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协新闻创新要依靠科学因素和非科学因素的共同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问题将会影响到科技政策的制定,意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田径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探讨,寻找制约我省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加强教练员自身素质,并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科学地运用新训练竞赛理念;提高科学化训练成份;加强田径运动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竞技体育体制,引进市场机制,促进田径运动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为我省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引子·办院方针历史沿革 ·“培养科学建设人才,使科学研究真正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保健和国防事业的建设。” ——1950年1月 ·“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1978年5月 ·“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 ——1984年2月 ·“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注:1992年,“跟踪”改为“创新”) ——1987年2月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2002年1月  相似文献   

4.
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2017年里,上海市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部署和实施,增强科技创新原创能力。2017年4月28日,上海市政府批复成立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积极开展《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研究,增  相似文献   

5.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型、前沿性研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6.
指明了战略创新研究属于复杂性科学,依据系统学原理诠释创新概念;论述了战略创新的复杂性在 于它自身内含的对立统一;论证了国家战略创新是开放复杂巨系统,并指出驾驭这种复杂性需要建设创新型 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2016年2月,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力量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好"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科技  相似文献   

8.
赵杰 《科技与经济》2018,31(5):36-40
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以20个全国"百强县"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波动较大;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劳动者素质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劳动者素质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金融环境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比较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滨海新区在科学发展中大力加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了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从以大赛为契机,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发展;发展创业基地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氛围;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建设3个方面阐述了滨海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中应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除了技术上的创新,理论上的科学概念创新也是高质量科学创新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问题解析法对科学概念创新进行了问题界定、分析了科学概念创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分解和作用机制阐述,然后将科学概念创新过程总结为“科学问题提出-试探性解答-新概念明朗-新概念验证和修正”4个发展阶段,最后表达了科学概念创新的最终目标应是开创一种研究范式的观点。本研究还认为,科学概念是科研人员基于历史资料,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遵从科学概念发展规律,在严谨的逻辑思维、生动的形象思维、突发性的灵感思维等综合作用下的科学抽象产物,而综合性、集成性的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概念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与发展模式》(2013)具有以下五个特点:数据来源详实,分析方法科学;组织结构合理,内容严缜丰满;理论基奠扎实,突破学科界限;横向经验借鉴,纵深难点挖掘;思想要素丰富,理论实践创新。此书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系统性研究论著,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的新发展环境,实现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随着区域纷纷争创创新高地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不仅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平台,也是区域性的创新高地。未来我国将规划建设更多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和区域协同效应,要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形成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从建设目标、组成与结构、布局体系及政策体系方面探讨了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和中介环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不断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理论创新是通过实践的中介手段完成的,借助实践实现科学的理论创新的具体环节主要包括:(1)深入调查研究(2)尊重群众实践,集中群众智慧(3)掌握科学的认识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三方面,分析了高校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对策,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突出特色型的培养风格;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在迈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构建新的治理思路。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从统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作用3方面探讨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思路,从强化基础研究、重视应用示范、激励制度创新、提高开放水平4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学或创新管理是研究各种创新现象和机制的科学,其核心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从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生产制造的首次商业化全过程。创新种类包括:(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创新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少部分研究来自市场营销、区域发展等。其中,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考察影响创新的宏观因素,而管理学则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中力量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好"的指示精神,2016年上海认真落实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支柱性项目与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上海和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弘扬科学精神对科学文化的培育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作用;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事业;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因而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9.
弘扬科学精神对科学文化的培育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作用;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事业;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因而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浅谈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占林 《科技资讯》2010,(35):120-1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更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更为重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必须在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一要树立科学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以人为本意识;二要处理好协调好组织关系,作用。总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心、细化研究内容、创新文化内涵、指导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