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若尔盖高原泥炭δ~(13)C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富葆 《科学通报》1993,38(1):65-65
若尔盖高原位于32°20'-34°10'N,102°15'-102°50'E,海拔3600m,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发育的主要地区。厚达数米到十数米的泥炭储存着晚冰期以来环境变化的大量信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部近期环境变化最理想的材料之一。红原泥炭有机碳δ~(13)C稳定同位素组成曲线表明,这里自12ka B.P.以来气候曾经过多次波动  相似文献   

2.
距今3 ka来京东地区的古温度变化: 石笋Mg/Sr记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分析石笋和其上方滴水中的Mg/Ca与Sr/Ca比值,并用Sr含量来校正Mg在初始溶液中的变化,获得Mg的固液相分配系数DMg/Ca,它与Mg/Sr比值呈线性正比,即Mg/Sr比值代表DMg/Ca值,亦即反映碳酸盐沉积时的温度变化。采自北京平谷大溶洞石笋ZFFS-1的Mg/Sr记录表明,距今3ka来京东地区的古温度变化可分为两大时期:3-2kaBP为凉湿气候,平均气温约为9.8℃;2kaBP至现今,气候以热干为特征,气温比3ka的平均值(11.7℃)升高约1℃。其中在0.5-0.2kaBP,气温比现今低约1.2℃,可能是欧洲小冰期在研究区的响应。自大约0.2kaBP开始,Mg/Sr比值与δ^18O和δ^13C同向正偏,表明气温逐渐回升,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现今。  相似文献   

3.
亚洲季风和西风作为北半球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对青藏高原冰川进退、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重建了两者的强弱变化,但是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仍然存在争议.青藏高原中部令戈错湖泊岩芯样品重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令戈错粒度与介形虫氧同位素记录表明,17~11.7 ka,令戈错水位较浅且波动频繁,西风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环境变化与北大西洋冷事件关系密切;11.7~10ka,对应于印度季风的增强,令戈错水位迅速升高,冬季风力变小,印度季风取代西风成为控制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10~8 ka之后,令戈错水位略有降低,可能对应于印度季风的减弱或者冰川融水的减少;8 ka之后,响应于印度季风逐渐减小,令戈错逐渐萎缩,西风可能存在增强.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印度季风强弱演替历史可以归纳为:16.5 ka之前,中纬度西风强盛,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均由西风控制,与北大西洋气候变化表现出较好的耦合关系;16.5~11.5 ka气候格局与现今类似,西风控制着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而青藏高原南部受印度季风影响更大.早中全新世,夏季太阳辐射增加,印度季风增强;晚全新世,印度季风减弱,西风可能对青藏高原西部以及北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七星洞的石笋进行了TIMS铀系测年和氧同位素组分分析,建立了最近7.7ka石笋δ^18O值的变化序列。重建了贵州地区7.7kaBP以来的季风气候变化:7.7-5.8kaBP,适宜期内的夏季风强盛期;5.8-3.8kaBP,夏季风的稳定减弱期;3.8-0.15kaBP,减弱的夏季风及 气候大幅波动期。并指出7.7kaBP以来石笋δ^18O值增加趋势既反映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减少引起的夏季风减弱,也反映了西南季风降雨对该地区的贡献相对减少,这与模拟结果所表明的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相一致;δ^18O值大幅度的波动变化则可能表明与降雨量变化相联系的不同季风降水云团对该地区降雨贡献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5.
贵州草海地区最近8ka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陶发祥  洪业汤  姜洪波 《科学通报》1996,41(16):1489-1492
泥炭纤维素δ~(13)C和δ~(18)O可以分别作为湿度和气温变化的代用指标。对于泥炭档案,我国学者主要以孢粉分析法推演过去气候的变化,这里,我们提供一个亚热带亚高山季风气候区泥炭纤维素碳、氧同位素对气候变化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河流域2012年7月~2013年1月7个观测站点大气降水中的δD和δ18O数据,研究了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南部站点降水稳定同位素值季风期(7~9月)相对贫化,非季风期相对富集;而流域北部站点则相反.这种季节上的空间差异主要反映了不同水汽来源和气候要素的控制,季风期间,受海洋水汽(d8.4‰)影响,流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值普遍较低,而非季风期间由于大陆水汽(d14.1‰)影响,其降水中同位素以高值为特征;在日和月时间尺度上,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在流域南部地区(除惠民站外)表现出显著的降水量效应,而在北部地区则表现为显著的温度效应.流域降水易受到云底二次蒸发的影响,特别是在季风期间,受其影响,流域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16 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青海湖16ka以来的孢粉记录显示:15.2ka以前,青海湖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进入晚冰期的所候特点为凉偏干-温凉偏湿,冷暖波动频繁,但幅度不大。13.4-13,12-11.6和11-10.4kaBP之间的冷颤动分别相当于老仙女木、中仙女木和新仙女木事件,13-12和11.6-11kaBP之间的暖期则分别对应于博令和阿勒罗得暖期。新仙女木事件后的升温具有突变性的特点,气候由温暖偏干变为暖湿。8.2kaBP左右的冷事件明显,为全新世降温幅度最大的一次,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为6.7kaBP左右。2.1kaBP以来,青海湖地区的气候开始向冷干方向发展,并一直持续至今。孢粉浓度和花粉组合所反映的青海湖晚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同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尹功明  赵华  尹金辉  卢演俦 《科学通报》2002,47(12):938-942
对大荔人化石埋藏地点的地貌、沉积地层剖面层序的调查和气候年代学研究表明,大荔人所在地层剖面是由上部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和下部的河流相砂砾层组成,而在上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发育有相当于黄土高原的黄土L1,古土壤S1,黄土L2和古土壤S2的地层;含大荔人化石的地层位于古土壤S2之下13m处的河流相地层中。根据黄土-古土壤的红外释光(IRSL)测年、大荔人化石层的贝壳化石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的铀系测年等多种技术测年的综合结果,认为大荔人化石所在地层的年龄应大于距今约260ka和小于距今约350ka,比较合理的估计应为距今260-300ka。  相似文献   

9.
2 ka来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苏干湖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210Pb, AMS 14C以及常规14C等测年手段, 建立了苏干湖沉积岩芯2 ka以来的时间序列. 对湖泊沉积细颗粒中的碳酸盐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 结合流域地表水δ18O值的变化以及气温观测资料, 认为碳酸盐δ18O值指示了流域有效湿度的变化; δ13C值的变化与湖泊年内冰封湖面时期的长短有关, 间接指示了区域冬半年气温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2 ka来苏干湖地区气候变化序列, 其气候变化过程经历了5个阶段: 0~190 AD, 暖干; 190~580 AD, 冷干; 580~1200 AD(MWP), 暖干; 1200~1880 AD(LIA), 冷湿; 1880~1950 AD期间为冷干气候, 20世纪50年代以来, 气候变暖. 碳同位素反映的2 ka以来冬半年气温的变化与历史文献记录以及其他地质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 表明苏干湖同位素记录的2 ka来气候变化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双池玛珥湖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纪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沉积物特征、粒度、黏土矿物、碳/氮比值、孢粉和藻类的变化规律等, 揭示了海南岛热带玛珥湖的演化历史和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规律, 证明了玛珥湖沉积系统对短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敏感的, 反映出热带湖泊的全新世高温期为7200~2700 aBP. 同时, 在高温期也存在短尺度的气候波动, 如7250~6120, 4460, 3850和2700 aBP等时间段存在振荡式的气候快速变化. 晚全新世, 尤其在近于2700 aBP, 各综合分析结果均反映了气候的明显变化, 它标志着在2.7 ka左右东亚热带区域的气候模式可能发生了重大转折, 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增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另外, 高分辨率藻类记录还清楚地揭示了在最近的2.5 ka内存在长度约为0.5 ka的气候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季风环流是水汽输送的重要载体, 它通过影响和制约大尺度水汽输送场的分布和水汽收支状况对季风区的降水产生影响. 对我国受季风影响最为显著的东部地区大气降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季风降水机制的理解. 2005~2006年各月, 在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CHNIP)位于该地区的17个观测站点进行了月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 根据得到的274组稳定氢氧同位素组分所建立的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δD = 7.46δ18O + 0.90, 反应了该地区独特的局地气候特点. δ18O值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贫化, 并且南部和东北地区δ18O值年内变化存在周期性. 不同地区影响降水同位素的气候因子不同, 由南向北, 温度效应逐渐增强, 降水量效应由全年存在变为只在主要降水期存在. 控制δ18O的地理因子存在差异: 南部和华北地区为高程, 东北地区是纬度. 此外, δ18O对季风的进退、雨带的移动以及台风/强热带风暴等强对流天气的运动路径有一定的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LUMEX 915 和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等仪器, 分别对红原一个约150 a (210Pb 定年)时间跨度的泥炭剖面进行总汞含量和汞同位素比值测定. 发现泥炭中汞含量从底部到表 层逐渐增加, 汞同位素δ202Hg 从底部至表层呈变轻的趋势, 变化范围分别在16.7~101.3 ng/g 和 (?0.44‰±0.14‰)~(?1.45‰±0.22‰)之间. 研究结果表明, 工业革命不仅使研究区大气受到明显汞的 污染, 也使汞同位素组成呈现出变轻的趋势, 这说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汞同位素与自然排放的汞同位 素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究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变化的时空特征,特别是全新世东亚季风的进退模式,在AMS14C年代的支持下,基于渑池湖相-湿地剖面的孢粉和沉积学指标(粒度、碳酸钙和总有机碳)的分析资料,重建了渑池盆地18.7 cal ka BP(ka BP表示距今千年)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历史.重建结果表明:18.7~14.8 cal ka BP是草原环境下的黄土堆积时段.14.8~6.7 cal ka BP为湖泊存在时段,此时段是一个森林扩展和支持水域及湿地也扩展的时期.6.7~1.2 cal ka BP为湿地时段.此阶段的孢粉经历了3个亚阶段的变化,第一亚阶段(6.7~5.0 cal ka BP):草本花粉显著增加;第二亚阶段(5.0~2.8 cal ka BP):木本花粉显著增加;第三亚阶段(2.8~1.2 cal ka BP):草本花粉显著增加.基于木本花粉百分比和禾本科/(蒿属+藜科)比值重建的湿度序列显示,渑池盆地早全新世较为湿润(10~8 cal ka BP),中全新世前半段(8~5 cal ka BP)最为干旱,中全新世后半段(5~2.8 cal ka B...  相似文献   

14.
邓涛 《大自然探索》1995,14(1):68-72
许多爬行动物的性别由温度决定,经研究在现代龟鳖中尤为典型。恐龙具有与龟鳖类极其相似的繁殖习性,都是产卵于坑穴中并用沙土掩埋,靠阳光辐射温度使其孵化.因此可以推断恐龙的性别也并非由遗传基因控制,而与孵化期的气温有关:在高温时孵化为雌性,在低温时孵化为雄性.在白垩纪末全球发生气候剧变的情况下,由于气温过低,恐龙的后代中雄性占绝对优势,结果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使恐龙不能正常地完成繁衍活动,最终导致绝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湖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精确定年和孢粉分析, 结合现代表土孢粉数据, 重建了该地区16.7 cal ka BP 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 结果表明, 在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 (16.7~7.9 cal ka BP)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 A/C 值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 气候干旱. 其中在16.7~8.9 cal ka BP 期间, 气候环境最为恶劣; 8.9~7.9 cal ka BP 为气候环境逐渐改善的过渡期. 研究区在中全新世(7.9~4.3 cal ka BP)为荒漠草原/草原, 有效湿度明显升高, 气候环境相对最为适宜, 湖泊周围高地可能有片状的桦木林地出现. 在4.3~3.8 cal ka BP 这一短暂时期, 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 有效湿度显著降低, 可能是一次百年尺度的干旱气候事件. 研究区在晚全新世(3.8~0.53 cal ka BP)呈现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草甸景观, 有效湿度相对较高, 气候环境相对较为适宜; 0.53 cal ka BP 以来, 呈现荒漠植被景观. 区域对比显示, 该地区16.7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气候干旱, 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  相似文献   

16.
朱芸  陈晔  赵志军  萧家仪  张茂恒  舒强  赵红艳 《科学通报》2009,54(20):3108-3116
神农架大九湖盆地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内, 是一个罕见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 该沼泽中心部位上部120 cm的泥炭藓泥炭层经花粉浓缩物AMS 14C测年表明其跨时4000 a. 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模式方程和苔藓植物光合作用CO2吸收速率方程, 利用泥炭藓泥炭样品的α-纤维素δ13C数据,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晚全新世湿度的变化过程. 结合TOC, C/N等指标分析, 发现1000~4000 a BP研究区环境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暖湿变冷干, 在3000 a BP前后的气候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3400~3200, 3000~2600, 2200~2000和1600~1400 a BP发生了4次显著的相对偏干的突变事件, 在全球众多记录中也有反映. 大九湖湿度记录指示的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过程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同步, 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降低, 赤道热带辐合带逐渐南移, 是这一时期亚洲季风强度持续减弱的控制因素. 大九湖盆地湿度变化存在664, 302和277 a的周期, 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吴江滢  陈骏  汪永进  程海 《科学通报》2001,46(15):1307-1310
根据南京汤山石笋高分辨率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讨论了50-40kaBP期间4个Dansgaard-Oeschger冷暖旋回的洞穴温度和地表植被的快速响应过程。研究发现,D-O暖事件时C3型植被丰度降低,指示了大气有效降水量的减少。石笋氧同位素曲线与格陵兰冰芯对比表明,东亚季风气候在数十年至百年尺度上与高纬极地气修变化基本一致,但石笋对冰漂碎屑事件H5标定的年龄比格陵兰冰芯提前20ka,由于定年方法不同,目前尚难确定两者气候事件的相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顾兆炎 《科学通报》1993,38(1):61-61
青藏高原季风不仅是今天重要的气候现象,而且也是第四纪时期重要的气候特征,它随高原的隆起而出现,是由高原上的大气与周围同等高度的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季节性变化所产生。然而有限的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连续的沉积物记录并未能确切地说明青藏高原季风这一重要现象的变化,18000a B.P.以来北半球季风变化的模拟也未获得青藏高原的证据。色林错为内陆封闭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地区(即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黔北石膏洞两支石笋(SG1 和SG2)的12 个高精度230Th 年龄(误差为±2.5~55 a)和479 个氧同位素数据, 建立了全新世9.9 ka BP (相对1950 AD) 至今较高分辨率的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交汇区季风降水序列. 石膏洞δ18O 记录表明: 9.9~6.6 ka BP, 季风降水处于降水丰沛的湿润期; 6.6~1.6 ka BP, 该时段为降水逐渐减弱时期; 1.6 ka BP 至今石笋δ18O 最为偏正, 季风降水整体处于较弱期, 其长期演变趋势整体追随30°N 夏季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曲线. 利用时序分析方法, 对石膏洞与已发表的高分辨率石笋δ18O 记录分析发现, 石笋所揭示的全新世适宜期结束时间在不同季风区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印度季风区的阿曼为7.2~7.4 kaBP, 东亚季风下的华中地区为5.6~5.8 ka BP, 而地处于两季风交汇处的西南一带则介于其中约为6.6~7.0 ka BP. 我们认为供应东亚季风水汽来源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变化, 是可能造成亚洲不同地区全新世适宜期结束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孙晓巍  周亚利  张岳敏  炊郁达 《科学通报》2019,64(17):1844-1858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东亚季风的边缘地带,是研究气候演变的理想区域.沙地内分布的火山熔岩覆盖在古砂层之上,使得较老的砂层由于顶盖岩层保护作用而得以保存.以往对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末次盛冰期以来时段,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记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地质载体和相对应的长尺度年代数据.本文通过对砂质古土壤、风成砂、湖相砂和火山烘烤层等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常规SAR法、TT-OSL法和pIRIR(200,290)法分别对石英和长石进行等效剂量的测定,并进行了不同测年矿物及方法的对比,确定最终的沉积年龄,获得了截至目前最老的风成砂年龄为321.2 ka.建立了沉积物年代框架,重建了浑善达克沙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演化过程:距今320, 160.3~151.6和4.4 ka时,风沙物质快速堆积,沙丘活化,沙地扩张;距今5.0,2.4和1.3 ka时,风沙活动规模小,沙丘固定;距今320.4 ka左右浑善达克沙地内已经是沙丘与湖泊共存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