成为一种合理的经济学哲学的基础,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新兴自然科学学说与后哲学文化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新的视角。使人们的科学方法论意识由“反对方法”转向“质疑方法”。梳理当代科学方法论演进的内在线索,揭示探究质疑方法的理论视域,阐发质疑方法的理论特征,将有助于透视科学方法论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外相继兴起过科学发现问题研究的热潮。这一研究热潮激动人心之处在于,它一反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的发现与发明的二分法,将科学发现纳人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围。这就抓住了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因为“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有两个方面:如何发现和如何证明?”(江天驻)国内外探讨科学发现问题采取了大致相同的策略:国外“发现之友”们十分重视案例研究,因为他们遵循“科学实际上是怎样的”方法论原则(历史主义学派),而抛弃了“科学应当怎样”的方法论原则(波普尔)。国内学者则更明确地提出:先作案…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仲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7-10,17
证伪主义近年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证伪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起因及其发展的历史线索。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困难:如经济学理论的证实性差,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化,实证性的趋势的加强等是证伪主义的起因。但经济学家在赞扬证伪主义的同时,并没有在自己的实际研究工作中采用证伪主义,造成了布劳格所称之为的“无关痛痒的证伪主义”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家仅注意波普科学哲学中证伪主义的部分,而忽略其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知识进化论所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论复杂性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本从方法论角度考察复杂性的定义和来源问题,试图阐明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划分有其客观性依据,不能全部归结为主观认识的原因,从而阐明复杂性科学具有客观的研究对象,复杂性研究应遵循“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与理性告别:费耶阿本德对理性的再一次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理性告别──费耶阿本德对理性的再一次进攻张之沧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继其《反对方法》和《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两部旨在否定科学和传统方法论本质的著作问世之后,于1990年又出版了《与理性告别》(Farewelltoneason)一书。如果说前两...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哲学与社会学语境中理解科学是HPS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分析HPS教育的诞生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手段、学科定位以及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意义,可以为科学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